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云辉
唐初,庆善宫张灯结彩灯红酒绿。时任同州刺史的开国功臣尉迟恭兴冲冲在侍者引导下就坐时,突然发现上座是个陌生人,大怒喝问:“尔何功,坐我上?”邻座任城王李道宗深知尉迟恭一点就炸的暴脾气,于是含笑为他解释陌生人座位靠前的原因。
尉迟恭丝毫不顾及李道宗是唐太宗堂弟,也是与自己出生入死并肩作战多年的老战友,众目睽睽之下,竟勃然大怒,挥拳砸在李道宗眉骨上。李道宗猝不及防,惨叫一声捂住鲜血直流几乎失明的眼睛。
尉迟恭这一拳将欢乐祥和的气氛击得粉碎,庆善宫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看向面色阴沉的唐太宗......
(一) 秦王爱将
尉迟恭字敬德,原为隋末军阀刘武周偏将。秦王李世民几次与其交手后,很欣赏其英勇善战,特派李道宗等心腹劝降。尉迟恭审时度势,与寻相“举城来降”,跟随秦王攻击东都军阀王世充。
寻相等降将见秦王久攻不下,心存异志叛投王世充。秦王帐下诸将怀疑尉迟恭迟早必定反叛,将其“囚于军中”,并强烈要求秦王先下手为强斩杀尉迟恭。
秦王坚决拒绝:“敬德如想反叛,岂会在寻相之后!”他命令立即释放尉迟恭,为表示信任,将尉迟恭请入卧室内“赐以金宝”,推心置腹道:“寡人绝不会听信谗言残害忠良!您若真想离开,这些金银就权当路费吧!”
尉迟恭当天便在两军阵前以实际行动报答秦王的信任:敌将单雄信在混战中单枪匹马偷袭秦王,尉迟恭在千钧一发之际“跃马大呼横刺”,将单雄信击落马下,舍死忘生保护秦王杀出重围后,率部重返战场大败敌军,生擒敌将并俘虏六千以长矛为武器的骑兵。秦王欣慰地对他感叹:“当诸将怀疑您必定反叛时,唯有我担保您绝无二心,真想不到信任的回报来得这么快!”
尉迟恭单骑救主毫发无伤的英勇事迹传遍军营,尤其他在对战中善于躲避和抢夺敌将马槊(骑兵重武器,马上使用的丈八矛)回刺的绝技,被将士们传得神乎其神。
齐王李元吉(李世民四弟)“素骁勇”,自诩为马槊高手,得知尉迟恭精通此道,执意要与尉迟恭比个高下。比赛前,李元吉令人取下马槊顶端的刀刃,双方用槊杆比试。尉迟恭轻蔑地回答:“您的马槊根本伤不到我,用不着取下刀刃;我的嘛,当然必须取下!”
李元吉大怒,拍马挥马槊直扑尉迟恭,尉迟恭在马背上辗转腾挪躲避马槊,李元吉始终没有刺中他。中场休息时,尉迟恭奉秦王“夺元吉槊”命令,在李元吉“持槊跃马,志在刺之”的疯狂攻势下,施展绝技多次夺下马槊。李元吉当众大丢面子,口中赞叹不绝,心底“甚以为耻。”
尉迟恭曾被秦王点为随身侍卫,随秦王至敌军营前大呼小叫搦战,将数千敌骑诱出营垒。二人纵马返回途中,秦王“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所杀亦十数人”,成功将敌军诱入包围圈予以痛歼。
两军阵前,秦王见敌将“乘隋炀帝所御骢马”,脱口夸赞那真是匹好马。尉迟恭自告奋勇率两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入贼军”,活捉敌将,“引其马以归。”敌军瞠目结舌,无人敢挡。
在秦王陷入四面包围危境时,尉迟恭率敢死队杀入重围,“大破贼阵”,掩护秦王与李道宗成功突围。
其后,尉迟恭追随秦王南征北讨,屡立战功,被委任为秦王府卫队副队长。
(二)政变功臣
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永吉结成对付秦王的政治同盟后,为削弱秦王势力,曾企图以“金银器物一车”收买尉迟恭倒戈。尉迟恭一口回绝:“秦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粉身碎骨难以回报。承蒙殿下抬爱,我不敢私怀二心!”太子被拒后恼羞成怒,齐王“深忌敬德,令壮士往刺之”,因尉迟恭早有防备,始终未能得手。
太子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在唐高祖面前陷害尉迟恭。尉迟恭被逮捕入狱审讯,几乎被斩首。尉迟恭被秦王多次求情,救回秦王府后,对太子与齐王恨之入骨,更坚定了力助秦王扳倒太子的信心。
尉迟恭得到线报:太子力荐齐王为将统兵抗击突厥侵扰,并与齐王密谋,趁秦王至昆明湖送行时“将加屠害。”尉迟恭棋高一着,先遣秦王府八百勇士 全副武装开进皇宫,继而邀约长孙无忌进府请求秦王先下手为强。秦王始终纠结于兄弟情深而投鼠忌器,尉迟恭“又与侯君集等恳熟劝进”,终于使秦王下定起事决心。
而此时,秦王府谋士“房玄龄、杜如晦皆被高祖斥出秦府,不得复入。”秦王令长孙无忌将二人秘密接回秦王府,长孙无忌回答:“皇上诏令不许他们再侍奉您,现在如果私下谒见他们,我‘必遭诛灭,不敢奉命!’”秦王大怒,解下佩刀交给尉迟恭:“您去请他俩,他们若不来,您斩首来见!”
尉迟恭粗中有细,奉命带刀拜访,软硬兼施将二人先后请出府外,与接应的长孙无忌会合后,担心被对方一网打尽,建议分两路赶回秦王府。于是,房玄龄与杜如晦化妆成道士,随长孙无忌悄然回府。尉迟恭故意闹出很大动静,绕个大圈子才回府。
秦王经过周密策划,率文臣武将在玄武门设伏。秦王混战中射死太子,秦王伏兵与太子卫队打得难解难分。关键时刻,尉迟恭率七十名骑兵驰援玄武门,千钧一发之际,从齐王弓下救出秦王,并将齐王一箭射杀,终于稳定住局面。
尉迟恭砍下太子及齐王首级,喝令太子卫队住手。太子卫队树倒猢狲散后,尉迟恭奉秦王令,全副武装入宫保卫唐高祖。他禀告皇帝:“太子与齐王兴兵作乱,已被秦王诛灭。秦王担心陛下不安,特派臣来保卫您。”
此时,尉迟恭事先安排在皇宫的八百勇士正与皇宫卫队混战。尉迟恭“恭请”唐高祖亲手下达诏令,令“诸军听秦王节度。”
政变平息后,尉迟恭被唐高祖称为“于国有安社稷之功”的大功臣。有些大臣为讨好秦王,建议将太子及齐王百余名得力下属判处胁从罪并罚没家产。这个建议获得一片叫好声,唯有尉迟恭坚决反对:“两个罪魁已经伏诛,如再株连原下属,不利于稳定局势!”这百余人由此免于处分。
秦王论功行赏,“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并将“齐王府财币器物”及整个齐王府“尽赐敬德。”
(三)居功自傲
尉迟恭出身行伍,性情耿直,口无遮拦。他在“玄武门之变”立下头功,力助秦王上位。继而又在抵御突厥入侵战斗中“杀其名将”大获全胜,由此“颇以功自负”,负趾高气扬。
他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共同策划政变帮助秦王夺权,在秦王称帝后又一起辅助唐太宗。他始终把这三人视为只会耍嘴皮子的书生,对他们极为轻视,瞪大眼睛寻找他们的过失。一旦鸡蛋里面挑出骨头,尉迟恭便毫不留情在朝廷对他们当面提出批评。
唐太宗因尉迟恭的特殊身份为其收获了一群武将粉丝,导致朝廷文武官员之间关系紧张,为顾全大局,忍痛把尉迟恭远远外派至南方襄州(今湖北襄阳)担任都督。尉迟恭多少体会到朝廷的告诫之意,在襄州有所收敛,因此表现尚可。唐太宗思念旧情,见他有改过之心,遂将其调回距京都长安约三百里处的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刺史,并在大宴群臣时,特召尉迟恭进京参见宴会。
不料,尉迟恭在外地当了数年地方官,依然秉性不改,在宴会上当着百官的面,一拳将唐太宗的堂弟几乎打成瞎子。
唐太宗忍无可忍,立即宣布宴会结束,单独留下尉迟恭,推心置腹训导:“朕以前浏览汉史,曾觉得汉高祖即位后处死一批功臣实在太过分!因此朕即位一来,总想千方百计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但是,您身为高官,总是带头违反国家法令,今日肆无忌惮发展到当众殴打同僚。朕看到您的所作所为,才终于明白韩信与彭越被杀纯属咎由自取,并非汉高祖之过! 治理国家,只有赏罚分明才是最重要之事。身为臣子,不能贪图太多!朕希望您对自己严格要求,三思而行,千万别做出后悔莫及之事!”
这番敲山震虎的谈话,终于使一贯目中无人的尉迟恭后背发凉胆战心惊。从此,尉迟恭开始严格约束自己,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四)奏乐修道
即便如此,尉迟恭依然因为以前飞扬跋扈得罪过不少人而遭诬陷。不久,唐太宗在他调任时半真半假问他:“有人在朕面前说您谋反,为什么?”尉迟恭如雷击顶,悲愤难禁辩解:“‘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全是刀痕箭伤。如今天下安定,竟反被怀疑要谋反!”他愤然脱下衣服扔在地上,露出浑身伤疤。唐太宗触景生情,流泪让他穿上衣服,并推心置腹告诉他:“朕正因为不怀疑您,才告诉您这事儿!”
经过这件事,尉迟恭终于彻底醒悟。他开始学习修道,迷信仙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为表示自己没有野心,他斥巨资深挖池塘修建楼台,采用昂贵的各色丝织物装饰亭台楼榭。他在这些建筑物中流连忘返,一反常态学习演奏各类器乐以自我娱乐。为防止谗言中伤,他闭门谢客“不与外人交通”长达十六年之久。
七十四岁时,尉迟恭寿终正寝。
尉迟恭以军功和忠诚排名凌烟阁前列,的确有俾睨群雄的雄厚资本。但因缺乏儒家文化熏陶,不懂韬光养晦及鸟尽弓藏之理。
唐太宗训斥他时意思很清楚:韩信等大汉开国功臣,即便功高盖世,也无非是汉高祖嘴里供主子驱使的“功狗”而已。对皇权至上的皇帝而言,宰杀几条“功狗”非但不会使下属寒心,反会起到“杀狗儆人”的奇效。功臣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尉迟恭的经历告诫后人:在任何单位或职场,即便劳苦功高,在领导或上司面前也应摆正位置!因为归根结底:你最多是条“功狗”!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近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