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名相张说,声望极高,是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时常穿着冠服,以儒者身份自居。儒学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保守而封闭。
唐玄宗见他这般道貌岸然、标新立异的样子,很不以为然,于是就赐给他“内样巾子,长脚罗幞头”。张说带着御赐的幞头拜谢,玄宗大喜。因此就下令百姓、官僚都按照这样着装。
唐玄宗
从这则小故事中可看出唐代男子幞头的流行程度。
唐朝男子服饰讲究简单实用,最常见的穿着便是幞头、圆领缺胯袍和靴。
唐代男子的巾帽有很多种:搭耳帽、豹皮帽、锦帽、莲花帽、平顶帽等,最主要的是幞头和胡帽,此外,席帽也很常见。
席帽以轻著称,是用虅为材料,后改为丝,织上花纹,薄软而华丽,先在贵族中流行,后在社会上推广。到了唐末,又把染成紫色。聪明的大唐人还把席帽表面附上一层油,作为雨天出门的必备工具,另还可作遮阳帽戴。
幞头是男子头饰的一种,是我国古代男装的独特标志。最初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到了唐代,出现了很多新奇时尚的变化。在唐朝非常盛行,后一直通行于宋、元、明,直到清初才被官帽取代,历时一千多年。幞头在男子常服中不可缺少,是唐人须臾不离的服饰。
幞头,“近古用幅巾,周武帝裁出,脚向后幞发,故俗谓之幞头”。是用整幅的皂绢裁剪出四个角,其中两角系在脑后,另两角反系于头顶,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多用青黑色,也称“乌纱”,“乌纱帽”就是这么来的。而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垂下来,软软的,称为“幞头脚”。幞头脚丰富了幞头的样式,有加长的幞头脚,可打结,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也可用铜丝或铁丝固定住或变化形状,进而出现直脚幞头或展脚幞头。
最初,幞头是直接裹在发髻上的,较为低平,后来出现把巾子垫在幞头里面,把巾子罩在发髻上,再裹住幞头。巾子的出现让幞头富于变化,花样繁多复杂。唐初流行平头小样巾,武则天时出现高头巾子,玄宗时又盛行圆头巾,晚唐时兴尖巾子。
胡帽,是指皮帽或毡帽,是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的帽子,由西北或北方非汉族人传入的。长孙无忌曾用黑毛做成毡帽,天下人纷纷效仿。
作为一名不需要参加重大礼仪场合的普通男性,至少备齐了这些衣物,才能在唐朝安然度过一个冬春。
袍子、衫袄和半臂,为当时男子的主要上装。其中缺胯袍子和半臂最具有时代特点。
袍,指有里子的夹衣。冬天可絮棉花,保暖。一般是圆领、窄袖、右衽,领口和前襟各有一枚扣用于系合,长至小腿或脚面。缺胯袍子,是指袍子的衣侧开衩,是参照西域胡服改革而成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穿着非常方便、实用,日益盛行。
男子在袍衫之内一般要穿内衣。内衣称为“汗衫”,此外,还有袄子——是短的上衣,也有缺胯袄子等。在出土的唐代士兵衣物清单中,还有蜀衫,是一种麻布单衣,是穿在外面的外衣。
唐人男子下装所穿的裤子,分为“袴”和“裈”两种,即开档的袴和合裆的裈。初唐颜师古所注《急就篇》中记载:“袴,谓胫衣也,……袴之两股曰襱。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
《北梦琐言》中记载关于薛昭纬买鞋的诙谐故事。薛昭纬没考中之前,到鞋店买鞋。店主问他:“秀才的脚第几?”昭纬回答:“昭纬作脚来。未曾与立行第。”店家问薛昭纬穿多大码的鞋,薛昭纬故意回答:“我是带着脚来的,还没有给脚立下次序。”
可知唐代的鞋已有大小之别,且制鞋由家庭作坊内部走向社会商品经济。当时主要有草鞋、麻鞋、木屐、靴等。
用芒草编制的鞋叫“草鞋”。芒草是编制草鞋的上好材料。因南方潮湿,用南方的芒草,所以编出来的草鞋耐湿。主要消费群体是劳动者。草鞋是不适合在正式场合穿的。
麻鞋是用麻绳编成的鞋子,和草鞋一样,主要是由老百姓穿。安史之乱后,杜甫逃离奔波,生活极为窘迫,寒不择衣,逃到凤翔见到唐肃宗时穿的就是麻鞋。
木屐,是指底部装有木齿的鞋子。在泥地上行走时,可以防滑。“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杜甫在《徐步》中就有提到。
杜甫
所有鞋类中,最重要的是靴。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出现过,它最大的特点是便于骑马乘车。靴多用皮革制成,唐代的靴子多用六块皮革缝制而成,也称“六合靴”“六缝靴”。唐太宗时期,马周建议把长靴改为短靴,并加上靴毡,自此靴子就进入了庙堂之上。
唐人还喜欢在靴子上缀有靴带,越来越普遍,反而是不系靴带成为特殊,到开元时作为正式的规定确立下来。
还有一种皱纹吉莫靴也大受欢迎,这是一种很轻便的软鞋。唐初柴绍的弟弟会飞檐走壁,穿的就是这种鞋,非常轻便快速,犹如飞鸟。
《步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