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德邦证券发布研报称,据百川盈孚,我国2024年1-10月工业硅产量合计为397.7万吨,对应月均产量约33.1万吨,合盛硅业(鄯善)本次潜在减产规模将占全国工业硅月均总产量的15.1%,减产规模较大,若减产实际持续时间较长,对工业硅供给端影响或超预期,成为改善工业硅供需格局的重要契机。2024年为有机硅投产大年,全年新增产能62.5万吨,供给端形成较大压力。但展望后市已无大规模新增产能接续,仅有内蒙古兴发10万吨/年规划新增产能,我国有机硅大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供给格局得到改善。
德邦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
据百川盈孚,2024年11月,临近枯水期,西南地区工业硅开工减少,云南开炉34台,四川地区开炉25台,重庆地区开炉4台,四川、云南工业硅开工率已降至三成;合盛硅业(鄯善)计划于11月29日夜间停产30台工业硅矿热炉,预期影响月产量超6万吨,此次减产持续时间尚不确定;内蒙古恒星化学5万吨有机硅技改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2月完成,现已于9月提前落地,后续有机硅行业仅余内蒙古兴发10万吨/年规划新增产能,本轮有机硅扩产周期或告一段落。
工业硅:供强需弱格局,关注供给政策发力
供强需弱格局,行业持续累库。需求方面,多晶硅作为工业硅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受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和硅料价格下行影响,自2023Q1起价格大幅下滑,至2024Q2已抵达大部分多晶硅企业现金成本,多家企业采取降负荷措施或直接停产检修,大幅影响工业硅需求;而其他下游品种铝合金、有机硅行情则主要受终端房地产、汽车等负向螺旋反馈,生产积极性一般。
供应方面,2024年国内工业硅产量大幅增长,1-10月全国产量达397.7万吨,同比+31.6%。其中,新疆1-10月产量达201.6万吨,同比+45.4%,保持高产高开工状态;云南/四川1-10月产量为56.1/35.5万吨,同比+15.4%/+3.5%,西南前期受枯水期及硅价下行影响较大,开工率处于低位,后续随丰水期来临,产量开工快速上升。因此在供强需弱的格局下,2024年以来工业硅持续累库,从1月的62660吨持续增长至11月190350吨,行业盈利能力亦在供需失衡态势下长期处于低位。
从过剩到反抗,供给政策或发力。2024年前三季度,合盛硅业工业硅产量合计为141.4万吨,对应月均工业硅产量15.7万吨。按照本次合盛硅业(鄯善)减产影响月产量6万吨计,其潜在减产规模占公司月均总产量的38.2%。
从全国产能角度,据百川盈孚,我国2024年1-10月工业硅产量合计为397.7万吨,对应月均产量约33.1万吨,合盛硅业(鄯善)本次潜在减产规模将占全国工业硅月均总产量的15.1%,减产规模较大。若减产实际持续时间较长,对工业硅供给端影响或超预期,成为改善工业硅供需格局的重要契机。同时在11月26日,石河子与昌吉均发布了《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应急响应的通知》,强调加大各行业/工段限产、停产力度。两地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工业硅产地,预计后续供给端限/停产力度或有望再加码,推动工业硅加速去库。
有机硅:2024年投产高峰已过,有望率先复苏
内需稳定增长,外需持续旺盛。2019-2023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从111.4万吨提升至187.4万吨,年复合增速为13.9%。随着科技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机硅应用领域不断拓展,5G、新能源、消费电子等新兴行业产品及配套基建渗透率快速提升和更新换代有望带动有机硅需求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海外方面,有机硅出口表现同比大幅改善,截至2024年前10个月,我国聚硅氧烷累计出口45.4万吨,同比+33.9%,且除2月外所有月份出口情况均显著好于去年同期,或反映海外需求持续旺盛,后续有望持续带动我国过剩产能消化。
扩产步入尾声,海外产能或退出。过去五年中国有机硅产能增速较快,据百川盈孚,2019-2023产能从152万吨增长至272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15.8%。2024年为有机硅投产大年,全年新增产能62.5万吨,供给端形成较大压力。但展望后市已无大规模新增产能接续,仅有内蒙古兴发10万吨/年规划新增产能,我国有机硅大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供给格局得到改善。
海外方面,过去五年因发展定位转变且欧美生产成本偏高,国外有机硅单体产能不增反降,德国及美国共计35万吨产能相继关停。德邦证券认为,未来国外有机硅单体产能扩产的可能性极小,且有继续退出的可能,有望进一步改善供需格局。
建议关注标的:合盛硅业(603260.SH)、新安股份(600596.SH)、兴发集团(600141.SH)。
风险提示:下游多晶硅需求不及预期、减产落实情况与持续时间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