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苦”的女人萧红:现实给了我一记重击,可我想长出一双天使的翅膀。
感情的不顺利却带来了文学上的升华,她的很多部作品都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只是可惜了这样的奇女子,31 岁便结束了她的一生。
萧红是民国为数不多的奇女子,她的作品时至今日都有很大的文学价值,是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都说民国女子多才也多情,确实如此,萧红感情之路非常的坎坷,不过庆幸的是,她的精神有写作陪伴,给她短短的一生带来了一点点慰藉。
一、出生不幸
萧红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本以为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的出生对于封建迷信家庭意味着不幸。萧红出生在6月1日,她的父亲为了“辟邪”硬生生的将她的出生日期改到了6月2日。萧红八岁时,母亲病逝,父亲迎娶了继母,她过上了灰姑娘般的生活。在读初中时,很多人就发现了萧红的才学,她的作文写得尤其的好,连老师都时常自愧不如。
二、被逼嫁人
初中毕业,她的父亲想让她嫁人,为她订了一门婚事。虽然当时子女的婚姻都是父母决定的,但是萧红显然不喜欢这些老套的封建旧俗,她想读书,想成为一个大作家,不愿自己成为别人手中的玩偶。不得不说,在思想上她比一些逆来顺受的人进步很多。
萧红的未婚夫是一个地主家的孩子,他们的婚姻在外人看来是门当户对的,可是萧红为什么还要拒绝呢?也许和她骨子里的倔强有关,她不是因为很讨厌未婚夫,只是不想被封建的父母之命束缚。她是一个一直在和命运抵抗的女人。
萧红的未婚夫叫汪恩甲,是一名教师,在萧红读初中时也曾有过来往,且汪恩甲对长得清纯可人的萧红也是一见倾心,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同居”事件。 得知父亲要逼迫她成婚时,她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叛逆,离开家跑到了表哥陆振舜的家里。当时她的表哥在北平读大学,她也因此得到了读高中的机会。没有家里的逼迫,没有思想的挣扎,萧红感到非常的幸福。
好景不长,他的父亲得知她投奔了表哥,非常的愤怒,不断地对陆家施压,即使陆振舜非常的同情萧红,陆家也没有理由继续留着萧红了。有了被逼嫁人,反抗家里的经历,她写下了《生死场》,是对她悲惨的前半生的交代,该作品以血淋淋的现实反映了农民黑暗的生活,这不也从侧面反映了她那曲折的人生吗?有人评价萧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因为她将现实理想化,而是敢用她的文字抨击现实。
三、颠沛流离
萧红回到了那个令她感到痛苦的家,为了能让萧红顺利和汪恩甲成婚,她的父亲带着她回到老家居住,甚至将她锁起来,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以防她逃跑。萧红一直没有放弃逃离,在父亲外出时,她请求别人帮助,再一次逃了出去。这一次的她,没有表哥的帮助已是一无所有。
被逼无奈,她只好去求助未婚夫汪恩甲,汪恩甲看到萧红非常高兴,答应和萧红一起去北京读书,但前提是要萧红和自己同居。为了能读书,萧红只好同意。他们住进了旅管,但汪恩甲只字不提去北京读书的事情,萧红问起,他也是支支吾吾的不肯回答,因为他并不是真的想要帮助萧红。几个月后,汪恩甲花光了家里给的钱,还欠旅馆好几百的费用。汪恩甲借口回家拿钱便不再回来,最艰难的是这时的萧红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毫无疑问,萧红被骗了,汪恩甲不过是个浪子,不可能允诺萧红去北京读书的事情。
四、遇见萧军
十月分娩,萧红生下了一个女婴。她知道自己无法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只好将孩子送给了别人,希望他们能善待孩子。就在萧红走投无路的时候,她遇见了萧军。萧军和萧红一样,是一名作家,他给了萧红很多帮助,包括经济上和精神上,萧军知道萧红的过去却没有嫌弃,反而是更加的关心和体贴,萧红对她很是感激。不久后,他们堕入情网,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两人还合力写了散文集《跋涉》,这部作品是他们美好爱情“结晶”。
和萧军结婚后,两人的日子更是拮据,只能靠一点点稿费过日子,但萧红还是觉得很幸福,因为那时的萧军是爱她的。几年后,因为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鼓励,他们来到上海和鲁迅先生见面。鲁迅看了萧红写的文章,知道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便介绍了很多文学作家给萧红,这些作家的看法和远见为萧红后来的很多作品奠定了基础。
《生死场》这部作品是两人拮据生活的一个转折点。萧红到了上海后全心全意创作,写下了《生死场》,经过鲁迅先生的修改便出版了。这一部作品让她这颗金子闪闪发光,也收获了大批读者,名声大起。萧军出版了一些作品后也有了一些名气,两人成了大家眼中的模范夫妻。
然而这时萧军和萧红的爱情出现了危机,萧军爱上了别的女人,两人终究还是难逃离别。萧红曾说萧军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她很庆幸拥有萧军的爱。如今她失去了萧军,也失去了她的精神支柱。他们熬过来最艰难的时期,却没有熬过会变的心。
五、迎来幸福
离开萧军后,萧红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她独自前往日本,在此期间还完成了大量的作品,在《孤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真的很孤独,孤独的生活,孤独的婚姻,孤独的爱情,仿佛这个世界是无关于她的,但这对于萧红来说不是一种自怨自艾的孤独,而是黑夜里的探索。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萧红把爱情看得太过于重要,以至于曾一度失去了自己,现实对她真的很残酷。
知道和萧军的爱情已经无法挽回,他们和平分手了。她的第二任丈夫端木蕻良是一个青年作家,萧红在还没和萧军分开时,他们就经常探讨学术问题,端木蕻良总是默默地支持萧红,还时常称赞她。本就情投意合,后来走在一起也是顺其自然的事。同样戏剧性的是当时的萧红再次怀孕,怀了萧军的孩子,萧红再次陷入孤独和落寞。端木蕻良知道后并没有抛下她,还给了萧红一个家,萧红迎来了幸福。
六、命运多舛
萧红生在一个不和平的时代,充满着枪声和压迫,各种各样的原因似乎都能让她过得不如意。为了躲避战乱,她和端木蕻良好不容易在一起就要被迫分开。端木蕻良逃到重庆,而她因为怀孕不得不在就近的避难所躲避,生下了一个儿子,结果不到三天便夭折了。这个孩子的夭折带给她身体上和精神上很大的伤害。
萧红的内心变得非常的敏感,正如她担心的,端木蕻良害怕战乱,抛弃她了,一连失踪十几天。她想要和平,渴望幸福,情感和身体将她折磨得遍体鳞伤,于是她将全部心血投入到写作当中。按照以往她的写作风格往往是批判的,揭露社会的本质的,这一次她想要的是温暖。
因为内心渴望爱,一部轰动文学界的巨作《呼兰河传》诞生了,该作品以温暖人心的写作风格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呼兰河传》和前面的《生死场》等作品不同,整部作品的语调非常的温和,以天真浪漫的故事情节展开。萧红的故乡就在呼兰河,她以浓郁的乡土人情和所见所闻写出了家乡的诗情画意。虽然呼兰河人民都是质朴可爱的,但是写的都是一些所见所闻的自怨自艾的小人物,萧红想要批判他们“不成器”,也同情他们被现实困扰,就像她自己,陷入泥潭。
端木蕻良不知所踪,只有骆宾基陪伴着她。骆宾基很仰慕她,允诺可以照顾她一生,萧红却因为现实的摧残心如死灰。也许她看透了爱情的凄凉,她没有勇气再去接受骆宾基的爱了。因为一次错误的手术,这位被称为“文学洛神”的女人离开了,年仅31岁。
萧红的文学之路还算是比较顺坦的,先后得到了很多文学家的帮助,她的原生家庭、爱情的不如意、孩子的夭折,这些亲生经历也让她“化悲愤为力量”,提笔写下关于她的故事。萧红的感情之路确实不幸的,充满荆棘,先是未婚夫汪恩甲,到第一任丈夫萧军,再到第二任丈夫端木蕻良,最后到骆宾基,刚刚得到幸福又遇到了很多的苦难。
萧红的一生似乎都在依附男人,她的情感之路也非常的坎坷。不过还好,她提笔写下了很多亲身经历,成就了她的文学地位。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会依靠男人,认为找一个有钱人嫁了就可以少奋斗很多年,享福一辈子。其不然,现在的我们都在提倡新时代独立女性,首先就要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和你爱的人才能在精神上“门当户对”。
萧红生活的时代有它自身的局限性,而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
作者: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