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两餐都是淮扬菜,各自精彩

2019/10/26 星期六 北京—南京—扬州

昨天早班机回京,今天早班高铁去南京。我越来越像一个四海为家的人,北京只是停留比较多的一个城市。

去南京还是高铁方便,提前五十分钟离开家,到了高铁站正好赶上进站。在站台上抽个烟,磨蹭了一会儿,火车开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南京然后再去扬州,就是为了吃几顿饭。中午在南京香格里拉酒店淮扬美食课堂吃饭,看到小宽老师写给侯新庆师傅的书法:“此生不吃侯新庆,吃遍江南也枉然”。小宽老师的字很有特点,有着诗人的任性与洒脱,我则看出了几分馋意,那种对侯氏淮扬菜的迷恋。

午餐这顿饭,我在微博上说:记录一下今天中午在南京香格里拉酒店淮扬美食课堂吃的一桌饭,侯新庆先生出品,被朋友们赞为“道道精彩,经典淮扬。”

菜单如下:淮扬精美八冷碟(肥肠)特别标出肥肠是因为我喜欢,不仅是肥肠,里面的素鸡更是美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盐水乳鸽。今天早上从菜场买回来的新鲜肉鸽制作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扬州三套鸭配手撕松茸

图片发自简书App

蟹粉手剥河虾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招牌鱼头佛跳墙。侯新庆招牌名菜,融合鲁菜、淮扬菜、粤菜三大派别做法、调味的畅销名菜。

图片发自简书App

醋溜松鼠大黄鱼。我最爱吃的黄鱼菜式之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招牌独蒜烧江鳗。独蒜烧出了山药的口感,鳗鱼细嫩甜糯,具备了无限的满足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酸辣文思豆腐-小品菜。吃了太多肥厚的菜式,清清口。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南灶黑松露红烧肉。曾经有人劝侯师傅,说红烧肉加松露不好。经过侯师傅的反复试味,坚持了这一做法。侯师傅的理论是“松露都是猪找到的,一定是适合猪肉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砂锅神仙蛋炖生敲。蛋里乾坤大,鳝鱼真好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南灶小牛肉。外脆里嫩,味道透传。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青蒜毛豆炒口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泉水榨菜水芹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特色软兜炒饭。江南灶的家常炒饭,名字有家常,做起来可不算家常,加了鲜韭菜碎的蛋炒饭上铺了一层淮扬软兜,再来点韭黄提味,米饭香爽,软兜浓香,本已是香喷喷的炒饭,加上浓味重口的浇头软兜,你能想到的好滋味都在这碗饭里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蟹黄汤包(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鸽蛋丸子配藕粉芝麻汤圆(位)

时令水果拼。

侯新庆的淮扬菜,有传统有创新,借鉴融合自然和谐,不断有新菜式推出。设计巧妙,配搭合理,推陈出新,不落窠臼,在今天淮扬菜江湖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侯师傅继续努力,大成可期!

午饭后坐车去扬州,睡了一路,16:40到了酒店,收拾了一下18:30去吃饭。席设宋夹城里面的宋城山庄,是扬州宴新开的公园店。晚上看过去,美轮美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万庆总和晓东、潘潘为我们安排了一桌经典淮扬菜,让朋友们吃的开心不已,连声称赞。植根扬州的山山水水,用好江鲜湖鲜河鲜,把江河湖海的馈赠做成各种珍馐美味就是扬城一味餐饮人的追求,每一次来扬州,每一次在扬州宴、趣园茶社、7吃8吧阳光餐厅吃饭,都能感受到陈万庆和团队的努力与变化,真的是蒸蒸日上,菜品好,生意好,氛围好,更能感受到他们对朋友的真诚与热情。也许这就是我每年七八次甚至更多次来扬州的原因吧。

晚餐菜单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阳春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潮州咸菜炒肚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两以上的大闸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淮扬名菜大煮干丝

图片发自简书App

淮扬名菜蟹粉狮子头

珍珠鱼丸和蟹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