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传染性肝炎若失于治疗,或治不彻底,以致湿热羁留,气血失调,正气受损,则转为慢性。据临床所见,慢性肝炎以右胁疼痛、纳差、腹胀、倦怠乏力、肝脏肿大为主要表现。
《内经》说:“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胁”、“肝病者,两胁下痛”、“肝者,罢极之本”、“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
这些肝病症状,如病在两胁,胁痛,乏力和肝大等的描述,与慢性肝炎病象颇相类似。
慢性肝炎从中医理论来看,病位在肝。从病机分析,一方面作为肝炎致病的湿热继续残留,引起肝郁气滞,进而由气入血,久病入络,肝血瘀阻。气滞、血瘀既是湿热入侵的结果,又是造成病情发展的新原因。
湿热、气滞、血瘀,三者皆属“实”。另一方面,湿热伤正,气滞血瘀,又加重了脏腑功能紊乱,渐次演变为脾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等虚证。
这些病理变化,常因人、因病程阶段而异,且交错夹杂,从而使临床上呈现各种兼实证型。
历代医家对肝病的论述颇多。如《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说:“上工治未病,中工不晓相传,惟治肝也”。
指出了治疗大法应从调理整体的脏腑间关系出发,尤应注意“实脾”。若见肝只知治肝,无异自缚手足。
这种从整体观念出发,特别是“肝病实脾”的理论,对治疗慢性肝炎,具有指导意义。
盖脾胃为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为后天之本,且“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滋养肝脏。
在慢性肝炎患者,多伴有食少腹胀,乏力倦怠等脾失健运征象,它是由肝病本身所引起,但同时又反过来加重肝炎病情,若不及时调整,则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在五行学说中,肝木克脾土,其中“克”是制约、约束的意思。也就是说肝对脾发挥着调节、制约的作用,这种相克关系有助于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粗微气血,为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就像土壤一样滋养着万物。但脾属阴,其体淖泽,其性板滞,滞则易郁,必需依赖肝的活泼、开散疏泄之性,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肝炎过旺导致脾病
但是,如果肝患了疾病,就不能正常行使对脾正常的协调功能了。如肝病患者常常肝气郁结,肝火过旺,就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肝对脾克伐太过,即过度的制约脾的功能,或对脾不能正常行使升散疏泄的作用,这样就会伤害到脾,导致脾病,这就是所说“知肝传脾”。中医将这种过度相克称之为“相乘”,即肝克脾转变为肝乘脾。
因为脾病,不能正常运化所食之物,不能将之化生为营养物质,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患有肝病的患者,面黄肌瘦、食欲不好、没有力气。时间久了,脾不能正常提供精微物质,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就会出现贫血,面色萎黄。
患病之初就要重视
因脾不能正常运化体内的水湿,水湿内停,积留在腹,就可见肝病的患者大腹便便,腹水鼓胀。这些都是因为肝对脾的克伐太过造成的。所以,根据中医理论思想,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于肝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就要特别重视健脾、护脾。
在五脏里肾被称为先天之本,而脾被称为后天之本。足可见脾脏对人生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