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为什么21天是一个周期?化疗次数到底谁决定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相继问世,晚期肿瘤患者生存的机率也不断增加。毋庸置疑传统的化疗药物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很多人认为化疗不好,会害命,“化疗会让人死得更快”。那么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化疗,化疗周期是?化疗次数?

化疗周期怎么算?

化疗周期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以及根据肿瘤倍增的时间来制订的,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1天算起,到第21天或第28天,即3~4周称为一个周期。

在一个周期中,不是每天都用化疗药,通常是第1~2周用药,第3~4周休息。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身体通过短时间的休息调整,恢复或重建机体免疫功能,使得各脏器功能得到充分调理。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在这期间摄入一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营养品。

但有的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时间较迟,恢复较慢,所以个别方案需要6周算一个周期。

为什么一个周期是21天?

目前的化疗周期多数设定为21天(3周),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根据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持续时间、人体恢复时间及肿瘤倍增时间而设定的。

通常情况下,

第1周一般会用于化疗给药;

第2周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会达到顶点,也是最需要我们严密监测的时间;

第3周人体开始对化疗的损伤进行修复和补充。

而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化疗后1~3周,约持续2~4周逐渐恢复,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可有伴血小板下降,所以在化疗后可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骨髓抑制。

发现了骨髓抑制后,为了能按时进行下一次化疗,临床上会为病人打升白针、口服升白药,或者通过食补,为下一次化疗做准备。

化疗次数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化疗,是为了将术前就有可能发生临床检测不到的潜在转移,或者少量脱落在手术伤口周围的残余癌细胞杀灭,以达到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一次化疗只能杀灭一定比例的癌细胞(这个比例随着癌种、分期分型、化疗药物种类、身体对化疗药的敏感程度变化而变化),而做了一次化疗之后,身体的正常细胞和组织都需要时间来恢复,与此同时剩余的癌症细胞也在发展。

所以当身体恢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时,就需要马上开始下一个周期的化疗,将“受过重创还在发展但还没发展起来”的癌细胞摁死在摇篮里。

化疗几次,如何决定?医生一拍脑袋决定吗?

患者的病情决定

具体的术后化疗次数应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以及临床分期而定。

一般来说,早期肿瘤在术后进行四次辅助化疗即可,但是若术中发现脉管癌栓或淋巴结转移较多,在术后则需要根据癌症发展情况进行6次或更多次数的化疗。

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决定

若患者对化疗药物足够敏感,化疗四次就能达到将癌细胞数量长期抑制在正常水平的效果;若患者对化疗药物不够敏感,那往往就需要更多次数的化疗,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的身体状况决定

因为化疗是存在毒副作用的,比如最常见的骨髓抑制,就可能导致患者严重的贫血或者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到人体不能承受的程度。

所以,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对化药的敏感度,身体状况(副作用的大小),来决定化疗的次数和时间间隔。很多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是累加的,是有剂量限制的,超过了一定的累积剂量,就不能再用了,那就需要更换其他的化疗药物。

两个周期之间,为什么要停一段时间?

化疗期间重复或相继使用化疗药物,一般都需要一定的间歇期。

在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细胞常常比正常血细胞,如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更快,因此,治疗期间常常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过一定的休息时间可以让正常细胞得到恢复,让身体的正常组织或器官能够耐受,增加疗效。

间歇期的长短,应该以「药物毒性作用基本消失,机体正常功能基本得到恢复,而被杀伤的肿瘤细胞尚未得到修复」,这样一个时间为最佳时间。

恶性肿瘤体积增长速度的快慢,化疗药物应用的时机,间歇长短对疗效都有明显影响。因此,一般对于增长过快的恶性肿瘤细胞,连续用药1~2周是一个疗程,间隔2~3周后再给予第二个疗程。

淋巴瘤化疗一般间隔14~28天,即2~4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需要根据个体体质、化疗效果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化疗间歇期的注意事项

①患者应当仔细阅读出院小结

出院小结会提醒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注明下次化疗的日期等。有的患者将出院小结随意丢弃,或者用作报销等用途,不留底稿,这都是不正确的。

②按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就诊

就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到化疗所在的医院、科室就诊,因为这是对患者病情最了解的地方;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居住地离化疗所在的医院比较远,则可固定选择附近的一家医院就诊,最好到肿瘤科就诊,并相对固定一个复诊的地点,最好也能固定一个医生。

复查时,一定要带上出院小结,上面有患者的病史、简要诊疗经过,可便于医生参考。

化疗间歇期的复查,最重要的是血常规、生化检查,都需要抽血。血液指标的异常,患者本身常常没有感觉,只能通过血液化验来发现,因此,患者务必按期抽血。

③如果出现身体状况的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例如发热、拉肚子、呕吐等。晚间和周末可到医院急诊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④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往往较差

此时,要注意避免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大量的家务活、避免在外就餐、避免长途旅行。应以休息为主,适当运动,规律生活。

中医可以替代化疗吗?

“我觉得中医很有效,用完中药我感觉很好,我不想化疗了,就用中医治疗吧。”有患者这样说。

中药可以降低化疗毒性,可以辅助杀灭肿瘤细胞,可以调节身体提高耐受性,但正如田吉顺医生所说,中药对病灶本身基本上是束手无策的。

所以在化疗期间用中药辅助治疗可以,用中药代替化疗不行。

中药治愈的患者有多少呢?

没有人统计过,也无法确认那些“中药治愈”的个例中,有多少是真的因为中药起到的疗效而治愈的。

而且在真的被中药治愈(指五年不复发)之前,谁敢说自己有那么幸运可以成为个案?

医生在为患者选择方案时,会依据患者情况做一些评估,也会考虑到方案的副作用,权衡利弊后选出最佳方案。我们要听从医生的安排,记住下次化疗的时间,坚持完成化疗,对抗肿瘤细胞!

ai帮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