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1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启幕。这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背后,铁路以“钢铁动脉”的硬核实力,从赛事运输保障、文化形象传递到民生服务升级,全方位为盛会注入“中国速度”,更让“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愈发鲜明。
运输保障:不只是“搬运”,更是国家形象的“窗口”
提起铁路保障,有人觉得只是“运东西”,但成都世运会的实践早已超越这一定位。中欧班列承运赛事器材时,运送的不只是欧洲来的专业设备,更是中国铁路的专业信誉——“点对点”冷链运输、全程GPS监控,用“零损伤”“零延误”守住每一件高价器材的安全,背后是无数日夜的方案推演与细节打磨。
对铁路人而言,这“零容忍”的标准里藏着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调车作业的每一次精准对接、设备检修的每一次细致排查、应急处置的每一次快速响应,都是在为“国家名片”积累信任。当外国友人看到器材完好送达,看到的是中国铁路的硬实力,感受到的是中国的诚信与可靠。
流动车厢:不只是“代步”,更是文化传播的“平台”
蓉港高铁上的“世运主题车厢”,让铁路的意义不止于“送乘客到目的地”。太阳神鸟金箔纹样点缀车厢、熊猫玩偶传递萌趣、川剧脸谱展现特色,再加上乘务员中英双语讲解周边景点,每一趟列车都成了成都文化的“移动展厅”。
这让我们意识到,铁路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纽带。就像南宁铁路可挖掘的壮族织锦、东盟风情,只要用心融入服务,钢轨上的列车就能成为“流动的文化使者”,让乘客在旅途中触摸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独特魅力。
服务细节:不只是“便利”,更是“人民铁路”的初心
成都东站的“世运服务专区”里,多语种咨询、智能翻译设备、残疾运动员专属无障碍通道,把“温暖”落到了实处。这让人想起铁路人常说的“让乘客感受回家的温度”——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帮抱孩子的妈妈拎起行李、扶行动不便的老人找到座位、给第一次乘车的农民工兄弟指清方向。
这些细节里,藏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本质。我们服务的不只是健全人,更是每一个有需求的个体;我们追求的不只是“完成任务”,更是让每一位乘客在出行中感受到尊重与关怀。
作为南宁铁路的一员,成都世运会的铁路保障让我们更懂“担当”二字的重量——它藏在运输的精准里、文化的传递中、服务的温度间。未来,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让铁路这张“中国名片”,在每一次出发与抵达中愈发闪亮。(罗达柯 吴成义)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