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流淌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故事;见证着国家与时代的变迁。从今天起,《江苏新时空》推出"光影流转四十年"特别报道,用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旧视频,为您讲述一个个我们身边关于改变的故事。今天的"光影流转四十年",就从一张结婚照片说起。
赵琦与刘建平结婚已经很多年,他们告诉记者,1986年4月28号准备结婚,大概在2、3月份的时候就去拍了婚纱照。那时候拍婚纱照不像现在人,照得比较自然,他们那时候照得比较呆板。
赵琦说,照相馆在新街口,当时那边有个曙光理发店。画个眉毛,擦个口红,就打点粉,当时就一套衣服拿了就穿了。除了吊灯和人是真的,幕布、花都是假的,当时工资一个月只有40几块钱,但是这张照片花了20块钱。
刘建平也感慨道,那时候排队买电冰箱没买到,洗衣机没买到,就买了个电视机。各大商场人山人海,都是为结婚买东西的。那个时候她喜欢听音响嘛,就买个好点的录音机,买个夏普的录音机,光买那个录音机,跑了很多地方才买到。那时候光那个机子就将近1300块钱,我们那时候工资才拿40几块钱。
当时婚房的设计都是夫妻自己琢磨的,底下的一个葡萄串是塑料的,做装饰用的。背景上的窗帘是自己做的,自己设计的。为了结婚到布料店,扯了红颜色的灯芯绒布,做了这个窗帘,比较喜庆。
夫妻两人又回忆道,结婚时的衣服,丈夫的是定做的,老婆的衣服是买的,刘建平穿一个深灰色的衣服,西装打的领带。结婚的时候就自己化的妆,擦了一点粉,就是雅芳的粉底霜。口红是在上海买的,不知道什么牌子,主要颜色挺喜庆的。一个大红花,大红花上面就是新娘新郎的字配上白衬衫领带。最好的朋友当伴娘那时候,伴娘也是很随意自己想穿什么穿什么,不像现在伴娘有伴娘服啊。
刘建平笑着说道,当时很开心啊,终于把她娶回来了。
从二十岁出头,到年过五旬,你负责美,我负责拍美美的你。
结婚以后刘建平、赵琦就会经常出去转转玩玩,拍一些照。到任何地方都把照相机带着,留点美好记忆。赵琦高兴的说,很开心,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变化都能够看到。
摄影师朱佳说,随着大家的收入提高,大家对婚礼的要求还有婚纱照的要求,就更加偏向于个性化和定制化,大家都愿意去让自己的婚礼与众不同。欧洲、美洲、南美洲,到处都有人在拍,也真的是因为我们收入提高了,放在原来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如今,在当年父母拍摄婚纱照的南京新街口,刘建平和赵琦的女儿刘梦莹成立了自己的彩妆工作室。今天,女儿决定送给父母,一份特殊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