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像页,来自西域的上古神话记载

“小攸聊故宫”的第二个系列:

每周一天,透过故宫藏品的身影,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在故宫藏品中搜索伏羲或女娲,会发现仅有两件来自新疆的藏品与这中华民族的古老传说相关。

这两件藏品的名字一样,叫做 “伏羲女娲像页” ,看上去也很像,画的都是人首蛇神的神——伏羲和女娲。

伏羲女娲像页 | 故宫博物院

唐,绢本,设色,纵左222.5厘米,右231厘米,横上115厘米,下94厘米。此图上彩画人首蛇身男女二人,均着窄衫小袖绛红色胡装,二人腰相连,共着一条白裙。男居左,无须,头戴笼冠,张左手执矩,矩上有墨斗(已被腐蚀)。女居在右,束高髻,张右手执规。男女上身相拥,中间两臂相连,下尾盘曲相交四节成螺旋状。两人头上有圆轮,周画圆圈以象征日;尾下有下弯月牙一,周画圆圈以象征月。画面四周面遍布大小相等的圆圈,部分以线相连象征星辰。

伏羲女娲像页 | 故宫博物院

唐,绢本,设色,纵左199.6厘米,右175厘米,横上82厘米,下53.7厘米。此图上彩画人首蛇身男女二人,均着大袖裙襦汉装,二人腰相连,共穿一条白裙,白裙角饰云头纹。男子居左,微髭,高髻,张左手执矩,右手执剪刀状物搭于女子肩部。女子居右,束高髻,张右手执规,左手执剪刀状物搭于男子肩部。男女上身相拥,下尾盘曲相交两节成螺旋状。两人头上有圆轮一,轮中已残损,漫漶不清,周画圆圈,以线相连象征日。两人尾下有月牙一,内画玉兔,周画圆圈以线相连象征月。画面四周遍布大小相等的圆圈,以线相连象征星辰。1959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历代艺术馆,此件《伏羲女娲像》作为历代艺术珍品在基本陈列中展出。《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馆陈列图目》收录。

这两件藏品来自一个传说中的国度——高昌古国——一个远在西域的汉族王国。

中原处在南北朝时期时,西域也一片混乱,政权更迭不断。在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先后出现了4个由汉族统治的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这先后出现的4个高昌,从公元460年到公元640年,前后延续180年,是高昌真正作为一个王国出现在历史上。

吐鲁番 | 视觉中国

今天的吐鲁番是旅游胜地,千年前的吐鲁番则是东西方交通的必经之路。因此,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诞生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大唐长安城里,葡萄美酒来自高昌,歌舞艺人来自高昌。

但是,这个远在西域的小国,也很长一段时间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人们听到“高昌古国”这个名字,常常是在文学作品中。

1959年开始,我国考古界开始对位于吐鲁番的阿斯塔纳古墓群进行发掘。这片方圆10多公里的古墓,是高昌古国真正的历史档案。通过13次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清理出西晋至唐代的墓葬约500座。

黄釉画彩弹竖箜篌伎乐女陶俑 | 故宫博物院

伎乐女陶俑泥质白瓦胎,通体施黄釉,釉上画彩。女佣面部五官端正,墨画眉眼,高颧骨,唇点朱红,神态自然,头梳墨色高髻,肩披红色披帛,顺体下垂至地,身着窄袖高腰长衣裙,裙摆曳地。伎乐女俑跪坐姿,双手抱竖箜篌,作演奏状。竖箜篌造型完整,是研究古代乐器的有形资料。此乐器系从西域传入中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曾出土一件完整的木制竖箜篌。这件陶俑真实地再现了初唐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

墓中所见的绘画有壁画、版画、纸画、绢画、麻布画等多种形式,内容可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天文图;出土有泥塑木雕俑像,绢花、彩绘陶罐,丝、毛、棉、麻织物等。

此外,还出土各种文书2000余件,文书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墓中数以百计的千年古尸,是研究历史上新疆居民的种族、民族特征的珍贵人体标本。

伏羲女娲像页 | 故宫博物院

故宫收藏的这两件《伏羲女娲像页》,就是1963年4月出土于阿斯塔纳古墓中,1963年12月由新疆博物馆拨交故宫博物院。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墓葬里,出土了许多伏羲、女娲绢画,画面形式大致相似:人首蛇身,交尾相拥,伏羲持矩,女娲持规。绢画上方有日,下方有月,周围布满丝缕相连的星辰。整幅绢画上宽下窄,与棺形相似,常覆盖于棺上,也有盖于尸上或置于尸旁者,还有张挂或用木钉固定于墓顶的情况。

据阿斯塔那古墓考古报告中所示,同期出土的此类绢画共有数十件。在墓室中一般都是画面朝下,用木钉钉在墓顶上。一般认为伏羲所执矩象征地,女娲所执规象征天,用以配合画面上的日月星辰,为墓室营造一个小宇宙。

可以想见,伏羲、女娲的传说,在千年前就随着汉民族的西行影响了西域文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