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鸡丁”的来历

宫保鸡丁是由清朝的丁宝桢所创。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最后在任期内去世。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人们将他发明的这道菜被称为“宫保鸡丁”,并流传至今。这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

丁宝桢就任四川总督后,把自己的把兄弟王小勤带在身边负责自己饮食。一次府上宴请同僚,席间摆上了王小勤炒的鸡丁,大家赞不绝口。

大家感兴趣地问菜名,丁宝桢的义子王藕丰说就叫【宫保鸡丁】吧。

原来,丁宝桢曾被封为【太子少保】(尊称宫保)。从此,这道菜名随着丁宝桢的声誉而出名了。因此,后来叫【宫爆鸡丁】是不准确的。

漫画丨尚 军

编辑|李岳洋

编审|肖承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