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互联网医疗主题会氪厅,我们将聚焦“处方外流”主题,邀请处方流转,医药电商、慢病管理,医保,医疗支付,五个方向,找寻互联网医疗的突围之路。
互联网医疗的生意,呈现出一派轰轰烈烈却又满目疮痍的矛盾景象。
2013年,在那个互联网如火如荼的时代,互联网+医疗生意还是一片空白,传统医疗行业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等等弊端,医疗领域的发展空间极大。当人们渐渐意识到这里可能存在下一个风口的时候,便有无数玩家和资本涌入了进去,如丁香园、好大夫、企鹅医生、杏仁医生等等,加之国家对于互联网医院的资源扶持,更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融资喜报连传。
可在当时,没人意识到这次风口竟会沦为一场惊天赌博。2017-2018年,互联网医疗进入寒冬期,资本热情消退,企业融资变得困难。浪潮过后,最终存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它并不像许多行业一样,容得下许多中小型的玩家,想要留在赛道中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成为独角兽;要么,找到资本,背靠大树。
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轻视了医疗这门生意。
疫情催生风口,互联网医疗如何乘风?
2020年,随着疫情的爆发,互联网医疗概念重新被资本市场提起。
今年3月《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今年7月《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11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落实了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开展慢病复诊、开具处方等。政策扶持下,互联网医疗风口再起,但多年的“顽疾”仍旧没有解决,互联网医疗亟需改变自己商业模式形态,以求获得长足的发展。
36氪会氪厅作为一个持续赋能企业的IP,每期都会邀请到行业内的一些资深玩家,一起探讨行业所面临的窘境,并找出解决之道。而本期互联网医疗主题会氪厅,我们将聚焦“处方外流”主题,邀请处方流转,医药电商、慢病管理,医保,医疗支付,五个方向,找寻互联网医疗的突围之路。
首先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互联网医疗未来的商业模式也将会是线上与线下融合长期存在。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大多数消费行为转向了线上,这也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了新一波的流量红利,但由于竞争格局基本已定,线上平台大概率会形成寡头垄断现象——即20%的玩家握有80%甚至更多的资源。而线下则将演变成“医生资源”的抢夺大战,优质医生的储备将决定一个企业是否可以生存下去。
除医生的资源,医保也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医疗领域的最重要的民生需求之一,“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的心病,加之疫情的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人们在医疗方面的支出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医保制度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互联网医疗的相较于传统的公立医院,看病买药贵很多时候是因为医保没有打通商保导致的,这也直接导致了获客难这一现象的发生,行业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该如何推动这一举措正式落实,也成为了许多互联网医疗人正在努力的事情。
互联网医院另一个短板便是处方。传统的公立医院已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在应对许多疑难杂症上早已有了自己独有的处方来应对,而这些处方往往只流传于公立医院之中,无法被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企业得知。而又因为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的产业,医疗设施不够完善、医生资质不够资深、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安全,甚至有些连最基本的牌照都无法保证,因此,想让处方流通更是难上加难,这一点还需要所有互联网医疗企业共同努力,完善自身基础设施,以此来获得更多资源。
最后,除了外部条件以外,互联网医疗企业也需要尽快想清楚自己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借助SaaS平台来提升自己的数字化程度,打造更加高效与便捷的现代化产业链,还是要想清楚是否要落实慢病管理,甚至是在医疗支付方面能否有更加人性化的选择方式,医疗电商平台该如何优化与改革,这些都是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慢性病管理市场正在从公立医疗体系向零售端转变,巨额长期的药费和保健品的需求都吸引了各类资本的介入。今年药店积极打通源头问诊、互联网引流与零售的一体化环节,就是希望转型成为慢病管理的零售触点,另外一些规模较大的上市药企也在互联网上开展电商业务,通过互联网的慢病问诊服务触达患者端,从而更好地拓展自身的业务。”本次会氪厅,我们也将把问题一一呈现并进行探讨,让互联网医疗能够获得”破而后立“的未来。
2020年是一个新十年的开端。未来的十年是激荡的十年,是新生企业厉兵秣马的十年。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全球局势引起的赛道变化,在变化中求发展。面对以上诸多挑战,快速洞察、快速调整成为了企业必备的战略决策方式。
为此,36氪有幸作为发起者,依托平台数百万创企,建立常态化报名渠道,选拔优质项目,连接核心要素,旨在助力多方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