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出行,要代步也可以租马或马车。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可见,当时都城开封,民众出门,都习惯租马代步。反映北宋大都市资源丰富,有多繁荣。
北宋魏泰的《东轩笔录》也有记载租马代步的详情:“京师人多赁马出入。驭者先许其直,必问曰:'一去耶?却来耶?'苟乘以往来,则其价倍于一去也。良孺以贫,不养马,每出,必赁之。”要租马时,“驭者”(相当于今日的士司机)会先跟你说好价钱,究竟是单程还是来回,而包来回则收双倍价钱。
那么,当时租一匹马需要多少钱?
日本高僧成寻着有《参天台五台山记》有载:“今日借马九匹,与钱一贯五百文了。”计上来,租一匹马一天大约56文,与《东京梦华录》“不过百钱”记录相符。一旦按里程计算,每里路大概三四文钱。
代步除了马与马车,还可以租用牛车。
《东京梦华录》指,“命妇王宫士庶通乘坐车子,如檐子样制,亦可容六人,前后有小勾栏,底下轴贯两挟朱轮,前出长辕约七八尺,独牛驾之,亦可假赁。”当时,东京还有一种专供女眷乘坐的牛车:“宅眷坐车子,与平头车大抵相似,但棕作盖,及前后有构栏门,垂帘。”
南宋诗人陆游着作《老学庵笔记》,亦记录了成都女子出行,也是乘坐牛拉专车:“成都诸名族妇女,出入皆乘犊车。惟城北郭氏车最鲜华,为一城之冠,谓之'郭家车子'”、“江渎庙西厢有壁画犊车,庙祝指以示予曰:'此郭家车子也。'”可见牛车马车,也可以很豪华,成为身份象征。
在宋代,租驴也很常见的。
宋人王得臣《麈史》说:“京师赁驴,途之人相逢无非驴也。熙宁以来,皆乘马也。”这里记载指,原先租驴的人多,不过宋神宗熙宁年间之后,租马的人多起来了。事实上,在宋代,驴的数量比马多,后人在《清明上河图》逐个数,指出《清》画了46头驴和骡子,马只有20匹。这也许能反映宋代实况。由于租驴的价钱也比租马便宜,看来,租驴的收费应该比租马更低廉。
至于用上人力的轿又怎样呢?
据了解,北宋的士大夫都不太喜欢坐轿,南宋文人黎靖德的《朱子语类》记载指:“南渡以前,士大夫皆不甚用轿,如王安石、程颐皆云:'不以人代畜'。朝士皆乘马。或有老病,朝廷赐令乘轿,犹力辞后受。自南渡后至今,则无人不乘轿矣。”
当时,士大夫们不愿意用轿,皆因他们认为“以人代畜”有损人的尊严,不应该将他人当成牲口来“使用”。
由此可见,北宋人极富人道主义精神。这些北宋精英有意识地拒绝乘轿,来展示他们对体力劳动者的尊重。当时的皇帝亦推崇这种高尚的做法,遂决定只有元老重臣们才享有乘轿的特权,或者那些患病无力骑马之人才可以乘轿子。
后来,宋室南渡,可能兽力资源有限,尤其是马匹数量少了,乘轿之风才渐渐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