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虞呈东
初夏时的交通管制、静鸣,以及考点周围围坐的家长们,又是一年的高考季来了。十余年过去,关于高考的记忆已经剩的不多,但在起这篇图文笔记的标题时还是让我想到了词语错别字辨析这道题:一厢情愿与一相情愿,两厢情愿还是两相情愿?
作为家族里非常年轻的车系,B级的车型归类也是比较具备迷惑性,MPV、两厢轿车、跨界休旅车各有各的道理,和B级差不多时期诞生的还有CLS和R级这两个新物种,只不过CLS成功开创了四门Coupe这个细分领域,R级暗淡退场、B级则不温不火的在去年发布了第三代车型。
其实B级诞生之初其实就有了非常明确的定义,厢式化的掀背轿车。主要是当时欧洲流行掀背车,作为入门级别的奔驰,还是要照顾到实用性的,于是乎采用了厢式化的设计来提升空间。只不过选装的双出排气让这台厢式车看起来不止实用那么简单。
第二代的B级相较于第一代属于脱胎换骨的大换代,设计语言、车身内部结构、动力总成的搭配明显是朝运动化迈进了,毕竟要和我们熟悉的全新A级打出两厢车组合拳来对抗A3与1系。运动感在厢式车上还真不容易体现出来,奔驰通过视觉下俯的车顶和两道富有张力的腰线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而且动感的设计不止是样子货,0.24的风阻系数也在厢式车空力设计中树立了标杆。
选购这一代的B级十分推荐购买高配,这样就能获得非常漂亮的灯组。如果没记错的话B级应该是最早采用这类灯组设计的车型了,A级、S级、C级、E级都在这之后,这种设计元素已经成为这个时期奔驰车型的标志。
轮毂方面没有选装18寸双拼色双五幅轮毂,而是标配的17寸偏动感的单五幅轮毂。我一直觉得17寸是代步家用车轮毂的黄金尺寸,太小的不显档次,太大的在舒适性和经济性上或多或少的存在妥协,当然小钢炮除外。
内饰设计也是引领了这些年奔驰家族设计的新风潮,融合了诸多运动化的元素配上优雅的设计基调让豪华感倍增。内饰整体成色比6年3万多公里的高心理预期还要好,超低年均里程加上记录齐全精心养护,有点招牌诺式二手车的味道。
方向盘来自经典的CLS,非常强调动感元素,握感与质感俱佳成色还相当好。
出风口的设计和自家鸥翼跑车SLS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细密的接缝和几乎为零的磨损让中控区域看起来赏心悦目。
↑ 带温度刻度的手动空调,姑且就叫它半自动空调吧,鬼才设计。似乎进口小车对标配自动空调都没什么兴趣,和国内的用车理念还是有一定区别,当年购买新车时需要掏8千块来选装。
由于采用了W221代S级开始流行的怀挡加上简化版的Command系统,中央扶手区域的储物空间非常丰富。
门板内的储物格也蛮大的,放瓶1升多的大瓶可乐不在话下。
坐进车内,较高的坐姿、极好的视野,厢式车的魅力开始展现出来。这也是为数不多座椅调到最高时,181cm的我还能坐的进去的两厢车。
国内SUV的流行除了空间上的实用性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高的坐姿和视野。但两厢车在市区的灵活和低底盘带来的驾驶感受也让我无法舍弃。小孩才做选装,大人我全都要!于是我陷入了SUV和两厢代步车交替使用的漩涡之中。
调到我认为舒服的驾驶坐姿,这台B级给了我十足的惊喜:较高的坐姿很有开大车的感觉,通透的视野和不到4.4米的车长十分利于在市区穿梭。虽然重心比一般轿车要高点但这毕竟还是轿车底盘,不过我已经能和车流中一些中型SUV的乘客平视。
高配车型副驾都是带电调记忆的,小夫妻间切换驾驶和副驾位置更加方便了。
在这台B200上奔驰招牌式的电调按钮里,头枕部位不再是装饰,货真价实的电动调节。
前排调到我合适的驾驶位置,后排空间还是很可观的,就是坐垫的深度稍微短了点。不过看后排座椅的成色似乎平时也不怎么坐人。
前排充足的头部空间能让我舒服的抬高座椅,也给后排带来不错的脚部空间,一举两得。
安全无小事,早期高配车型带后排侧气帘,只不过12款之后似乎都减配掉了。
行李箱的实用性已经比肩SUV了,轻松放下儿童小推车。
高功率版的1.6T发动机配7速双离合对标大众旗下的黄金动力组合意图明显,不过这次奔驰是湿式双离合。
由于是14年出厂,12款标配的单色行车电脑屏幕可能已经停产,于是直接换成了15款上才有的彩色行车电脑屏幕。
前任车主加装的360环影效果还不错,整车不错的漆面状态应该和这个分不开。顺手换掉的中控大屏也和谐了许多,原车屏幕的边框厚度那是相当感人。
拨转向灯自动切换视角,新手福音。
第一次比较细致的体验B200,诺氏车况和实用加装让这台车亮点十足,不过我印象更深的还是这台运动化的厢式掀背车的坐姿、视野、实用空间以及奔驰品牌带给我的品质感。要不请示下老婆大人换台红色小奔驰?
车辆信息
车型:奔驰 B级(进口)2012款 B200
排量: 1.6T
变速箱:自动
上牌时间:2014-8
表显里程:3.58万公里
新车指导价:3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