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大V“前台实名制”测试图曝光,两类博主首当其冲

点击收听本新闻
听新闻

近日,网传自媒体大V即将实行“前台实名制”,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资料图 据图虫创意

▲资料图 据图虫创意

此前,新浪微博内部一位员工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传言。其表示,前台实名将逐步推行,第一阶段是100万粉丝以上的微博大V实行。此外,新浪微博内部其他中高层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了相关传言,并表示该制度将会全网推行。

10月19日,新浪微博CEO王高飞的微博账号@来去之间 个人账户显示,个人资料一栏已显示其本人真实姓名,个人资料一栏也显示出“自媒体前台实名(测试)”的字样,个人信息的职业一栏中则显示其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

微博大V“前台实名制”测试图曝光,两类博主首当其冲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治理网络空间的法律进程来看,此次“前台实名制”是在顺势承接以往的法律规范。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意味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多,从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角度来看,高粉丝量的自媒体有必要向社会公示真实身份,对其在网络空间的发言自行负责。

有大V表示:

自己微博账号已前台自愿实名

前台实名,指的是在页面前端展示自媒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也即网友口中的“卸马甲”。

前台实名并非首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实际上它已经成为新浪微博管理中一项推行并应用的措施。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微博管理员在今年9月6日发布信息表示,“积极探索推行针对自媒体账号的前台实名制等措施,不断完善社区管理规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将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此前的8月27日,微博管理员发布信息表示,如果自媒体账号因发布社会时政类违规内容被处罚达到3次,相关自媒体账号可提供“工作单位”及“职务信息”等“前台实名制”身份认证信息,在站方核实认证信息并在该用户个人主页展示后,方可解除限制。

此前,红星新闻记者分别联系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社交平台,咨询“前台实名制”是否会在平台内推行,对方表示暂时没有可回复的信息。但此前,新浪微博CEO王高飞用其个人微博“来去之间”已经公开回复了一些网友的疑问,表示目前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是医疗和财经大V,并称粉丝100(万)才会实施。

网络上对“前台实名制”讨论的声音不一。拥有100多万微博粉丝的才亮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律师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大V合法、文明发言,其实没有隐藏身份的必要。

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卓诚在微博上拥有810多万粉丝,他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在他看来,高频发表时政、知识垂类信息的博主有必要前台实名,用于约束前者的过激言论,佐证后者的发言可信度。实际上,他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科普、科研类博主已经实行前台自愿实名,用以表示对自己的发言负责,也用专业背景来佐证发言的专业性。而对粉丝基础较小的博主和普通网友,他认为前台实名目前没有必要。

专家:

更大社会影响力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网络空间的实名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11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就提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之后,总部位于北京的各大网站微博都在2012年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采取的都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公布并实施,其中明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用户协议等形式“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通过,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2017年8月,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平台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2022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要求平台应当在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的IP地址,且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账号需要向平台提供相关资料进行资质认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治理网络空间的法律进程来看,此次“前台实名制”是在顺势承接以往的法律规范。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自媒体特别是百万粉丝以上级别自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非常强。朱巍表示,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意味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多。从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角度来看,高粉丝量的自媒体有必要向社会公示真实身份,对其在网络空间的发言自行负责。

朱巍同时表示,“前台实名制”还能一定程度上节约网络诉讼纠纷中的司法资源。他介绍,一些造谣、网暴等网络纠纷走到司法诉讼这一步,起诉人联系平台想查明网络账号的真实身份时,平台无权提供。于是起诉人的一般做法是,先去互联网法院起诉平台,法院要求平台提供账号的真实身份,起诉人再转为起诉账号。他表示,这个过程浪费了很多司法资源,“前台实名制”可以一定程度简化网络诉讼中确认账号真实身份的步骤。

“前台实名制”

如何引导大V对自己言论负责?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法治社会,个人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大V前端实名,恰恰要求大V的言论要对社会和对历史负责,不能成“大V”了就不履行社会责任。

刘海明表示,实名考验的是人对法规的被动遵守程度,匿名考验的是人的道德自律程度。现在的社交媒体舆论场,非理性的声音太多,这个空间甚至不再是讲理的地方,更像是用分贝高低证明真理的大小。没有用户的理性和文明,不论是匿名还是实名,治理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前台实名制,前期可能会吓跑那些既要表达权又不想对言论负责的大V。随着习惯这样的管理规范,相信负责任的大V终究有归来的时候。

对于“前台实名制”实施后的影响,朱巍认为,什么信息网友实名不敢说但匿名敢说,需要打一个问号。实际上,通过近些年的观察,他表示,互联网的匿名性具有身份隐蔽和低成本性,助长了一些网民无惧妄为的心理,躲在账号化名背后不敢现身更多的是发布造谣、不实信息和开展黑公关活动的人。“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从净化网络空间来看,网络实名制利大于弊。”

同时朱巍也认为,“前台实名制”落实的同时也会伴生一些问题,比如一些由MCN机构培养的大V号背后可能是一个团队在运营,这时具体在前台展示谁的真实身份是一个问题。另外,随着个人在网络空间真实身份的展示,随之而来需要配套的是对网络暴力、反向暴力和侵权等乱象的进一步整治。治理网络空间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少。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于晨珉 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彭疆 责任编辑 魏孔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