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太子是登上皇位的唯一继承人,但是在唐朝,太子的命运却非常凄惨。
李渊开创大唐帝国,册立李建成为第一任太子,然而还未等到李建成继承皇位,就在玄武门之变中被射杀,由此拉开了唐朝太子的悲惨序幕。
唐朝26位皇帝,实际执政21位,前后册立25位太子,但是被废死亡的太子达到18位多,几乎一大半的太子都未能继承皇位,反而因此性命不保,惨死而终。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唐朝太子的上位指南。
【入门篇】太子上位三大路径:要么出身好,要么能力强,要么敢造作
在唐朝,皇帝的传承是关系国家政权稳定的大事,为了保证政权顺利延续,则公开立储,册立太子。如何成为太子,就要说到册立太子的三原则。
第一,“立嫡立长”原则。必须是皇帝的正妻,也就是皇后所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在嫡子中最年长者的儿子,为太子的第一人选。
这就完全是出身决定命运了,出生自带光环成为太子的在唐朝非常多,李建成首选其一。
第二,“立子以贤”原则。因为种种原因,不存在嫡长子,或者嫡长子早逝,或者被废,或者皇帝压根不想立长子。那么就会采取“立子以贤”原则,皇帝依据诸位皇子的德行而决定册立谁位太子。
如果你足够优秀,完全在诸子之中脱颖而出,又立过巨大的功劳,那么皇帝和满朝文武都会对你刮目相看,太子之位也非你莫属。如李隆基因功立为太子。
第三,“立储以爱”原则。就是皇帝特别喜爱哪个儿子,就立他为太子。这种情况下,要么就是皇帝溺爱,要么就是后宫宦官干政,迫使立某某为太子。如韦皇后立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由韦皇后临朝称制。
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被确立储君,那么就开启了太子的第一步,皇帝为了培养太子成为合格的君主,则需要太子迁入东宫,跟着东宫的僚属学习治国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精通篇】入主东宫,开启全维度太子精通之路
众所周知,太子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在唐代,东宫机构已经非常完善。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太子诸率”。而皇太子的妻妾也如皇帝的妃嫔一样,有正式的封号,如太子妃、良娣、孺人等。
太子的老师们:教授知识+辅政朝事
前期的几位皇帝如高祖、太宗、高宗、睿宗都对皇太子的教育极其重视。唐朝的东宫师傅主要有三师三少组成,如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等,以此来辅政太子。太子的学习内容涉及儒家经典、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此外太子还参与到监国、出使、统军中对其执政能力进行锻炼。
太子缩小版朝廷:詹事府颁布太子政令
唐朝开始设置詹事府,在《大唐六典》中记录着詹事府的职责:“统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令,举其纲而修其职务。主要负责发布太子的一些政令,并纠正太子的错误,还具有弹劾东宫府的幕僚以及率府兵的职权。
太子的日常形式:左右春坊记录在册
唐代为太子设立的左右春坊,管理关乎太子的一切内务事宜,记录太子的衣食住行、婚姻、娱乐、交游等。有的负责太子的请辞以及奏令,有的负责记录太子的道德以及行事作风,有的负责教太子读书,并掌管经藏。
太子的爱情:政治联姻下的婚姻不幸
唐朝太子的婚姻是不幸的,不把感情因素考虑在内,太子的婚姻就是一种政治的联盟,所以唐朝的太子是没有爱情的。尤其在夺权的过程中,母系家族的背景支持往往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太子的机构和军队:三寺和十率府
作为太子的小朝廷机构,东宫三寺为:家令寺、率更寺、仆寺,家令寺掌管刑法、食膳、仓库、奴婢等。率更寺掌管伎乐漏刻,即礼乐、刑罚以及漏刻,仆寺,则掌管宗族亲疏,车与骑乘、仪仗、丧葬等,十率府其实就是太子的护卫机构,负责保护太子,掌管兵仗和仪卫。
太子的治国权限:太子监国
太子监国制度是以太子东宫机构为主体,太子可以坐镇东宫,动用东宫官员处理政事,因此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就是这时的主要职能部门,再加上三师三少的辅佐,便可以完成全国政事的处理以及决策。
比较有名的太子监国,如唐太宗亲自带着太子李治去家中看望生病的魏征。唐高宗李治立李贤为太子后,便被授权监理国事,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唐玄宗时期,太子李亨更是亲自出征,在战事中锻炼了自己。
所以,在唐代的东宫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太子监国制度,真正的把太子放到实践中去锻炼,它的作用是通过实践教育让太子增长才能,成为一代贤君。
如果你是太子,也通过了治国历练,获得满朝文武称赞,剩下的就是等待即位了。
【放弃篇】当不成太子有可能会死,当上了太子更加会死
在唐朝,皇太子顺利册立、顺利继承皇位的并不多见。要么因“谋反”而死,要么莫名其妙被废,登基者屈指可数。太子虽享受着充裕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的精神上却处于极度的压抑状态。
由于皇太子有极大权力,会对皇权构成一定威胁,所以往往会和皇帝发生冲突,从而导致被废或被杀。
太子属于高危职业,太子最具谋反的嫌疑,常常被人控告谋反,而且太子常涉嫌谋反,即使没有谋反,常常受到帝王或者他人的陷害而死。
从第一任太子李建成被射杀之后,太子能够坐上皇位的少之又少。被废的太子,结局往往非常凄惨。
李世民册立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唐高祖李渊为这个皇孙亲赐名字,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然而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于是谋反逼宫,被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贞观十七年去世,年仅26岁。后经考证,唐太宗并无易储的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
唐高宗李治册立李忠为太子,引发武则天派系不满,于是废除李忠太子,后因李忠涉嫌谋反,唐高宗将李忠废为庶民,迁到黔州居住,囚禁在黔州李承乾的故宅。四年后,武则天派系再奏李忠阴谋背叛朝廷,于是唐高宗将李忠赐死在黔州住所。李忠死时年仅22岁,膝下无子嗣。
武则天执政时期,几位太子更是死的死废的废。
李弘,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上元二年(675年)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24岁,史上另有说法说李弘是被其母武则天谋害致死。
李贤,章怀太子。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三次监国期间,深得到唐高宗李治的喜爱和称赞、获得朝野拥戴,但却饱受武则天猜忌,调露二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四年后,为酷吏丘神勣逼令自尽,终年29岁。
李显,难能可贵的由皇太子成为唐朝第四位皇帝。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前后两次当政,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下毒暴毙身亡。
李旦,武则天的傀儡皇帝,前后两次登基,一次被废,降为皇嗣,一次禅位于皇太子李隆基,55岁病死。
李重润,出生时被立为皇太孙,16岁被立为皇太子,19岁那年,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私下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擅政之事,武则天得知后大怒,将三人杖杀而死。
李重俊,被册立为皇太子时,因不是韦后亲生,受到猜忌和栽赃陷害。于是联合禁军将领发动兵变,诛杀梁王武三思父子,政变失败后,惨遭亲信暗杀。
李重茂,仅仅在位十七天的可悲皇帝。景龙四年,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毒死,韦皇后遂立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由韦皇后临朝称制。然而仅仅即位后不足一个月,就因“唐隆政变”被废,更是受到哥哥李重福叛乱的牵连,不明不白死于梁州,时年仅20岁。
李宪,因为弟弟李隆基讨平韦氏的功劳太大,自己驾驭不了太子之位,于是拒绝成为皇太子,让位于李隆基。算是少有的善终,病逝时享年六十三岁。
李瑛,开元三年,册立为皇太子。受到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随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坐罪赐死。被诬陷死时31岁。
李宁,唐朝惠昭太子,元和四年(809年),册封为皇太子,两年后便因病逝世,年仅19岁。
李湛,长庆二年被册立为皇太子。两年后即位皇帝,耽于玩乐,沉迷击鞠,不爱坐朝理政,仅仅做了两年皇帝,便被宦官刘克明等所弑杀,被害去世时年仅18岁。
李永,庄恪太子。在大和六年,李永被立为太子。但是李永被立为太子后就陷入了后宫斗争之中,受到这种莫名其妙的打击,心中很憋屈,又没处诉苦,无法向父亲表明自己的冤枉,最终含冤而逝。
李裕,最惨的太子,连尸首都不保。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册封为李裕皇太子。在其父遇害身亡后,也因政权交替被杀,遇害身亡,尸首被抛进九曲池中。
李柷,大唐王朝的终结者。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军事集团弑杀唐昭宗之后,假传圣旨,立为太子,当天登基继承皇位,当时年仅13岁,被吓得不敢立年号。三年后被逼将皇位“禅让”给了朱全忠,次年被毒死。终年十六岁。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
在唐朝,太子长期处于高危职业,年纪轻轻就死掉的更是大把。
太子难当,有的被射杀,有的被毒死,有的被杖毙,有的以下犯上杀死,有的政变失败被诛,死法千百种,但角色只有一个,都是太子。
太子难当,明哲保身者,全身而退者,屈指可数。在这里,李宪是个个例,虽为嫡长子,却拒绝成为太子,推荐李隆基为太子,自己从不干预政治,从不结党作乱,反而活到了63岁,还受到皇帝的垂爱。
因此,在这里提醒大家,想要穿越唐朝做太子的人,趁早放弃,珍惜现代生活,回头是岸。
参考资料:
1、《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
2、《资治通鉴》;
3、《旧唐书》;
4、《新唐书》;
5、《哈佛中国史: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6、《唐史十二讲》;
7、《唐六典》;
8、《贞观政要》;
9、《大唐创业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