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 ,这一创历史同期新高的数据,是铁路运输实力的有力见证,更彰显铁路建设在满足人民出行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年暑运,铁路新线开通与既有线路升级成效显著。暑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铁路建设不断推进、路网持续加密的成果。新开通的线路,如同一条条经济动脉,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例如,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开通,不仅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让黔江融入重庆“1小时生活圈”,还带动了沿线旅游、商贸等产业的发展,日均到发旅客超4.3万人次,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实现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大幅提升运输效率,满足旅客对快速出行的需求,进一步释放铁路运输潜能。
铁路新线的开通,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深远。它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以旅游业为例,新线路的开通使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迎来更多游客,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景德镇北站暑期客流累计达119.04万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8.4% ,景德镇市累计接待游客1206万人次,同比增长21.7% ,旅游收入大幅增加,带动当地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另外,新线开通方便人们的出行,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共享,缩小了城乡差距,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铁路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尽管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一些偏远地区,铁路网覆盖还不够完善,交通不便制约当地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速度快、运量大,还对服务质量、出行体验等提出更高要求。
展望未来,铁路建设有着清晰的发展方向。一是持续推进铁路网的加密和优化,特别是加强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铁路建设,让更多地区享受到铁路发展带来的红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更先进的铁路技术和装备,提高铁路运输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三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购票、候车、乘车到出站,为旅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打造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
2025年铁路暑运圆满结束,是对过去铁路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未来铁路发展的新起点。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我国铁路建设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支撑。(朱明飞)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