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满族服饰

编者注:满族民俗专家赵福禄先生曾出版书籍《读史札记》、《民间笑话》等,但当时交付出版后就没留电子版,

编者注:满族民俗专家赵福禄先生曾出版书籍《读史札记》、《民间笑话》等,但当时交付出版后就没留电子版,最近赵福禄先生将已经出版的书籍文章重新整理,授权我们在这里陆续发表,在此表示感谢。

读史札记

八、满族服饰

满族先人在东汉三国时期,据(后汉书《挹娄传》)载: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油涂身以御风寒。夏则裸体,以尺布蔽其前后。服饰极为简陋。到了辽金时有了很大的变化。服饰是带、巾、盘领衣、乌皮靴,……,衣多白色。窄袖、盘领、缝腋,带褶的裙子、裤子。

满族服饰最具有特色的是旗袍,旗袍满语称做“衣介”,意为长袍。在过去它与汉族衣裳不同,汉族即上为衣,下为裳。而满族的旗袍则是“衣皆连裳”。清初旗袍款式是圆领、窄袖、衿襟(大襟),下摆左右胯有开衩,长至脚腕,只露鞋底,质料皮、棉、单、夹因季节而异。满族穿这种服饰,是因满族是骑射著称的狩猎民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林海雪原策驰骋,必须有足以挡风御寒的服装,而上下联成一体的衿襟长袍,上可遮挡前胸后背,下可盖住双腿,左右开衩又便于上下马,又可套上坎肩、马褂;窄袖在射箭时灵活利落,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形如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打猎或打仗时放下,用以遮盖手背,以免冻坏。这些无一不是适应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旗袍名称源自于满族八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征战中,“釐兵制,初以黄、红、白、黑四旗统兵至是增四镶旗,易为蓝。”

创建八旗。满族人入旗,世称旗人,旗人穿的袍子就成了旗袍。后来清朝入关实行“剃发易服”,迫使男子与满族人一样长袍马褂,而女子可“男从女不从。”

汉族女子仍得以保留上衣下裙(裤)的“两截穿衣”旧俗,与穿长袍马褂的八旗妇女有明显区别。因此,旗袍也是对“旗女之袍”的称谓。

旗袍。随着时代的进步,款式也在不断的变化,由过去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极有民族特色服装。

与旗袍同样有着满族特色的是清朝官员的顶戴花翎和官员的补服。

顶戴花翎,顶戴俗称“顶子”,是指官员帽子所嵌的宝石。《大清会典》最初定制,一品官红宝石顶;二品官珊瑚顶;三品官蓝宝石顶;四品官青金石顶;五品官水晶石顶;六品官砗碟顶;七品官素金顶;八品官阴文镂花金顶;九品官阳文镂花金顶。花翎是清朝官员服饰的特有形式。花翎嵌在官帽上以“目晕之多寡”为等差,来标志着官阶高低。一般皆一眼,多者二眼、三眼。清顺治十八年规定: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国公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戴单眼花翎。另外,一至四等侍卫,因其品位最低为从五品,所以也可以戴单眼花翎,以下官员一律戴无眼花翎。                                   

补服是指衣服前胸后背带有补子的衣服。上面织绣各种鸟兽的纹样,做为官员等级的标志,文官一般绣飞禽,武将绣走兽。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鸟;三品孔雀;四品云雁。武将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五品虎。

作者赵福禄

满族文化网原创出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