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四川农业大学青梦载新芽社会实践团队聚焦“一老一小”中的“一老”领域,下沉基层,深入实地开展养老现状调研活动。
2025年7月28日至8月7日,四川农业大学“青梦载新芽·夏灼”团队,跨越重庆市、天津市、四川省成都市三地,深入基层开展为期10天的养老现状专项调研。团队聚焦“一老”领域核心问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系统梳理了不同区域养老服务的优势、痛点与需求,旨在为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扎实依据与精准建议。
7月28日,团队成员杨银岗在重庆市合川区对社区居民进行调研发现,当地老年人普遍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社区医疗服务较为完善。政府提供的定期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受到老年人欢迎,慢性病管理服务正在逐步完善。调研中发现,老旧小区普遍存在适老化改造不足的问题,多位受访老人反映上下楼梯不便,居住环境无障碍设施亟需升级。独居老人精神慰藉需求较为突出,现有社区活动难以完全满足需求。相较于城区,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资源明显薄弱,服务覆盖面、专业性和可及性均有待大幅提升。
图为团队成员杨银岗采访社区老人
而在天津市和平区楚雄街道附近,团队成员赵禹晴于8月1日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该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覆盖广泛,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的线上服务。社区老年食堂和日间照料中心运行良好,但在服务内容和时间安排上还有优化空间。调研中发现,不同价位养老机构的供需存在不平衡现象,中端养老服务需求较为集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及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路径需加强。
图为团队成员赵禹晴在天津市和平区楚雄街道采访社区老人
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团队成员王歆源在8月3日得到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地老年人均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慢性疾病较为普遍。大部分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满意,但在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他们希望社区能提供定期健康检查和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收费标准较为关注通过对本地养老院的实地调研发现,养老院设施齐全,提供医疗、娱乐、心理辅导等全方位服务,但护理人员数量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老年人普遍希望养老院能提供更多社交活动和心理关怀,以缓解孤独感。此外,养老院医疗资源配备不足,慢性病管理和紧急医疗响应存在短板。
图为团队成员王歆源与社区老人交谈
针对调研结果,团队提出了优化养老服务的建议。合川区建议重点推进适老化改造,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和平区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提升服务人员专业水平;锦江区建议优化服务供给,加强家庭与社会协同,加大宣传引导,促进养老服务市场良性发展;本地养老院则建议政府加大对养老院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和普惠化发展。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初步的调研成果。成果中提出了针对养老现状的建议,如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等。青梦载新芽·夏灼团队表示,希望能在接下来的调研中,继续完善这份调研成果,为当地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大力支持,“青梦载新芽·夏灼”队成员也深刻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对养老问题的关注,他们表示,今后将持续关注民生问题,发挥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注入源自青年群体的蓬勃活力与无限创造力。(文:郑英琦 郭文浩 苗唤鸣 何妮珊 图:王歆源 赵禹晴 杨银岗)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