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1998年3月23日,歼十的原型机首飞,揭开了中国自主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新篇章,其历史意义并不逊色于约13年后的5个1那天。
歼十并不是611所的第一件作品,但却是第一个称得上自主研制的作品。之前的611并不顺:歼九项目无疾而终,多年的付出没有什么报偿。好容易盼来的下一个项目是测绘仿制米格21MФ,当时叫歼七大改即后来的歼七III,当时的空军司令张廷发张口就要1000架。这个过程中还和成飞厂(132)产生了不小的矛盾(见《歼七III两个总设计师在一年内都离任了——关于132厂、611所的一段纠葛》),611所想要有所发挥,132厂不干,觉得拖了进度怎么办,空军打得啥主意谁知道?这事在132厂屠基达先生的回忆录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从611的角度看想加点东西证明自己的能力可以理解,但132厂担心进度也有道理,实际上后来把歼七III搞出来以后空军果然就变卦不想要了。靠,当初说好的1000架呢?那空军不管,张廷发都下台3年了,你找他要去。问题是132都自己掏腰包下料了15架歼七III了,登时欲哭无泪,后来幸亏赶上40周年国庆,要6架歼七III参加阅兵,空军这才松口订了8架;132和三机部后来又做工作(求爷爷告奶奶)才把剩下7架给嫁出去。
回头来说611,顶着这个没做出来什么自己东西的压力,该所在空军的新歼选型问题上还是很拼的。当时601提出的方案是采用边条翼的歼13,而611则依托歼九的多年积累,继续走鸭翼方案。这个时候以色列人跟中方合作,他们手里的王牌就是还没首飞的“拉维”战斗机,但那时这玩意看着确实先进啊,特别是其电传飞控系统,这是他们和美方合作的成果,虽然后来才知道离着修成正果还有段距离,但好歹知识产权是以色列的,总还是可以不受美方限制地输出嘛。而沈阳所的歼13从现在披露的信息看,主要亮点就是在气动上采用了边条翼,但整体仍是机翼加水平尾翼的正常式布局,谈不上放宽静稳定度,飞控系统也是传统的液压式。而611所的新歼方案不光是放宽静稳定度,且气动布局采用了鸭翼,而且飞控系统方案也采用了具备实时处理能力的随动式电传架构。加上以色列的“拉维”也是鸭式布局,其飞控系统与611方案的契合度显然更高。所以,并不是只因为611的鸭式布局就比601的边条翼高人一筹,实际上背后还有高大上的电传飞控方案以及以色列人的影响。从空军和国防科工委的角度,既然国家决定掏5个亿(实际投资40亿),这货当然是既要抢时间,又要先进性的两全其美才好,所以,在84年611的鸭式方案雀屏中选新歼项目也是应有之意。
新歼花落成都以后,由于经费跟不上,多年没有太大的进展,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才有了全金属样机面世。到现在也没有过关于这段时间里611所具体工作内容的描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新歼是在这段时间里开展了1.2米高速风洞的吹风试验。因为国内第一座1.2米跨超音速风洞是1984年建成的。如果没有这座风洞,歼十这种第三代战斗机是搞不出来的。因为1.2米高速风洞就可以对战斗机气动布局的详细设计提供支持了,而0.6米风洞只能支持到气动布局选型而已。纵观世界航空技术发展,凡能够自主研制出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必有这种1.2米以上的跨超音速风洞,反之却未必。比如罗马尼亚虽有这种风洞,但并没研制出自己的第三代战斗机。
但新歼(歼十)的气动布局不能说是“拉维”的翻版,就如同不能说歼八是歼七的放大版一样。比如歼十的鸭翼虽然是近距鸭翼,但不像“拉维”那样与主翼都有了重叠(即一些人所谓的耦合),说明歼十设计上并不介意其相互作用弱一些。而且歼十的主翼为三角翼,“拉维”是后掠翼。
当然在早期的某些地方与“拉维”还是比较相似的。一个是进气道,一个是尾翼。直到全金属样机阶段,进气都是用的皮托管正激波进气道。而尾翼从这张网上流传的时任航空航天部长林宗堂向时任总理李鹏汇报时的照片看,至少在1988年,歼十的垂尾还是类似于“拉维”。不过后来都发生了改变。
歼十后来修改正激波进气道为二维进气道,提高了超音速段的总压恢复能力,水平安装的斜板可以起进气遮蔽作用,大迎角性能更好。这是因为空军更注重高空高速下的性能(拦截)。同时由于涡喷十五(苏联图曼斯基P29)发动机已不再发展,歼十从90年代初与苏联关系改善后改为留里卡的AЛ31,由于后者直径大,换发后歼十阻力增大性能不如涡喷十五版,只能重新设计后机身,按照面积律瘦身。我推测对歼十飞控的调整改进一直在进行,因为越改就和“拉维”的差异越大。所以到歼十完成的时候,其飞控应该是被611全面掌握了。而据说“拉维”的飞控反倒一直是个有始无终的半吊子。
歼十在设计上还比较重视可维护性,其机身开口率达到50%左右,这在国产战斗机中是空前的,也远超以维护方便出名的F5A。歼十的遗憾是对地攻击能力不足,但这不是611的责任,而是用户当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致。后来歼十C的改进似乎也没有提升对地攻击载弹量的要求,只是把二维多波系斜板进气道改成DSI进气道了,最大速度也降至马赫数1.8左右。应该是针对亚音速性能进行了优化。
二十四载沧桑变化,从一个被寄予了无限希望的新兵成长为共和国空防力量的中坚,歼十没有让大家失望。在它的成功背后,是中国航空人长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也映衬着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强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