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常玉之谜》新书发布会在四川南充举行。据悉,这也是传奇画家常玉去世50余年后,第一本关于他本人的文学创作作品。
《常玉之谜》新书发布会现场
常玉是谁?两年前,一幅名叫《五裸女》的油画在香港佳士得起拍,经过多次竞争,最终以2.66亿港元落槌,加佣金以3.039亿港元成交,成为仅次于赵无极《1985年6月至10月》的亚洲油画第二高价,而这幅画的作者正是常玉。正因如此,很多人开始去了解这个生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比如他的身世之谜、学业之谜、出洋之谜、归国之谜、死因之谜……
该书编著者、资深媒体人邓成满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第一次知道“常玉”这个名字是在2006年,当时常玉有一幅名叫《粉莲》(又名《花中君子》)的画作在香港拍出2812万元港币,自己当时曾写过长篇报道。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去寻访常玉家族的后人,以及那些曾与常玉有过交集的故人,尝试从他们的口中来还原常玉。
常玉
据了解,常玉是四川南充人,本名常廷果,字玉,1895年出生于四川南充城区,其兄长常俊民十来岁时从小货郎做起,后来开办丝三厂(今六合集团前身)成为一代商业大亨。在家族支持下,常玉辗转前往巴黎留学,与徐悲鸿、张大千等交好,曾在巴黎画界占有一席之地,并引起当时国内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徐志摩、邵洵美等诗人作家的作品中多次成为主角;1966年夏末,常玉于贫困潦倒中在巴黎寓所去世。
南充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永平表示,常玉作为一名从南充走出去的有影响力的画家,是南充人的骄傲,《常玉之谜》的出版发行也有利于增强南充文化的软实力。
旅欧学者杨光教授介绍,常玉26岁从上海出发留学法国巴黎,他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较长,在国内留下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但是,常玉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荷兰阿姆斯特丹、埃及开罗和美国纽约留下了足迹与稀有的史料文献存世。在杨光看来,常玉的画作近年在拍卖行一路暴涨,让很多人看到了常玉画作的经济价值,却往往忽视了常玉这个人的“灵魂”——人文价值,不管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常玉之谜》这本书是个很好的开端。
四川省美协理事、南充市美协副主席秦毅表示,常玉在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滋养下,以独特的绘画语言、高超的绘画技艺,成为世界美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秦毅一直非常敬重常玉,早年曾建议南充应该打好“常玉”这张文化牌,比如建常玉美术馆等。如今,常玉美术馆已经建立起来,知晓度也在逐步扩大。
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编辑 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