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家长很爱学习,受了很多教育,很多人开始接受一个观念:
无条件的爱孩子!
也就是说孩子是什么样的,干什么、做什么、怎么样,都应该爱他 ,
不能因为他没有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没有别人家的孩子漂亮,
没有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没有别人家的孩子能干,
就不爱他,对孩子的爱是不附带条件的,是无私无欲的。
听起来没错,很纯粹很圣洁,但是越来越多的熊孩子出现了,
“他只是个孩子啊……”
孩子是自己亲生的,怎么爱都不过分,但是为什么无条件的爱之下出现了那么多熊孩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是不是对如何爱孩子出现了理解上的误区?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爱是必须的土壤,而教育则是培土、施肥、浇水、除草、驱虫、修剪……
多少人只看见了爱的表面,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教育。
爱的确是无条件的
但教育是有条件的
基于人伦,基于血亲,无条件的爱,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但是教育是有条件的,孩子要学习,要成长,是要付出时间,要吃苦,要坚持的,不是表面的爱可以解决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引导、扶持和帮助,你要做的就是教给孩子观念、思维、认知、技能、方法,
仍需要孩子自己去努力,去流汗、流泪甚至流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吃苦,
父母过度的溺爱反而会阻碍成长的脚步,
让他去尝试、去跌倒、去成长,
你要做的就是尽量确保他的安全,给他鼓励和力量,而不是替他去做。
不要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的尝试
不要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成长的可能
不要以爱的名义无视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有要求,而且必须有要求
否则放任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长歪了,跑偏了,整废了。
如果这样,你无条件的爱对孩子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