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红柿妈妈
眼下就快过年,每家每户都在准备年货。每到这个时候,走到街上就能闻到浓厚的年味,不仅如此,孩子一到过年也会比平常更加激动,因为吃过年夜饭就能拿压岁钱。
单位王姐一到过年就长吁短叹,丝毫没有要过年的兴致,同事们一看觉得好奇。一次喝下午茶的空挡,她就和我们说了理由。
原来王姐的老公近两年的腰间盘突出特严重,做不了重活,在家接点编辑兼职,一个月也就四千来块。他的外甥年年在王姐家过年,也就前两年外甥大学毕业了,月工资近两万多,还管老公拿压岁钱。
一来二去,王姐就不想给了,原因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还拿红包,工资又是舅舅的六倍!关键舅舅家里也有老有小,她疑惑外甥怎么好意思继续拿这些钱呢?
听到这,我们一行人觉得心里有疙瘩,也觉得怪怪的。我问:“不能不给吗?”王姐说:“我们那的规矩是没结婚就得给,而且还越包越大。今年还得给外甥1500的红包。”她说完后就摇着头笑了。
中国地大物广,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习俗。像广东地区,红包一般不会超过500块,而部分地区的红包却一超再超。这样一来,拿红包的一方会滋生抢劫心理。试想一下,高高兴兴地去拜年,一个小孩拦在你面前,再三强调不给红包就不给进门,亦或是工作两三年的后辈毫不客气上来抢你的红包,遇到这些情况,尽管不是大事,心里也有疙瘩。
再者小孩拿了红包有攀比心理,而年轻人拿了巨额容易产生懒惰心理,关键是小孩还有父母管着,年轻人父母想管也不合适。
所以压岁钱发到几岁才合适呢?网友们给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网友七月和:红包只是图个吉利,结果因为钱数而变得现实。要我说,孩子懂事了就不应该给了。
网友风落:在我们老家,孩子一旦工作就不应该再拿亲戚的红包。红包表面是个利是,其实就是变相地给孩子零花钱。
网友晨晨的猪:反正我现在没结婚就有红包拿,家境过得去的亲戚给,我就拿;家境不好的亲戚给我,我妈就会给双倍,最后我再把红包给回妈妈。
网友易欢:什么时候不给还是得看当地的习俗,当然了,红包只是图图吉利,没必要因为几十块闹得不愉快,小孩子无所谓,有工作的年轻人得有些眼力见了。
孩子多大年纪就不要给压岁钱了?别超过这个岁数,不然弊大于利!
传统文化里压岁钱是为了保孩子平安,只要孩子成为大人了,就不用再给。按照我国的法律,孩子到了18岁就已经是成年人了,只要过了这个年纪,大人就不该给红包了。
如果一味地给孩子红包,可能会有这两种坏处。
1、 养成依赖心理
阿晨今年刚毕业,赖在家里不出去找工作。奶奶问他干嘛不工作?阿晨笑着说:“我还有三万红包钱没花完,过不了多久又有红包,傻瓜才出去找工作!”奶奶一听,竟无法反驳。阿晨是家里的独苗,又没结婚,在今年是能继续拿红包的。
在前文中,多次强调红包只是利事,并不是年轻人待在家里的借口。如果阿晨今年再拿红包,那么他又会借口身上有钱,而不去工作。红包的本意是图吉利,而年轻人因为巨额红包养成了依赖心理,便违背了大人们的初衷。所以到了一定年纪,大人最好看着给红包。
2、 过于自私,不懂人情世故
珍珍已经是上班族了,由于当地的习俗,只要没嫁出去就有红包拿。恰好小舅的作坊倒闭了,哪知珍珍一去到小舅家,便大喊:“阿舅,我的红包呢?”站在她身后的舅妈顿时脸就黑了。小舅掏出红包时,珍珍妈捏了女儿好多次,可珍珍还是收下了。
并不是说工作的人不能收红包,收了之后也要懂得礼尚往来;而且亲戚家的经济条件不好时,再要求给红包。从人情角度上看,未免有些苛刻!压岁钱有个寓意就好,红包也是表面上的吉利,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最大的安稳。
春节又要到了,说起压岁钱,可谓是几人欢喜几人愁。长辈给晚辈红包,是图一个好彩头,撇去各种客观因素,本意是好的。
很多孩子因为红包产生许多不劳而获的强盗思维,也成了事实。如果年轻人太依赖于红包,做父母应该控制一下,请求亲戚暂停发红包,或者是减少金额;而还没工作的孩子,父母更应该管教好。
今日话题:家长朋友们,过年你们准备包多少红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