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工程建设
伴随着21世纪的钟声,红会医院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作为西安一家著名的骨科医院,本院雄厚的技术力量与拥挤的工作环境形成了突出的矛盾,院领导班子为解决这一矛盾作了积极的努力。“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项目建设成为这一时期医院工作的一条主线。1999年,医院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申报了该项目。由于征地难度较大,该项目实施受阻。2002年9月,在西安市卫生局领导大力支持下,该项目重新启动。项目连续多年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并被列为西安市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2004年7月,项目拆迁工作正式开始,并于11月完成,达到三通一平。“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项目列为西安市市政统建项目。2008年6月,医院将设计图纸及相关审批文件移交市发改委统建办,11月28日完成了项目招投标工作,12月2日完成项目扩充设计评审工作,12月4日举行了开工典礼。(图为建设工地)
二、基本设施建设
由于“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大楼”项目的延迟,医院狭窄的空间限制了临床规模、学科设置和服务功能的发挥。医院一边争取该项目的建设,一边积极努力拓展发展空间。2001年,医院自筹资金3000万元修建的门诊大楼投入了使用,使医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设备先进的多功能厅承接了越来越多的各种培训、学术会议;门诊大厅室外配套工程及广场绿化、路面硬化等工程使医院面貌焕然一新;扩建的急诊综合楼也投入使用。2002年4月23日,网络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开始试运行,5月23日全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全部联网(如图。2004年,医院筹资2000余万元用于购置新型医疗设备,先后购置了荷兰飞利浦公司的16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三维C型臂、日本岛津制作所的数字胃肠机、悬吊架X光机,日本奥林巴斯光学株式会社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新型设备,确保临床一线的医疗需要。其中16排CT为飞利浦公司高端产品,其功能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好;西门子公司的三维C臂机为亚洲第二台,西北地区第一台。
三、医疗服务
这一时期,医疗服务、医德医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场反腐倡廉、打击商业贿赂的风暴席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过长时间酝酿终于拉开了序幕。医院从改进医疗服务出发,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打造出特等病区、导医台、保安队、护理质量管理中心四大服务亮点。2003年,综合楼特诊病区医用供氧、负压工程和呼叫系统工程完工,病区装修完成,配置21张床位,实行星级服务。
2004年6月29日,“西安市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现场会”在本院召开,医院医疗服务收费公示的做法在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受到市物价局的表彰奖励。2006年以后,医院认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深化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设立了专职价格管理员,坚决杜绝重复收费、收费不合理及乱收费现象的发生;成立临床药学科,规范临床用药,有效降低药品费用;设置惠民病房,满足贫困人口就医;实行单病种限价并向社会公示;实行临床医学检查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2006年6月1日,医院一次性耗材超市正式投入使用,为患者自行选择内固定材料提供了方便。
四、科研与学科建设
2000年成立关节外科,2001年成立骨质疏松科,增加了耳鼻喉科病房,2002年10月,《美中创伤国际创伤杂志》创刊。2004年10月,成立西安市骨科研究所。2006年7月,本院4个科研项目被纳入2006西安市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发展攻关项目”,立项课题分别为:神经脊柱外科郝定均负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分型研究”,骨病科杨团民负责的“鬼臼毒类衍生物抗骨肉瘤作用、机理研究”,中西医结合骨科廖永华负责的“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研究”,骨关节科许鹏负责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相关基因多态性和膳食营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性分析研究”,被纳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是耳鼻喉科龚龙岗负责的“鼻内窥镜引导下上颌窦骨折治疗”。 2006年11月1日,由本院脊柱外科开展、郝定均书记主持研究的《脊柱脊髓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荣获“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继此殊荣之后,郝定均书记主持研究的《上颈椎脱位失稳并高位脊髓不全损伤的外科治疗》课题又获得“陕西省2005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两个奖项的获得打破了本院省级科研奖项和市级科研一等奖零的突破,标志着本院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年,医院临床药学室从药剂科分离,成立临床药学科。2007年。郝定均书记主持研究的《脊柱脊髓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本院首次获得陕西省科技一等奖。同年,郝定均书记主编的《实用颈椎外科学》发行4000册。
五、对口支援
2002年,医院5次组织专家医疗队170人次赴蓝田玉山镇医院、丹凤县医院、安康中医医院、临潼代王镇开展义诊咨询、送医送药活动。共诊治咨询患者3000余人,发放卫生宣教资料6000余份,赠送药品近3000元,赠送专业书籍价值近千元,赠送医疗器械、设备价值4.5万元。派驻安康中医医院医疗队,参与该院的医疗、抢救、人员培训等工作,将“输血”型援助变为“造血”型支持。2003年,本院抽调各科室副主任以上医师,由郝定均副院长带队组成11人医疗队,前往长安县引镇,发放卫生宣传资料2000余份,义诊咨询人数200余人,免费赠送药品价值300余元。年内先后组建了第三期、第四期“安康医疗队”,认真贯彻“五个一”,参与当地医疗、教学和科研。同时,本院还免费接收安康中医医院骨科进修生一名,为当地培养技术骨干,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2004年9月,与安康石泉县迎丰乡卫生院建立援建关系,为其捐赠原价值12.3万元的心电图及B超机各一台。与蓝田玉山医院、安康汉滨区中医院建立对口援建关系并签署了“支农协议书”,选派16名能独立开展工作的主治医师以上技术人员组成医疗队分批下乡支援乡村卫生建设;2004年11月26日,为蓝田玉山医院捐赠了原价值3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并免费接受该院手术室、CT室进修人员各一名。这一时期,医院先后与安康汉滨区中医院及石泉县迎丰乡卫生院、榆林吴堡县医院、横山县医院建立对口援建关系,参与当地医疗、教学和科研。在长安区东大街道办国镇村、蓝田县玉山镇等地组织了多次义诊咨询、送医送药活动。
六、抗击非典抗震救灾
在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中,医院先后派出外援医护人员22人,外援的抗“非典”急用设施和器械有床头X光机、呼吸机、心电图机、救护车辆以及价值数万元的低值易耗品等。5月5日凌晨,阻击“非典”战役在西安市第八医院打响后,医院派出8名医护人员奔赴八院一线工作,同时担负起八院家属院隔离留观人员的后勤保障和体温观测任务。迅速成立了后勤保障小组,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了急需的资料,仅用了一天时间,近400人的生活保障、体温观测所需物资全部到位。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医院迅速组建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川开展救援工作,在短短8天时间内,诊治伤员200余例,施行手术54例,抢救危重伤员8例,转送伤员约400余名。同时,全力做好西安地区地震受伤人员收治工作,收治地震伤病员62名。2008年6月,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同年9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集体最高权威性奖项。
稿件来源:西安市红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