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如意”首次正式亮相:努力让每个人称心“如意”

“雪如意”首次正式亮相

努力让每个人称心“如意”

12月19日拍摄的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夜景。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12月21日晚,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在“雪如意”——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正式拉开帷幕。“雪如意”首次正式亮相,带给人们哪些惊喜?今后将给观众观赛、运动员参赛带来哪些舒适体验?

灯光效果——美轮美奂

当晚,点亮“雪如意”堪称整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虽然整个点亮过程持续不到一分钟,却饱含心血。“雪如意”灯光项目负责团队——豪尔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心副总经理孙伟告诉记者,事先他们对顶峰俱乐部、赛道两翼、看台两翼三大区域的灯光进行了精心设计,使用了十几万个灯具,为了达到开幕式上的理想效果,几十名项目工程人员经常通宵奋战。

据介绍,顶峰俱乐部是“雪如意”整体灯光效果设置最为精彩绝伦的区域,设计团队在顶部采用LED点光的方式,实现对多种图案符号内容的呈现。同时,在建筑顶部还分布了高功率光束灯,可配合演绎空中表演的效果,形成立体交织的舞动光芒。

在建筑立面的玻璃及底部穿孔铝板部分,项目团队则采用了投影机设备,由远处投影,形成美轮美奂的3D震撼效果,结合建筑底部下照的光束灯,将来可与赛道的点阵屏实现光耀五环的效果。

“在赛道两翼,我们也设计了由上至下的明暗七彩追光,以充分体现运动员滑雪飞跃的速度与激情。”孙伟说,中部的局部点阵屏可以配合顶峰俱乐部的影像实现倒计时、五环、冬奥会标、主题灯光秀等。届时,随着音乐节奏,两翼能“翩翩起舞”,演绎夜晚跳台的光影秀。

而在设计看台两翼时,由于这里主要是大量观众的坐席区域,结构高大,造型优美,并且处于近距离观赏范围之内,所以突出了一个“亮”字。

顶峰俱乐部——全新的视角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顶端的“大圆环”——顶峰俱乐部,是“雪如意”最明显的标志,更是它与国内外其他跳台滑雪场地最大的区别。

国外跳台滑雪场地一般只有顶部运动员出发区,“雪如意”是世界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地。

乘坐电梯到达顶峰俱乐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视野开阔。据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茂亭介绍,这个半悬浮的巨大环形建筑,内部有效建筑空间高度6米,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再加上360度的全景视野,四周景致直映眼帘。

站在顶峰俱乐部看对面,可看到C字形、被白雪覆盖的连接赛区场馆的空中廊道“冰玉环”,其东北方向是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东南则是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冰玉环”中间,山地转播中心与技术官员酒店在白雪的覆盖下,似乎与山体融为一体。

站在顶峰俱乐部俯瞰,高差达160米的S形曲线赛道更显壮观。“观看北京冬奥会比赛的最独特视角,就在顶峰俱乐部正对赛道的正上方。”贾茂亭介绍说,站在空中俯视全场,运动员准备、出发、滑行、腾空、落地的所有动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顶峰俱乐部内,目前只摆放着一些“雪如意”建设亮点宣传牌。据介绍,北京冬奥会期间,顶峰俱乐部将作为贵宾观看跳台滑雪比赛的观景平台,赛后可供观光和会议使用。“顶上的空间我相信会被很好地利用。因为里面有一个800多平方米(没有柱子)的多功能区域,会有很多人愿意在里面举办活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张利表示。

比赛功能设计——对运动员很“体贴”

顶峰俱乐部的正下方是多功能层。多功能层上面支撑起顶峰俱乐部,下面连接着赛道,将是北京冬奥会期间运动员们出发、休息和调整的重要活动区域。

跟随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龙,记者试图探寻北京冬奥会期间跳台滑雪运动员的比赛“轨迹”,发觉比赛功能设计对运动员很“体贴”。

从多功能层一层,参赛队员可以通过不同的两个标高层,分别步行至左右两侧分布的落差为114.7米标准跳台赛道和落差为136.2米大跳台赛道出发区。

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等候出发时的保暖显得非常重要。在两个赛道的出发区,都设有运动员等候间。“房间里都有地暖,能保证运动员在等候时能有个相对温暖的环境。”马龙介绍说,不远处的多功能层还将设运动员更衣室、运动员餐厅等,让等候时间较长的运动员可以休息调整。“这样的配套设施在国际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每场比赛中选手要跳两次,最后综合两次成绩排名,运动员完成一跳后如何尽快回到出发区呢?

据悉,运动员滑至停止区后,步行两三分钟即可乘坐斜行电梯回到多功能层一层,准备再次出发,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

那万一斜行电梯出了故障,运动员怎么继续参赛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最初设计时就已考虑——选手们可以乘车从大跳台一侧的盘山公路返回出发区。“我们测算过,即便乘车回到出发区用时也不超过8分钟,绝对不会耽误比赛。”马龙说。 (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 赵瑞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