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周兆呈解码开放加盟战略:两万份申请,70%来自三线城市

自去年3月官宣开放加盟以来,火锅龙头海底捞低调推进加盟业务。截至2024年底,海底捞完成13家加盟门店的落地,其中包含10家自营转加盟店与3家新开加盟店。从数据看,海底捞加盟战略的实施进度并不算快。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解读海底捞加盟业务背后的逻辑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

周兆呈透露,自开放加盟以来,海底捞已收到超2万份申请。公司对加盟商的筛选标准极为严格,财力并非唯一门槛。海底捞对加盟采用“强托管”模式,由总部派驻管理服务团队全程主导运营,确保加盟店在品控、供应链等关键环节与直营店标准一致。他表示,借鉴国际餐饮连锁行业的成熟经验,海底捞已明确将加盟作为长期发展方向,未来还将择机把加盟模式延伸至第二品牌,持续探索规模化扩张路径。

70%申请来自三线城市

自2024年以来,我国餐饮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许多头部餐企纷纷布局加盟模式,行业连锁化率持续提升。

火锅龙头海底捞也加入了这一趋势。2024年3月,海底捞正式启动加盟业务,至2024年底完成13家加盟门店的落地,根据财报,2024年加盟业务贡献的收入为1670.6万元。

“海底捞引入加盟模式的决策并非偶然。”周兆呈告诉记者,公司内部早年间就已探讨过开放加盟的可行性。一方面,过去几年国内部分优秀餐饮品牌(尤其茶饮品类)通过加盟模式实现了规模与效益的双向增长,其发展逻辑与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另一方面,随着更多优质品牌入局,加盟市场不断趋向规范化,市场环境已具备更成熟的接纳基础。

“从自身发展战略看,海底捞在一线、二线城市的布局已趋于饱和,而向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沉时,加盟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地方物业、资本等资源,撬动下沉市场的拓展空间,这与品牌开拓新市场的战略需求高度契合。”周兆呈表示。

事实上,面对一二线城市餐饮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沉市场的广阔前景已成为行业共识。近年来,肯德基、必胜客、杨国福麻辣烫、华莱士、塔斯汀等知名品牌均在加速下沉市场布局。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全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餐饮门店数占比达到了52%,比2022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

“自去年3月推出加盟业务以来,我们已收到超2万份申请,尤其下沉市场需求强劲——超70%的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不乏县级城市。”周兆呈告诉记者,目前加盟申请的筛选工作仍在分阶段推进,并非仅从全部申请者中选出13家;由于审核需经多轮,最终通过终审的数量将随审核节奏逐步确定。对于未来加盟业务的拓展节奏,他强调,公司将延续一贯的谨慎风格。

部分老店转加盟

已完成的13家加盟门店中,包括10家自营转加盟店和3家新开加盟店。为何会有老店转加盟?

周兆呈解释称,一方面,是为了加速加盟商能力培养。通过老店成熟的运营体系与标准化流程,能帮助新加盟商快速掌握门店管理、熟悉加盟流程,显著缩短投资周期,降低试错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强化门店本地化赋能。优质加盟商凭借其区域顾客资源及本地化运营经验,能够为老店注入新活力,尤其在下沉市场能显著提升门店竞争力和顾客黏性。

有业内观点认为,开放加盟虽利于品牌轻资产扩张、抢占市场、提升知名度,但加盟商若经营不善或违规,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削弱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度。

对此,周兆呈对记者表示,开放加盟之初,海底捞就提出了四条加盟商引入标准,包括认同海底捞企业价值观;具有与海底捞长期共同发展的意愿;具备多店发展的财务基础;拥有地方物业资源且具备企业管理经验。“海底捞坚持长期发展导向,不将短期成本作为考核指标。公司聚焦员工成长与顾客体验,只有与海底捞长期主义价值观契合的加盟商,才能成为我们的理想合作伙伴。”周兆呈说。

周兆呈介绍,目前申请者主要分为四类:其一为专业职业加盟商,他们在餐饮、酒店、珠宝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加盟经验,对连锁加盟模式有着深入的认知;其二是拥有自有物业资源的甲方群体,这类申请者在二三线及下沉市场占比较高,其物业资源优势备受关注;其三是行业转型群体,涵盖房地产、建筑、珠宝等多个行业;第四类则是专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基金及机构投资人,他们从投资角度参与加盟合作。

对于加盟业务的长远考量,周兆呈表示,海底捞暂未为加盟业务设定具体目标,但参考国际餐饮连锁行业的成熟加盟模式经验,品牌已明确将加盟作为长期发展方向。此外,海底捞正通过“红石榴计划”加速第二品牌孵化,目前已初见成效,未来第二品牌开放加盟后,将与主品牌形成协同效应。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海底捞通过内部创业已孵化出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

看好加盟模式前景

近年来,中国餐饮连锁化率显著上升,特许经营模式的专业化与规范化持续加速。

今年4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美团发布《2025中国餐饮连锁化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至23%。与之相比,连锁品牌的标准化、数字化和供应链能力,成为抵御风险的核心力量,受到众多加盟创业者的认可。中国餐饮业的连锁品牌门店占比创历史新高,上榜品牌门店总数29.5万家,与2024年相比增长了26.2%。

周兆呈告诉记者,国际连锁餐饮行业的成熟经验表明,特许经营作为主流的扩张路径,在全球市场已充分验证了其规模化与标准化的优势。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知名餐饮品牌,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广泛的布局和持续的发展。

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中国连锁餐饮企业资本之路系列报告2024》也认为,我国连锁餐饮化率近年来持续提升,由2018年的14.7%提升至2023年的20.4%,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餐饮行业正逐步进入加盟热潮。

周兆呈认为,随着餐饮市场发展和消费需求多样化,加盟模式前景广阔。对品牌而言,可借助加盟商资源资金快速扩张,提升份额与影响力,实现规模经济;对加盟商而言,能依托品牌优势降低创业开店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此外,互联网和数字化推动加盟模式升级,品牌可通过数字化平台优化招募、培训和管理,结合大数据提供精准指导,提升效率与透明度。

不过,周兆呈也指出,加盟模式在正餐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正餐与快餐等其他餐饮品类相比,具有菜品制作复杂、服务要求高、运营成本高等特点,这对加盟商的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如何保证加盟店与直营店在服务、菜品质量上的一致性,也是加盟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此,周兆呈说,海底捞针对加盟商实施总经理驻派的强托管模式,由品牌方全面主导加盟店管理。在该模式下,直营店与加盟店在产品品控、供应链支持、品牌营销体系、中后台管理架构及人员培训机制等维度,均执行完全统一的管理模式与标准。此举旨在从全流程确保服务体验的一致性,希望让消费者在加盟门店也能获得与直营店无差别的餐饮消费体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