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与天地参受邀艺术家——王川

艺术家

王川

1989年生于山东济宁, 2009——201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学士、硕士学位,2018——2019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理查德·迪肯雕塑研修班”学习并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作品赏析

王川作品中最触动我的是那种源始的力量。用树皮囫囵地包裹木头、直接送进高温窑烧石头,满焊的钢筋铁板囫囵地扭结在一起,一坨一坨的,大块大块的,不像什么,不是什么。它们不喜欢分别、分离、分化,它们复归惚兮恍兮。庄子讲:七窍开,混沌死;王川说:七窍闭,混沌生。

——唐尧

钢铁材料作品

《源》

石头、钢管、机器零件,170x220x60 cm,2012

“源”从字面理解就是源头、起源的意思。作品利用天然侵蚀后的石头自然起伏的表面和造型,与废弃的机器零件自然的相结合。机器零件和钢管根据石头造型自然随机的起伏,有机的咬合在一起,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同时,石头代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与代表人类工业文明象征的机械,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比。用中国传统以物寓意的手法,来探讨人与自然这一永恒的命题,也是对自己材料创作表达的思考和延续。

《柱》的灵感源自太原化肥厂特有的景观特点,并延续了之前金属作品对材料运用的思考。大机械工业文明是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一大特征,也是一个时代的图腾与象征。充分尊重材料原有的特性和特点,通过对材料的重新建构,使材料重新获得一种秩序并焕发新的生命力。高耸的柱子如屹立不倒的丰碑,亦又如对这个没落时代的祭奠。《蚀》是《柱》的延续,不同的是钢管和废弃机件团团紧抱。钢管像是来自机件本身,视觉上有某种现实的合理性;但又像是另一种“生命体”寄生在机械上。形成视觉上的相侵相蚀的错觉和效果,这也是作品主要表现的。

《碑》

机床、小机件、石头、钢管,180x120x510 cm,2014

在延续之前金属材料语言的基础上,《碑》这件作品更多的结合了与历史文化的呼应。天然的石头和废弃的大型金属机件和钢管,天然有机的组合成一个纪念碑式的建筑物。它既是对大工业时代的纪念,又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生存关系的警示。这个“无字碑”用其自身特有的记忆,述说着人间的一切,物自有言语在这里得到明证和彰显。

《太湖石》

机床、石头、金属碎屑,160X160X360 cm,2015

《太湖石》这件作品与中国传统里的文人石形象相结合。金属本身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只是由于现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金属从自然里抽离。作品利用电焊可融接的特性,把天然的石头根据其天然的的形态,有机的重新组合成一个具有诗意化的优美形象。它是对工业社会的反思,同时又是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怀念。或是对抗,或是融合,这一切都述说着无法回避的现实。

《舟》

废旧铁皮、废旧机器外壳、螺丝螺帽

50x65x300 cm,2015

《舟》这件作品由各种不同的废旧铁皮和机械外壳的铁皮组成,用螺母螺帽拼组连接而成,整体形态类似“独木舟”的形态。利用这些废弃的机械外壳,用螺母连接的方式重新使他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这些来自不同机械的废旧外壳和铁皮拥有者不同的身份和经历,它们曾经都为人们的生活做出过贡献,都承载着各不相同的记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留材料原有的特点,利用金属本身的韧性顺势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造型,在这个造型里它们各不相同的身份完美的统一了,并给造型的形态和材料赋予新的生命和价值。

《映物》系列

废旧铁皮、废弃机械外壳、拉铆钉

35x35x65 cm,2016

《映物》

废旧金属机械外壳

240x110x120/30x30x75cm ,2017

物因为人的存在而实在,人因为物的存在而现实。《映物》作品利用废旧金属机械外壳及自身的结构和起伏特点,随机的拼接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态。造型摆脱了常规造型的逻辑和工作方法,造型没有内部结构,完全依赖金属外壳的形体结构作为支撑。在应物随机组合的过程中,材料物自身重新获得了某种秩序,并完成了自身“身份性”的转换和表达。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材料及自身生活社会环境的思考与反思。

《应形》

废旧机械外壳、汽车机壳、锅炉壳

410x160x160 cm,2017

“应形”是延续毕业创作《映物》系列继续深挖材料语言表达的一件大型直接金属雕塑作品,与《映物》系列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对材料的使用和处理上,这件作品更加纯粹、更接近我对材料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应形》完全使用现成的金属机械的外壳,简单的处理后直接使用,并且所使用的连接方式也是根据现实工业制造所匹配的螺丝螺帽并使其外翻,给人以大工业制造的感受。这使得整组雕塑更加自然和谐,其处理材料的思维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材料的“应物象形”的理念,这也是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

《相·物》

废旧机械、机器机壳、钢管,120x120x500 cm,2018

《相·物》是一件继续深挖大型直接金属材料语言表达的典型作品,无论是从材料尺度的使用还是最后重量他都算是一个“巨无霸”。在材料的使用上,这件作品更加注重整块现成品的使用,整个造型里直接把现实中的废旧机械的局部体量进行创造。即突破了以往对表壳材料和局部型材的使用,又使语言表现更加厚重、更加综合,整体量感更强。使金属材料更具张力,更能凸显大工业时代的气息和魅力。物的本相就是他自身,无相亦是至相,这件作品也延续了我一贯坚持的对材料语言表现的传统立场。

其他材料作品

《木·相》

原木木头

40x50x120\40x40x40\40x45x65 cm,2014

作品利用自然生长的树木上的伤疤和树瘤,用传统拼接和榫牟的方式,沿材料表面的自然肌理重新组合成一些极简的形态。外观上给人一种自然生长的错觉,并且表面的机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借用树木这种生命材料来隐喻人的生存状态。

《届·物》系列

旧马路水泥砖、木头,尺寸可变,2017

《届·物》灵感来自对现实生活里树木生长状态的观察,这和自己从小成长的多树木的环境有关。树木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个体,它们如人一样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现实世界对所有有生命的万物都是公允的,正如《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有限的生存空间和届域里,物各自呈现他们的状态。而这个状态又与人的存在相呼应,并给予人以启示。

《物·器》系列

天然瓷石,1300℃烧制,12x18x24 cm,2020

《物·器》系列

天然瓷石,1300℃烧制,30x20x23 cm,2020

《物·器》系列

天然瓷石,1300℃烧制,40x30x13 cm,2020

《物·器》系列

天然瓷石,1300℃烧制,27x32x52 cm,2020

《物·器》系列取材于景德镇山里天然的整块青白瓷原矿材料,不做任何陶瓷工艺加工处理,简单清洗后直接施古法原矿青白釉料在1300℃多度的窑内高温烧制而成。试图通过青白瓷材料来探讨陶瓷材料的极限和边界,挑战常规下人们对陶瓷材料的认知,探讨传统观念里“器”与“物”之间的根本关系。人们常说陶瓷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我认为最大限度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极物之所及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才能更接近这一理念。道家《庄子》有:“人与物齐,物与天齐”的思想。创作中把握好“为”与“无为”的关系,用“无为”创造的“留白”才是让人无限回味的地方,更是极致的感知和表达所达到的限度,或许如此就更接近传统思想里“天人合一”的理想了。

图文来源:艺术家

编辑:王陆洋

监制:田 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