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 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东升西落’的趋势非常强烈!你可以评价我的策略比较激进,但激进的原因取决于你能否看穿他的底牌。”
“未来一年半到两年,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打开。请大家好好把握,努力挣钱。”
3月20日在华源证券春季宏观策略会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激情发声,因为今年以来投资条件的变化跟他今年初判断有某种程度的同频。
刘煜辉在1月5日的一次公开交流中就讲到,“当特朗普上任之后,他和MAGA的敌人一定是拜登,而不是我们,大家一定要建立这样的认知。”
他还说,(2024年)11月5日之后,地缘政治正在发生深层次变化,即“欧洲向右,美国向内”。
“这个格局意味着中国的外部条件正面临一个巨大变化的时间窗口。Deal around the world,并非没有可能性。”
在上周新东家华源证券的主场演讲中,刘煜辉对这个判断进行了更近一步的阐释。
他再三强调,“东升西落”的趋势非常强。
在他看来,中美之间愈发可能从“Decoupling”走向“Deal”,或将缓释美国的通胀和提振国内有效需求,这不仅能够提升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将构成中国资产重估或者风险偏好修复的经济底层逻辑。
而过去四五年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条件下,国内的政策或有所倾斜,但如果这个条件发生根本性的边际变化,那么安全与发展的权重也将面临再平衡,这也就构成了中国资产重估的政治底层逻辑。
刘煜辉甚至喊出,要把握中国资产“倒车接人”的重要机会。
可以说,这是近年来,听到刘煜辉分享最激进乐观的一次。
就像他说的,市场波动并非单纯由基本面决定,而是市场预期的集中体现。“真正心动了,世界也就改变了。”很有意思的一次分享。
G2背景出现了深刻的变化
最近中国经济最明显的变化是大家的心气上升。
自从去年10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来后,情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反复强调,目前美国内部正处于党争阶段,这种党争并非传统意义上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驴象之争,而是一个生死对决的过程。
特朗普所提出的MAGA,代表西方阵营右翼的崛起。最近冲突进行了两个月,许多事情眼花缭乱,其实背后都有一个非常强的主线,就是党争。
今天我们看到特朗普一系列行为:敌人的敌人,可以成为朋友;敌人的朋友,可以是敌人;敌人赞成的,我就反对;敌人反对的,我就赞成。
放在党争下,很多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今天的欧洲某种意义上只是华盛顿沼泽的延伸。
如果欧洲右翼上升,欧洲将呈现小国林立、一团散沙的状态,这对追求MAGA的西方领导人非常有利,符合他的长期战略利益。
在特朗普眼里,建制派,包括新闻媒体、高等教育以及官僚系统等等在内所造成的一切,都是成本,都应该全面重新评估。
因此专门研究传统建制派如何导致美国失去制造业、经济空心化、让美国负债经营模式走向极致、导致国家濒临破产边缘、低端人口泛滥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堕落(多元包容、结果平等,最后可以放弃家庭和性别)等等。
今天美国最顶尖的也就是1%的人,AI高科技引领全球浪潮,大约10%的人能够因此受益,生活也相对容易。但如果国家没有制造业,人口就一定是低端化服务业,不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特朗普还认为建制让美国在全球秩序的付出远大于收益,因此选择退出。
今天美国的“内战”占了上风,左翼风险性远大于外敌,在他极限夸张的动作背后都可能藏着随时的妥协。
这种状况深刻影响了两个超级大国边际关系的演变。
2021年开始全面高强度的各方位对抗,在美国今天以党争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下,G2关系随着边际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现出deal(交易、合作)的可能性增加。
这也是投资条件的变化。
美国债务面临极其严峻的供需失衡
从政治和经济层面来看,美国今天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临界点,宏观账户无法平衡,债务进入了极其严峻的失衡状态。
从学理角度理解美国今天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国家投资和储蓄面临一个巨大的缺口,即过去10多年形成的巨大裂口——投资和储蓄之间的裂口张开发散,长期不能收敛。
投资和储蓄的缺口理论上对应的指标是国际收支上的经常账户逆差。
美国存在经常账户的巨大逆差,因为这个国家没有制造业,唯一的制造业就是“印刷业”,用来印钞票。
而巨大的账户逆差需要外国资本的净流入来平衡账务。
外国资本净流入是通过印钞票的方式实现。由于美元国际货币主体地位,不断印钞,资金就会流入。
这样的平衡是发行国债,即财政出资。某种意义上,也是利用财政赤字弥补国内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巨大成本。
学理上,美国的财政赤字与储蓄和投资平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充分展现了美国资本主义“负债经营”的精义,印证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特殊地位。
然而,今天美国宏观账户的内在平衡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
首先,今年年初DeepSeek的破局,导致美国高科技信仰被平权,这可能导致服务顺差快速萎缩,加之关税战启动,经常账户逆差(缺口)趋势上会呈现撕裂。
账户逆差主要存在两个问题: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美国在货物贸易方面面临巨额逆差,因为美国已经没有制造业,任何小型、高端商品都需要进口。
然而,这个国家依靠核心价值和高科技科创能力,建立了美国科技的绝对信仰,这个信仰能够换取非常强的服务生产能力。
美国每年服务贸易顺差可以达到3,000亿美金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平衡了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巨大压力。
DeepSeek平权后,服务贸易的顺差也可能从前端迅速萎缩。
大家发现原来算力和能源并非竞争的最后尽头,经过DeepSeek工程化后,每一个类型的芯片背后的算力都会被最大程度释放出来,节省了巨大的成本。这也是导致英伟达股票承压的原因,根本逻辑受到动摇。
其次,关税战的启动在某种意义上是加大经常账户的逆差。
由于最终关税成本的转移都是由美国普通消费者承担,因此加大了账户顺差和逆差的缺口,这个缺口的趋势两方面都在呈现撕裂,意味着美国平衡财政赤字的能力受到极大抑制,这一方面非常不乐观。
今天美国面临如此高的债务和通胀,包括7%的赤字率和4.5%的利息支付,高息支付两年后在38万亿美元存量债务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一年再支付1万亿美金之上的利息……未来财政的可持续性将面临极大的结构性挑战。
2021年G2进入Decoupling 之后,外国资本的净流入动力越来越不足(全球市场不愿意继续承接),因为Decoupling 溢出的巨大成本外化为顽固的通货膨胀,是根本的原因。
因此美国不得不提升利率,相当于向外国投资人让渡越来越多的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不断提高其“负债经营”的强度。
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内在的问题,长时间的高利率高企会带来巨大风险。
以美国高科技溢价为主导的科创资本,会累积越来越强大的高波动。就像过去一个月大家看到的美股下跌一样,某种意义上是内在高动力的释放。
我们可以想象,美国的科创,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改变,熊市也会延续到明年。
科创股高溢价破裂,如果这种状态延续到明年11月份美国中选,特朗普将可能失去“硅谷右翼”的支持。
当然,从学理角度分析,美联储能够帮助他。
美联储如果愿意加大买债(MMT,财政赤字货币化),当然是可以短期平抑利率的。
但美联储代表的是传统犹太金融资本的利益,是保守势力的政治对立面。
所以特朗普的选项是不多的,理论上存在削减政府支出的选项,但从目前执行的结果来看,马斯克的DOGE是代价巨大收效甚微。
所以,特朗普要解这个“扣”,只有一个选项:即从根上缓释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不将通货膨胀的压力缓释下去,就无法推动美联储降息,降低价格以提升财政的延续性。
而2021年以来的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轮地缘政治成本外化的结果,即G2 Decoupling 巨大的成本溢出。
2020年之前,东西方30年都没有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原因在于双方是一个Coupling的关系,通过合作形成了高度耦合的经济体:那边消费这边生产,以中国为枢纽形成了全球产业供应链价值链,成为全球经济周期的压舱石。
两个月前,我曾讲过一句玩笑话:特朗普实现MAGA或许需要依赖中国……
把握中国资产“倒车接人”的重要机会
市场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我从学理上构建的一个完整逻辑。
所以为什么大家都说我从去年10月份之后,看市场的策略越来越激进?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观察到的这个结果代表了资本市场的认知。
“东升西落”背后有强烈的趋势性。
目前市场对此仍然存在许多分歧,更多的人对此将信将疑。这说明目前市场没有多大的风险,只有没有分歧、大家达到一致时,才会释放风险。
在我看来,“东升西落”的趋势性非常强,中美之间愈发可能从“Decoupling”走向“Deal”,或将缓释美国的通胀和提振国内有效需求,这不仅能够提升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将构成中国资产重估或者风险偏好修复的经济底层逻辑。
过去四五年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条件,国内政策或有所倾斜,但如果这个条件发生根本性的边际变化,那么安全与发展的权重也将面临再平衡,这也就构成了中国资产重估的政治底层逻辑。
从最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就可以略窥一斑。
当然,Deal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好的Deal,往往需要若干次激烈的碰撞和博弈,一旦在博弈中被对手洞察意图,赔率将会加速上升。
因此之前的每一次碰撞和博弈,包括极限的施压给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造成的冲击,都可能是中国资产“倒车接人”的重要机会,是投资者进场的极好机会。
“东升西落”的趋势非常强烈,你也可以评价我的策略比较激进,激进的原因取决于你能否看穿他的底牌。
如果看穿了底牌,他就没有办法选择;对你而言,除了胜利以外,我们几乎已经无路可走。
“乘数效应”来自于我们的信心
大家对中国经济的关心更多来自内部,毕竟我们处在康波周期右侧的第五个年头。康波周期就是房地产周期,房地产下行已经持续了5个年头。
在研修经济学过程中,我一直将乘数理解为内生动态过程。
通缩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想通缩就会通缩,通缩本身就是通缩的原因。
乘数效应本质上源于预期和情绪的传导,而情绪本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扩散性,因此呈现出螺旋式的变化特征。
螺旋的运行机制是自我强化与自我实现的——当心理预期处于下行趋势时,人们的消费行为会变得极为谨慎,情绪不断累积并自我强化,形成一种向下的螺旋,最终导致消费行为的持续收缩。
正如俗语所言:“背的时候喝口凉水都塞牙”。
相反,当预期处于上行趋势时,人们会表现出更高的消费意愿。
股市是预期的风向标,所以股市都是实相无相,相由心生。
对于同一家公司,当市场情绪低迷时,投资者可能会对10倍PE的估值感到不满,期望更低的8倍市盈率,甚至进一步降至5倍。
预期的螺旋式下行推动股价不断走低。相反,市场预期高涨时,投资者或将一再推高估值,情绪推动了市场的上涨。
市场波动并非单纯由基本面决定,而是市场预期的集中体现。
风动、幡动,都是心动。相由心生,真正心动了,世界也就改变了。
未来一年半到两年,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打开。请大家好好把握,努力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