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饰品,可能我们都会想到各种各样珠子。但珠子的前身不是咱们想象的那样小巧可爱,相反它们的形状和款式可能放在路边都没人会捡!其实这个世界最早的“珠子”就是一些带有天然窟窿的小巧物体,像骨管、兽牙、海贝等等。
最早发现的珠子是来自公元前7.5万年的一个南非洞穴,而咱们国家的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最早考证的珠子是来自1.8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所以咱们也就可以得出结论,早在7.5万年前,人类就开始佩戴使用珠子了!
那么老珠子和现在的珠子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孔道。新石器时期很难打出特别精细的孔道,所以石器时代的孔道都比较粗糙、宽阔一些,有浓重的岁月感。而现代加工孔道都比较规矩,甚至可以精确到几毫米!
从材质上看新石器时代也不能和现代相比较,它不像现代那样拥有大量的天然和人工制造的材质。在新石器时代,仅有贝壳、动物骨头、兽牙、果实、种子、树木、各种宝石等这些天然材料。
新石器时代的珠子材质略少,颜色也没现在这么系统。哪怕是颜色鲜艳一些的石头,都会被拿回去穿成珠子。过去先民使用的颜色多种多样,红色是他们最早认识的颜色之一,他们发现朱砂和雄黄会在温度的变化下发生色彩变化。他们就会使用朱砂和雄黄在一些珠子进行简单的加工,使他们的珠子有了与众不同的颜色。
现代和古代珠串的对比除了在工艺上显现了差异,本身代表的意义也有不同。咱们现代人主要作为装饰目的的珠子,在遥远的年代除了被用来当做身份的象征,还方便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更有一些部族把珠子当做了祭天时必不可少的物品。
这些珠串项饰而是追求不同材质、形状之间的色彩与外形搭配,展现出质朴的韵律感。所以别看它们工艺没有后世的精巧,组件也没有广播体操整齐,个头也小,却一样可以令人感受到那种标榜身份地位的尊荣感。
饰品和服饰不同,它们的材质注定让它们可以历经数千年而不朽,如今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古人的东西我们都不再适用,还好饰品还能令人撷取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