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来西亚,大消息

据央视新闻4月17日消息,记者今天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近年来,中马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成果显著。

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网联平台作为中国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与马来西亚央行所属金融基础设施PayNet对接,目前马来西亚央行所属金融基础设施PayNet旗下13家成员机构App已实现入华使用,广泛惠及马来西亚来华人员。

另一方面,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实现多元化支付习惯“路路通”。支持马来西亚来华人员在境内线上线下全领域消费场景便捷支付,轻松享受与中国消费者同样的支付体验。

在中马双方共同努力下,2024年,经网联平台转接的跨境支付交易中,马来西亚人员在华交易规模位居各国首位,全年成功交易1475万笔、金额近28亿元,同比增速均超3倍,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厦门、天津、苏州成为马来西亚人员来华热门目的地。

2024年,网联平台累计服务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共2.12亿人次、交易金额超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倍、3.4倍,覆盖全球超200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阶段,网联清算公司将继续在人民银行指导下进一步扩大受理环境覆盖面,丰富完善线上线下细分支付场景,力争实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质量的安全高效服务,推动跨境支付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各国民众,助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不断迈上新台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07692555

据证券时报,中国人民银行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境内与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27%。

2024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12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立足中马跨境贸易投资实际需要,不断推进两国金融领域务实合作,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一道,共同为双边本币结算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提升双边贸易投资本币使用水平。

2025年正值中国银行(马来西亚)担任吉隆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十周年。马中行连续多年担任中资企业协会会长单位,通过持续拓展服务范围、丰富产品体系,可提供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授信、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现金管理、代发薪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中资企业快速开拓市场。2024年,马中行新增人民币结算客户206户,客户总量达到992户,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318亿元,同比增幅为25%。

此外,马中行多年来持续以科技赋能人民币国际使用。2024年9月,为马来西亚央行提供清算方案,成功推动马来西亚央行直属清算机构PayNet与微信二维码合作上线,并获任唯一跨境结算行。截至今年3月末,日均业务量已达1.26万笔,较投产之初增长5.97倍。2024年11月,马中行首次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中实现添加马中行发行的境外银联卡,新增活跃个人客户2020户。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两国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环境。

据上海证券报4月16日消息,作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同比大幅增长,贸易投资本币使用水平持续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经贸和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各方本币使用基础更加坚实,未来将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中国及相关国家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环境。

近年来,中柬经贸合作往来也在不断加强,中国已连续13年保持柬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也是柬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及重要的旅客来源国。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与柬埔寨国家银行的沟通交流和货币合作,推动出台鼓励双边本币使用的政策,跨境结算规模增长迅速。

当前,我国正持续推进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为中国及相关国家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务。日前,在中国人民银行与越南国家银行的指导下,银联国际与越南国家支付公司(NAPAS)、中国工商银行、越南外贸银行在河内联合宣布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推进中越两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

每日经济新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