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当代极具潜力的合作钢琴家之一,贺斯颖凭借她细腻深刻的艺术表达、出色的音乐适应力与对卓越演奏品质的不懈追求,迅速在国际乐坛赢得广泛关注。她曾在阿斯本音乐节暨学校(Aspen Music Festival and School)登台献艺,与格莱美奖得主在路易斯安那低音音乐节(Louisiana Bass Festival)同台合作,并在路易斯安那爱乐乐团与拉皮德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中担任重要演奏嘉宾。
她的演出足迹还遍及路易斯安那长笛协会年度音乐会、琼斯学院春季音乐会系列,以及卡斯尔顿音乐节“沉浸式声乐计划”等重要音乐项目。除了活跃于舞台演出,贺思颖亦在学术与公益领域展现出不凡的影响力。她曾在美国声乐教师协会路易斯安那州大会上发表《亚洲艺术歌曲的新声音》专题讲座,并参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为乌克兰儿童筹款音乐会”,用音乐传递温暖与关怀。她的职业旅程不仅展现了精湛技艺与深厚理解力,更体现了她致力于跨文化音乐对话的初心与热情。
问:很多非古典音乐领域的人可能对“合作钢琴”这个概念不太了解。您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它的含义,以及它为何在古典音乐领域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贺: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合作钢琴常被误解为“伴奏”,但在古典音乐界,它其实是一门独立且核心的艺术门类。合作钢琴家绝非“配角”,而是与歌唱家、器乐演奏家等平等的音乐伙伴,承担着艺术引领、风格塑造和现场诠释等重要职责。“合作”一词恰恰揭示了这份职业的本质:我们不仅仅是为他人伴奏,而是与演唱者和演奏者共同塑造音乐作品,拥有平等的艺术话语权和创作视角。
无论是室内乐、歌剧排练、独奏音乐会,还是管弦乐合作项目,合作钢琴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我们不仅提供坚实的节奏与和声基础,更通过细腻的艺术诠释与音乐领导力,推动整体演出达到最佳状态。简而言之,合作钢琴不仅是演奏中的支撑,更是音乐合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问:即使在与其他独奏者合作时,您的角色依然具有一定的艺术领导性,您能具体谈谈这一点吗?
贺:确实如此。这个角色需要极强的倾听能力、预判力与艺术判断力。在很多排练中,合作钢琴家往往既像教练,也像指挥,起到统筹全局、凝聚音乐合力的作用。尤其在与声乐家合作时,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合作钢琴家”一词本身也涵盖了“声乐指导”的职责,因为我们的工作远远不只是把谱上的钢琴声部弹出来而已。
所谓声乐指导,是指具备高度专业素养的钢琴家与音乐合作者,他们与声乐家紧密配合,为演出准备曲目。不同于注重发声技巧的声乐教师,声乐指导的重点在于音乐的诠释、咬字发音、乐句处理、风格把握以及语言语音的准确性。优秀的声乐指导往往在艺术歌曲、歌剧及多种语言的声乐文献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是歌唱者与乐谱之间、乃至与整部作品的音乐语境之间的重要桥梁。他们帮助歌手更深入理解作品,提升表现力,也在排练与演出过程中给予极大的信心支持。
在器乐重奏领域中,合作钢琴家更是合奏的核心成员之一,在音乐诠释与整体呈现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器乐室内乐对演奏者之间的默契与沟通、艺术敏感度以及共同领导力有极高要求。钢琴家不仅需要在音响上与其他乐器达到平衡,还必须及时回应各种音乐细节,引导全组的乐句呼吸、动态走向与节奏结构。
在许多排练中,钢琴家常常是组织者与协调者,负责提示进场、明确节奏结构、统一艺术方向。这种合作形式充分展现了合作钢琴家的多面能力:不仅要驾驭复杂曲目,还要引导乐团形成统一而富有表现力的整体音响。可以说,室内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钢琴家在技术精准与艺术洞察力上的综合能力。
问:您曾受邀在世界顶级音乐节演出,如阿斯本音乐节 Aspen Music Festival and School。能否分享一下与 Renée Fleming 和 Myra Huang 等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合作的经历?能否请您分享这段经历带给您的感受?
贺:是的,那段经历对我而言无疑是最难忘的人生体验之一。阿斯本音乐节Aspen Music Festival 是世界顶尖的古典音乐节之一,我有幸以合作钢琴家的身份受邀参与,并成为 VocalARTS 声乐项目的一员。在那里,我每周都与 Renée Fleming 工作室的专业歌唱家合作。能进入她的工作室并与我合作的歌手,几乎都是来自美国最顶级歌剧院的优秀人才,如 Metropolitan Opera、Washington National Opera 以及 Los Angeles Opera 等。他们在业界都有着极高的专业水准和声誉。除了多次直接与 Renée Fleming 合作参与音乐制作外,我也曾多次在音乐节的演出与项目中,与阿斯本音乐节及 VocalARTS 项目的首席声乐指导 Myra Huang 紧密合作。
能置身于如此高水准的艺术家团队之中,我深知自己必须以万全的准备迎接挑战。在抵达音乐节前,我就已熟练掌握所有曲目,对发音、歌词翻译、语言细节等也做了充分研究与准备。Renée Fleming、Myra Huang,以及像 Patrick Summers 等其他杰出的音乐家,他们非凡的艺术造诣不仅启发了我,也深深影响了所有在舞台上的表演者。
在密集而专注的排练过程中,我们倾注全部心力,只为呈现出最完美的音乐质量。每一场艺术歌曲的重唱、每一段歌剧场景,都不再只是“独唱+钢琴伴奏”,而是一个完整而融合的艺术呈现。在 Wheeler Opera House 的演出中,我们的每一次演出都收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与真挚的共鸣。能与如此卓越、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同台共事,对我而言是一份巨大的荣耀。这段经历既充满启发,也极具锻炼意义,让我在艺术之路上实现了真正的成长。
问:作为路易斯安那低音提琴音乐节 (Louisiana Bass Festival) 的官方合作钢琴家,您与来自顶尖音乐学府的教授及享誉国际的演奏家密切合作。这个角色如何影响了您对合作演奏的理解与诠释方式?
贺:除了在声乐作品的排练与指导中发挥作用,我在器乐合作中同样承担着关键职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历之一,是作为唯一受邀钢琴家,参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低音提琴音乐节之一——Louisiana Bass Festival 的演出。该音乐节汇聚了来自全美顶尖院校的低音提琴大师与知名演奏家,包括 因特洛钦艺术学院(Interlochen Arts Academy) 的 Derek Weller、塔拉哈西交响乐团 (Tallahassee Symphony) 首席 George Speed,以及印第安纳波利斯交响乐团(Indian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 被任命为首席的 Ju-Fang Liu 等。
能作为唯一的钢琴家与如此杰出的艺术家们同台演出,对我来说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这一任务对反应力与精准度的要求极高,因为所有演奏家都是在音乐节开始前一天才抵达,意味着我必须在极短时间内以清晰的音乐领导力、高度的敏锐度和适应力,与他们建立起默契的合作关系。
能够加入这样一支才华横溢的团队,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学习与成长经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高水平的音乐合作中,沟通、灵活性与彼此尊重的重要性。
问:您曾在 Louisiana Flute Society 年度音乐会中担任演出嘉宾,与曾获格莱美奖提名的长笛演奏家 Carol Wincenc 合作演出,也为著名长笛演奏家 Thomaz Tavares 在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的客席独奏音乐会担任钢琴合作。面对这样的高规格合作项目,您通常如何进行准备?
贺:与长笛演奏家合作,尤其是像 Carol Wincenc 和 Thomaz Tavares 这样享誉世界的艺术家,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艺术历程。准备工作不仅包括对曲目的深入钻研,还需要与合作伙伴保持开放而充分的沟通,以共同挖掘作品的艺术潜力。
长笛与钢琴组合听来和谐自然,实则对钢琴家在音量控制、呼吸配合及音色衔接方面提出了极高的协作要求。长笛的纤细音色在动态上容易被钢琴所掩盖,这对钢琴家的触键控制、动态调节与音响平衡提出了高度要求。尤其在不同的演出空间中,钢琴家必须迅速判断并调整音色,以实现最佳的合奏效果。许多长笛作品中钢琴部分同样技术难度极高,其复杂度不亚于独奏曲目。缺乏高水平的钢琴技艺,难以与长笛演奏家维持长期且高质量的合作关系。
能够与 Carol Wincenc、国际演奏家 Thomaz Tavares 这样备受赞誉的长笛演奏家同台演出,并受 Louisiana Flute Society 和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等权威机构邀请演出,是任何合作钢琴家都梦寐以求的殊荣。这样的机会不仅彰显了业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也证明了自己在艺术引领、深度沟通与世界级演奏水平上的能力。
问:您曾在美国声乐教师协会(NATS)路易斯安那州大会上介绍了您的个人项目《亚洲艺术歌曲的新声音》,积极推动了当代与跨文化音乐的发展。是什么促使您关注并投身于这一曲目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贺:《亚洲艺术歌曲的新声音》项目的灵感源于我内心深处架起文化桥梁的渴望,将传统与当代艺术声音融合起来。作为一名在东西方古典音乐体系中成长的中国合作钢琴家,我常感到亚洲艺术歌曲,尤其是早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主流音乐舞台上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那些作品富含诗意、历史积淀与细腻情感,却因为语言障碍或陈旧的编配形式而难以被广泛呈现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
通过这一项目,我邀请多位作曲家重新诠释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并将其改编为声乐与多种器乐相结合的室内乐作品。项目的核心理念并非单纯地将传统作品“现代化”,而是试图为这些歌曲开辟新的诠释空间,使其在当代语境中“重生”,焕发出新的音响色彩、质感与文化视角。正是基于这一多元视角,我们在改编和再创作过程中格外重视整体的音乐效果与表达张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会根据演唱者的音域特点与声音质感,以及各类乐器的表现力,精心设计声部组合与文本布局。这种能力源于我长期与多样化音乐家密切合作所培养出的高度音色敏感度和整体听觉判断力。正是这种通过持续协作积累的综合性音乐思维,使合作钢琴家在策划和推动跨文化音乐项目时,具备独特而深远的艺术优势。
归根结底,这个项目体现了我对跨文化合作和艺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我希望它能够激励更多表演者。
问:您与 路易斯安那爱乐乐团 (Louisia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及 拉皮兹交响乐团 (Rapides Symphony Orchestra) 的合作演出获得了广泛好评。与室内乐或独奏作品相比,您在与大型乐团合作时,会采取哪些不同的演奏策略或思维方式?
贺:与规模庞大的管弦乐团合作的演奏体验,与演奏室内乐或独奏截然不同。钢琴在管弦乐中的角色独特且高度专业化。与交响乐团里的弦乐或管乐不同,钢琴在一部交响乐作品里并非持续不断地出现,而是在作曲家需要清晰度或某种特殊效果时登场。在交响乐作品里,钢琴部分极少是装饰性的,它往往承担着结构性的任务,并在音响质感上起着关键作用。
这就要求钢琴家具备强大的内在节奏感和果断的表现力,特别是在担任独奏段落或对其他乐器提供重要的提示性切入点时,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和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乐团中通常只有一台钢琴,与其他拥有多个演奏者的乐器不同,钢琴声部在整体结构中尤为重要且暴露,尤其当钢琴有独奏部分时,对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和准确性要求极高。相比于室内乐或独奏,管弦乐演奏需要另一种领导力——不是以主导为目的,而是通过精准、融合与时机的把控,提供力量和支持。室内乐强调的是直接的音乐对话与共同创作;而在交响乐团中,钢琴家则需要在独立性与严格配合指挥和乐团之间取得平衡。不同的演出环境要求不同的心态:在交响乐团里演奏强调的是融入与辅助,而室内乐和独奏则赋予更多个性化的表达空间。
问:您曾参与 LSU 为乌克兰儿童举办的慈善音乐会等公益活动。您如何看待音乐在推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此外,您在这场音乐会中扮演了怎样的重要角色?
贺:我坚信,音乐所承载的情感与共鸣,能够跨越国界与语言,在人道主义行动中产生深远而真实的力量。我参与的 LSU 为乌克兰儿童举办的慈善音乐会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场活动中,钢琴家的角色尤为关键:当其他演奏者在节目中仅演奏一两首作品时,钢琴家则伴随多位歌唱家和器乐演奏者贯穿整个演出。此类慈善音乐会节目通常时间较长,曲目丰富多样,表演者众多。作为与多位艺术家合作的钢琴家,我们的责任远不止于呈现高水平的演奏。我们常常负责保障曲目之间的顺畅衔接,协助演出者在各环节前后的沟通,传达关键的音乐细节,同时管理台前幕后多项演出事务。
问:回顾至今的音乐之路,您认为自己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未来又有哪些期许和目标?
贺:迄今为止,我认为最重要的成就包括受邀参加世界知名、竞争激烈的阿斯本音乐节 (Aspen Music Festival),以及我个人艺术项目的发展 –《亚洲艺术歌曲的新声音》。入选 Aspen 音乐节是对我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并且让更多专业领域里的人认识到了我。而我的个人项目则承载了更深层的意义——它融合了我的艺术理念与专业技能。这个项目不仅全面展现了我作为合作钢琴家的实力,更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为古典音乐注入新的活力与文化多样性,同时为年轻音乐家和作曲家创造持续的演出机会。
每一个里程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未来,我希望不断成长为更成熟的艺术家,并为全世界的古典音乐界做出积极贡献。
贺斯颖的故事是一段关于执着奉献、艺术追求与不懈卓越的旅程。她的成就不断激励着中国及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与音乐同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