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湖南教育扶贫报告㉞|铺砖叠瓦搭建求学路

原标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湖南教育扶贫报告㉞|铺砖叠瓦搭建求学路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彭静 通讯员 覃业彦

11月2日下午6点,衡阳师范学院大一学生覃爱君吃完晚饭便一路小跑进图书馆,迫不及待地徜徉在书海中。“要多读书,丰富自己,以后才能当好一名老师。”覃爱君说,她的求学之路是曲折的,但她是幸运的。

▲覃爱君在认真学习

覃爱君家是石门县雁池乡雁池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六口人全靠爸爸骆海滨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入不敷出是常态。见识了社会百态的爸爸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四处借钱供覃爱君读书。

2015年暑期,覃爱君即将进入初二,虽然雁池乡中心学校免收她的教辅资料费,但生活费没有着落。骆爸爸在伤神之际,接到了石门县教育基金会的电话。电话里,工作人员向她核对入学信息、家庭情况,并告知她,“凤凰欲飞”公益组织有意资助她。这点燃了全家的希望。

当志愿者张东海翻越山路步行一个半小时,走到位于山顶的覃爱君家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摇摇欲坠的土房,家中除了床和吃饭的桌子外,没有其他家什。

通过组织审查复核后,勤奋好学的覃爱君成为张东海“一对一”资助对象,每学期资助1500元,加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500元,覃爱君的学习基本无后顾之忧。赶上好政策,孩子不会因贫失学,骆爸爸松了一口气。

2017年,覃爱君考上了石门一中,全家欢呼,同时也四处筹措学费。石门县教育局工作人员上门普及教育资助政策: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覃爱君享受每学期减免学杂费和教辅资料费1380元。同时,石门一中还提供每学期1500元助学金,再加上张东海的持续资助,覃爱君的学习之路畅通无阻。最终,她考出了理科556分的好成绩。填报衡阳师范学院时,班主任劝说她,报个更好的学校,但覃爱君说:“读免费师范生,既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又能实现当一名老师的愿望,反哺家乡,将国家和社会给予我的大爱传承。”

“我是幸运的,我们这一代学生是幸福的。”文芳说,精准资助,为他们铺就了愈发顺畅的求学路。

今年19岁的文芳,家住石门县白云镇白羊山村,2010年,父亲因病去世,彼时,哥哥正读高三面临高考;母亲因此精神失常,并在2017年离世。从此,兄妹俩靠叔叔文绍灯照顾,成为事实孤儿。

白云镇镇长黄小飞时常关注文芳的动态,乡、县教育基金会也尽量给予她最大的帮助。高中三年,除了政策资助外,文芳每学期都得到白云乡教育基金1500至2000元的资助,还获得县教育基金会2000元资助以及“高考圆梦行动”2000元奖助。文绍灯经常叮嘱文芳:“要好好读书,常怀感恩,有所作为了好好回馈社会”。

2020年,文芳以理科545分的成绩被湖南农大录取。“再次由衷地感谢那些给予了我希望的叔叔阿姨们,因为你们的资助,改变了许多孩子的未来。”文芳说。

这些话也是孙云坤的心里话。8月28日下午,石门县教育基金会工作人员刘芮上门开展访问工作。车子绕转蜿蜒山路,经历4个岔路口,停在半山腰一处缓坡上,步行一条小道,最终抵达半山腰上的孙云坤家,87岁的爷爷一把拉住工作人员刘芮的手,口中不停说着感谢。

记者从爷爷口中得知,2003年,孙爸爸在广东打工,因车祸丧失劳动力。妈妈将孩子送回来后便没了音信,兄妹俩由爷爷一手拉扯大。

中考时,孙云坤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石门一中,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选择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免费师范生。在石门县教育基金会的牵线下,“凤凰欲飞”公益组织每年资助他3000元。今年,妹妹也考上了石门一中。刘芮仔细登记信息,争取为她带去更多资助,为她飞出大山添翼。

数说变化

精准资助,最得意的是自选动作。石门县增设了“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交通费、免教辅资料费,将幼儿园入园补助和高中助学金资助面提高5%,为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等本土资助政策,扩大了扶助面,补齐了资助“天窗”。

精准资助,最成功的是县教育基金会的运作。石门县教育基金会每年组织现场募捐活动,针对贫困学生开展“圆梦行动”和“育才行动”。该县教育基金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累计发放助学金34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7万余人次,2696名贫困学生在他们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

精准资助,最暖人心的是“一对一”帮扶。石门县开展财政供养人员“一对一”帮扶活动,10542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城里亲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