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地.世间坏成(16):安立世界(1)约依处辨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丑二、安立世界(分二科) 寅一、约依处辨(分二科)

卯一、世界差别(分二科) 辰一、总标

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苏迷卢、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间,三大千世界俱成、俱坏。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一 (之下):「俱胝」者,《俱舍》五十二数中第八数名俱胝,谓一、十、百、千、万、洛叉、度洛叉、俱胝。以十相乘,洛叉当一亿,度洛叉当十亿,俱胝当百亿。然西方有四种亿: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今《瑜伽》显扬数百万为亿,十亿为俱胝,故言百俱胝为一佛土。华严千万为亿,名百万亿。《智度十万为亿,名百亿。

「如是百拘胝四大洲」,「拘胝」,翻成中国话是百亿,亿这句话又有分别。印度那地方对数目的计算有:十万为亿、百万为亿、千万为亿、万万为亿,有四种亿。四种亿,这里是那一个亿呢?窥基大师说:这里是百万为亿。窥基大师说:《大智度论》里面说的亿,是十万为亿;《华严经》是千万为亿。这里说是百万为亿。

「百拘胝四大洲」,就是一百个百万,那么多的四大洲。「百拘胝苏迷卢」,百亿个苏迷卢山有这么多。「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间」,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这么多的四大洲、须弥山、六欲天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俱成俱坏」,同时成就、同时破坏。

韩清净《披寻记》:「百拘胝四大洲等者:解脱经说一,一十十,十十百,十百千,十千万,十万洛叉,十洛叉度洛叉,十度洛叉拘胝。百拘胝准此应释

《解脱经》说:数目字开始是一,一个十称为十,十个十称为百,十个百为千,十个千为万,十个万为洛叉,一个洛叉就是十万。十个洛叉为一个度洛叉,所以说一个度洛叉就是百万,十度洛叉就是千万。百拘胝数准照《解脱经》所说解释应可理解。

辰二、别辨(分二科) 巳一、辨差别(分三科) 午一、标三种

即此世界,有其三种。

「即此世界,有其三种」,即此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其三种」,俱成俱坏的三千大千世界有三种。

午二、随列释(分三科) 未一、小千界

一、小千界,谓:千日月乃至梵世,总摄为一。

一是「小千界」,小千世界。「谓千日月,乃至梵世,总摄为一」,有一千个日月,乃至到有一千个梵世间,就是初禅天。这么多的「日月乃至梵世,总摄为一」,把它划归在一起,名之为小千世界。

未二、中千界

二、中千界,谓:千小千。

「二、中千界」,这第二种叫做中千的世界。中千世界是怎么呢?「谓:千小千」,一千个小千世界,就叫做中千界。

未三、大千界

三、大千界,谓:千中千。

「三、大千界」,大千界是什么呢?「谓:千中千」,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

午三、结缚名

合此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一个小千、一个中千、一个大千,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实在就是一个大千世界的意思。

巳二、辨成坏(分二科) 午一、举法

如是四方上下,无边无际,三千世界,正坏、正成。

「如是四方上下」,像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四方」,东、西、南、北,或者是上方世界、下方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三千大千世界;东、西、南、北、上、下都有三千大千世界。

「正坏、正成」,三千大千世界太多了,这个大千世界在坏,而那个大千世界在那里成;那个三千大千世界在坏,这个大千世界在成,就是这样子。

午二、喻合

犹如天雨,注如车轴,无间无断,其水连注,堕诸方分。如是世界,遍诸方分,无边无际,正坏正成。

这底下说个譬喻。譬喻像天空里面下雨,雨的流注,像车轴似的。「无间无断」,它不间隔,一直地这样子下雨。「其水」的「连注,堕诸方分」,就是落到很多的地方。

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如是世界,遍诸方分,无边无际,正坏正成」,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普遍到十方都是有的。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是没有边际的,虚空是无边的、世界也是无际的。「正坏正成」,这个世界正坏,那个世界正成;那个世界坏,这个世界成,一直地、连续地不间断成、住、坏、空。

卯二、佛土建立

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如来于中,现成正觉。于无边世界,施作佛事。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一 (之下):「即此三千」乃至「施作佛事」者,昔来相传,诸世界中所起佛,俱从一报身佛变化所起,则 于一世界唯有一佛化身,是即余佛不起化身。若尔,便违本愿。是故若以前后竖望,则于多劫无佛出世;若于现在横论,十方世界乃有无边佛出。一一化佛皆是十方报佛同化,以诸如来于诸世界尽有大悲起化本愿,如在一室然众多灯,一时发光,光皆相遍。诸佛如来菩萨起化身无别亦尔,事发同故。若以末从本,本别末别,得言化佛有多,但相貌难分,不可辨异。

「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统一名之为一个佛世界。「如来于中,现成正觉」,佛的大慈悲,应以佛身得度者,佛就在这里现佛身,得无上菩提了,这是佛的应化身。

「于无边世界,施作佛事」,佛在三千大千世界里面度化众生,那么其它的世界呢?其它世界佛在别的世界也是做佛事。譬如: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在娑婆世界,在这里成等正觉、度化众生;但阿弥陀佛也可能到这儿来。释迦牟尼佛也是一样,也可以到他方世界去,有因缘的时候也会去的。所以「于无边世界,施作佛事」,施设很多教导众生成佛的事情。而在这一个世界,虽然都有很多佛都可以来,但是这个世界只有一位佛在这里常住、度化众生的。而其它的佛不在这个世界、在这个时间、在这儿成佛,因为这一位佛就可以做好这件事了,所以别的佛不用在这里成佛了。

「施作佛事」,佛可以普遍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但是要示现成佛,只有一位佛。

韩清净《披寻记》:「即此三千大千世界至施作佛事者:于一三千大千世界,唯一如来出现于世,更无第二。即此世界,名一佛土。由一如来,于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若二如来,无所利益。是故一佛土中,唯一如来,更无第二。菩提品中广释其相。(陵本三十八卷五页)然复如来有四变化,为大菩提方便所显。何等为四?谓菩萨变化、如来变化、声闻变化、独觉变化。于此四变化事,十方世界皆无碍转,是故复说于无边世界施作佛事。(如显扬论八卷三页说)

于一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个佛出现在世间,没有第二个。一个佛土只有一个如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称为一佛土。于一三千大千佛土,只有一个佛,就能施作一切佛事。佛的事就是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成就三乘圣道,不是一般说的经忏佛事。若二个佛是无所利益,所以一个佛土只有一个佛,不需要第二个。在本论〈菩萨地‧菩提品〉《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中,有详细解释其相。

如来(佛)可以有四种变化事,为成就众生无上菩提,他有这种智慧显现。四种变化事是指:菩萨变化、如来变化、声闻变化、与独觉变化。对于这四种变化,在十方世界皆可随意变化,毫无障碍,所以又能于无边世界,施作佛事来度化众生。这是以依止处来说明,世界的差别有小千、中千、大千,合称三千大千世界,佛土的建立是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个佛。如《显扬圣教论》卷第八所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