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黄河刀鱼重现济南:洄游路生态向好

夏日,黄河济南段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流淌着生态之美。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娘子军”抓住丰水期有利时机,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一顶遮阳帽、一副手套、一个小马扎及取样器材便是他们的“家当”,采集鱼类虽是个力气活,但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快来看,这条鱼好像是黄河刀鱼。”

8月7日,在济南平阴县境内浪溪河点位采样时,捕捞到两条黄河刀鱼,这是继黄河入海口捕捞到之后,首次在黄河流域济南境内发现该物种。

濒危物种黄河刀鱼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济南物种“画卷”也持续“上新”,生物多样性之美不断“刷新”。

据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姗姗回忆,在浪溪河采样时,起网后发现有两条银白色的鱼,瞬间将在场的同事全部吸引过来,大家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用“看家”本领初步确认就是濒危物种黄河刀鱼。

黄河刀鱼属于鲱形目鳀科鲚属,学名刀鲚,属于典型的洄游鱼类,卵在淡水区孵化后,幼鱼在黄河内成长,长到一定程度又顺着黄河游到渤海生长和越冬。

为了一睹刀鱼的真面目,记者来到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展厅。在这里,各种各样的鱼类、水生植物、昆虫等标本排了一整面墙,而近期采集到两条刀鱼标本放在展架最显眼的位置。从外观来看,刀鱼通体银白色,鳞片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前部较高,尾部较窄,像一把匕首,两条鱼长约20厘米。

“没想到能在黄河支流浪溪河中捕捞到刀鱼,大家非常兴奋。”马姗姗说,“本次调查36个采样点中,只有浪溪河采集到黄河刀鱼,黄河刀鱼的身影还是比较难见到的。”

20世纪70年代,刀鱼还很常见。马姗姗介绍,随着黄河水量减少和污染程度加剧,黄河刀鱼逐渐绝迹。如今,黄河刀鱼现身济南市黄河支流,说明济南境域内黄河水质显著提高,也说明我省黄河流域刀鱼洄游“生命通道”是畅通无阻的,进一步体现了我省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水质DNA检测等“黑科技”齐上阵

实验室内,一袭白素衣的研究人员,正在提取华山湖底泥中的浮游生物,湍急的水流洗刷过泥面,将底泥一点点儿冲跑,马姗姗小心翼翼地将混合着少量沙子的底栖生物装进瓶子中,等待下一步检测。

“浮游生物是水生生物链的基础,通过了解浮游生物的种类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水质情况,以及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此处是否有黄河刀鱼。”马姗姗表示。

此外,还将进一步对济南境内黄河流域支流的水体进行DNA检测,通过检测水体中是否存在黄河刀鱼等其他鱼类的遗留物,确定黄河刀鱼等其他鱼类生存、活动区域。

除了黄河刀鱼外,此次丰水期黄河流域重点河流湖库水生态调查,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多个调查点位发现不同品种的鳑鲏,包括中华鳑鲏、高体鳑鲏、大鳍鱊、兴凯鱊等;还调查到多种鱼类物种,如花䱻、银鮈、斗鱼、黄䱂、黑鳍鳈、棒花、马口、赤眼鳟、黄颡等。

马姗姗和同事们一一分类:麦穗鱼放在了小桶内,鳑鲏被集中到塑料盒中……

中华鳑鲏与黄河刀鱼“久违谋面”

提及中华鳑鲏,可谓济南的“大明星”,2022年首次发现大量种群,时隔60多年重现小清河。

“这就是鳑鲏。”马姗姗指着展厅内的鱼缸说:“很好认的,你看,鳑鲏体型高而侧扁,头部和尾部均较短,口小,无须。”

一旁,“久违谋面”的黄河刀鱼与中华鳑鲏隔着鱼缸遥遥相望,这意味着什么?或许济南生态保护的“成绩单”中有答案——

2024年上半年,济南空气质量PM2.5浓度较2022年同期持平,保持全省传输通道城市最优;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90%,水质指数全省第二,小清河(济南段)入选省级美丽河湖;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地下水国控Ⅴ类点位全面消除;危险废物、核与辐射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12345群众热线办结率达100%,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展厅内,混养在鱼缸中鳑鲏一眼便被找到。由于采集的鱼类样本越来越多,缸内从小鱼小虾到几十厘米长的大鱼和谐相处、自在游动,它们都来自济南本土。

展厅外,山青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佛慧华蜗牛、桃花水母、震旦鸦雀珍稀濒危物种纷纷落户济南,每一个珍稀物种的再现,都是济南深入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做深做实“绿色”生态保护文章和“蓝色”高质量发展文章的有力印证,写下了带有济南印记的“黄河新篇”。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这座生态宜居城市正用“绿色”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来源:爱济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