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是什么?专业博士超全解答来了

内容导读:近年来学界对于土家族吊脚楼已有许多研究,但大都集中于其空间、文化、装饰等方面。本文试从建筑技术视角出发,在实地调研和对大木匠师访谈的基础上,对鄂西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的一般知识、构造做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南方穿斗架技艺整体特征的研究有推进意义。

文/陈斯亮(华中科技大学)

本文原题: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研究

引 言

任何一种民居建筑鲜明特点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的有效支撑。对于民居建筑的研究,离不开对其结构本身的探究,这样将有助于我们从物质层面去了解民居建筑本身。

鄂西少数民族分布多且集中,其中又以土家族为主。全木结构的吊脚楼是土家族的主要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特征,很好地适应了其所处的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特质和审美观念。

咸丰地处武陵山东部、鄂西南边陲(图1),是鄂、湘、黔、渝四省(市)的交界地区。有“干栏之乡”美称的咸丰县,全境干栏群为数众多,并于2011年5月和湖南省永顺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共同申报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的调研地点选取了咸丰境内及其周边的蛮台子、麻柳溪、毛坝等吊脚楼存留较多的5个村镇(图2)。

图 1 咸丰县区位图

图 2 调研村落分布图

通过已有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大致情况如下:

1)土家族吊脚楼一般正屋落地,左右加设与正屋正交的厢房作吊脚形式,由此围合成半干栏院落。通常西南地区傣、侗、壮、瑶诸族的吊脚楼都只建成单体,对比可知,土家族吊脚楼完善结合了汉族建筑的院落精神和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木构技术,是干栏建筑的集大成者。

2)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形制有:三开间的 “一字屋”;一正一厢的“钥匙头”;一正两厢的“撮箕口”(三合水);一正两厢加朝门的四合水。其中,又以“钥匙头”形制最为常见(图3)。

3)土家族吊脚楼为他族所无的最大特色是沿厢房三面兜转(有时被省为两面)的“签子”或“走栏”,和复盖“走栏”的“丝檐”。当地把附有两到三面走栏和山面走栏之上雨搭的厢房称作“龛子”(图4),它是整个土家族吊脚楼的造型所在。

图 3 一正一厢带拖屋式吊脚楼

图 4 龛子

近年来学界对于土家族吊脚楼已有许多研究,如张良皋老先生在《武陵土家》一书中对土家族吊脚楼的源流、分布、平面形制和结构特点等都做了概述,图文并茂,内容翔实。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于其空间、文化、装饰等方面。本文试从建筑技术视角出发,在实地调研和对多位大木匠师访谈的基础上,对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的一般知识、构造做法、技艺特征等展开微观、具体的补充性研究。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不同工匠对于吊脚楼穿斗架某些方面的理解和做法略有差别,或有传承派系之分。

1构架及构件的一般知识

穿斗架是由柱子、穿枋、斗枋、纤子、檩木五种构件组成,又称“立帖式”。土家族吊脚楼传统民居均为穿斗木构架体系,以柱子和骑童(短柱)承檩,檩上承椽,各穿枋既有拉结作用,又起承重作用。每排构架在纵向由檩和斗枋连结,柱脚以纵横向的地川和地斗联系,上下左右联为整体,组成房屋的骨架。这也是南方传统民居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

首先介绍的是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的构架及构件的建筑术语、类型、常用尺寸等一般知识,以了解当地的木构传统。

1.1 建筑术语

试以较典型的正屋五柱二骑排扇、厢房三柱二骑排扇(当地工匠将其简称为五柱二转三柱二,后文沿用该说法)的“撮箕口”式吊脚楼为例,说明当地穿斗架的建筑术语。

平面层面上(图5),吊脚楼由正屋和厢房组成。正屋大都为四排三间,中间称“堂屋”,为增加房屋前坪活动空间,堂屋入口处一般略向后退,该做法丁寨万桃元师傅称“退堂”,麻柳溪村谢明贤师傅称“吞口”;左右两间称“小二间”,室内用中柱划分使用空间,前半间作火塘屋,后半间作寝室。两厢房大都左右对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图 5 五柱二转三柱二“撮箕口”平面

图 6 五柱二转三柱二“撮箕口”屋顶

屋顶层面上(图6),吊脚楼正屋为悬山屋顶,厢房为悬山屋面和覆于其山面走栏之上的单坡雨搭共同构成的“类歇山”屋顶,它们屋面交接部分是整个屋顶的关键所在。正屋和厢房屋面交接位置构件在屋前的叫“沟地”,在屋后的叫“龙骨”;厢房悬山屋面和其山面单坡雨搭交接位置构件叫“子龙骨”。

厢房一般比正屋矮一步水。“一步水”是穿斗架每两檩之间的构造形式,“步”是檩间水平距离,一般为3尺;“水”是檩间垂直距离,若屋面为5分水,则水为1尺5。吊脚楼的开间和进深大小都由步水的多少来控制,这样,“步水”就成为了整个吊脚楼穿斗架的一种度量单位。由正屋和厢房高度差所形成的三角形山花,当地工匠称“鸦雀口”或“猫洞”,它能加强房屋的采光通风。

1.1.1 穿斗架构件术语

穿斗架(图7)的构件主要有竖直方向的柱子和水平方向的穿枋、斗枋。

柱子是竖向的构件。其中落地的柱子,从内向外依次为中柱、二金柱、檐柱;不落地的柱子,像小孩骑在大人肩膀之上,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骑童”。

穿枋和斗枋是横向的构件。其中,进深方向的叫穿枋,自下而上分别是地川、一川、挑枋、二川、三川、顶川。通常,为了方便人在构架上层穿行,中间排扇的二川做减枋,并把这种不做通的二川称为花川。开间方向的叫斗枋,自下而上分别是地斗、楼枕、檐挂、灯笼枋、天欠和梁木。

地川和地斗一起,是加强建筑下部稳定性的构件,同时也是施工时定位的基准。檐挂,位于檐檩之下,是加强建筑中部稳定性的构件,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可在每根檩子下都加一根挂枋,作“满挂”。天欠,也称作“猫儿梁”,只在山面两排扇间使用,位于脊檩之下,与梁木、脊檩一起构成建筑的屋脊骨架,用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类似于清官式建筑构架中的“脊枋”。

图 7 五柱二穿斗架构造示意图

吊脚楼结构复杂,用以构成穿斗架的大木构件众多,为了能准确识别它们并方便后续的预制安装工作,大木匠师会在构件正面写上其特定的名称。有时为了快速书写,会将构件名称中的某些字简写或用笔画更少的同音字代替,如“骑”写成“其”,“檐”写成“言”。值得一提的是,构件名称中的“川”,应是对穿枋中“穿”字的同音改写。

这样一排由柱子和穿枋合榫拼装成的构架,称为“排扇”。对于不同位置的排扇名称,在《营造法原》中,将一栋四排三间的房屋中间两排称为正贴,两侧山面称为边贴,咸丰地区将正贴称为中排,边贴称为山排,这里以当地叫法为准。

1.1.2 穿斗架方位及构架术语

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有正屋和厢房两套平面方位体系,用前、后、东、西来划分。在正屋的平面方位体系中,前,是正屋面朝的方向;后,是正屋背朝的方向;人面前背后而站,左手为东,右手为西,并非真正的东西方向。同样的,厢房也是按照这个来确定方位。

柱子的命名,原则上是每一根柱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名称。访谈过程中,各大木匠师对正屋排扇的柱子命名相同,而对厢房排扇的柱子命名不尽相同。现暂以谢明贤师傅的命名方法为标准,说明吊脚楼正屋和厢房各排扇及其所对应柱子的名称、位置(图8)。

图 8 五柱二转三柱二吊脚楼平面方位及排扇示意图

正屋各排扇从前往后依次是:

1)东山排扇:东山前檐柱、东山前二金、东山前骑童、东山中柱、东山后骑童、东山后二金、东山后檐柱;

2)东中排扇:东中前檐柱、东中前二金、东中前骑童、东中中柱、东中后骑童、东中后二金、东中后檐柱;

3)西中排扇:西中前檐柱、西中前二金、西中前骑童、西中中柱、西中后骑童、西中后二金、西中后檐柱;

4)西山排扇:西山前檐柱、西山前二金、西山前骑童、西山中柱、西山后骑童、西山后二金、西山后檐柱。

厢房各排扇从前往后依次是:

1)东(西)山厢房雨搭排扇:东(西)山厢房雨搭前角柱、东(西)山厢房雨搭前檐柱、东(西)山厢房雨搭中柱、东(西)山厢房雨搭后檐柱、东(西)山厢房雨搭后角柱;

2)东(西)山厢房排扇:东(西)山厢房前雨搭柱、东(西)山厢房前檐柱、东(西)山厢房前骑童、东(西)山厢房中柱、东(西)山厢房后骑童、东(西)山厢房后檐柱、东(西)山厢房后雨搭柱;

3)东(西)中厢房排扇:东(西)中厢房前雨搭柱、东(西)中厢房前檐柱、东(西)中厢房前骑童、东(西)中厢房中柱、东(西)中厢房后骑童、东(西)中厢房后檐柱、东(西)中厢房后雨搭柱;

4)东(西)山厢房半列:东(西)山冲天炮、东(西)山厢房半列后骑童、东(西)山厢房半列后檐柱;

5)东(西)山正屋半列:东(西)山冲天炮、东(西)山正屋半列后大骑、东(西)山正屋半列后小骑、东(西)山正屋半列后檐柱。

1.2 构架类型

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主要有如下类型(图9):三柱二骑、五柱二骑、五柱四骑和七柱二骑。

通过比较可知,选取的构架类型柱子越多,房屋屋高和进深尺寸越大。大木匠师一般通过房屋地基大小和屋主财力情况随宜选取构架类型。当地吊脚楼正屋构架以五柱二骑最为常见,屋面八步九檩,前后各四步水,与之搭配的厢房构架为三柱二骑。

图 9 常用构架类型图

1.3常用尺寸

建筑用尺,有米尺、传统的鲁班尺和现行的市尺三种。根据访谈和现场测绘,当地工匠所使用营造尺为市尺,即1尺≈33.3cm。

同样以五柱二转三柱二的“撮箕口”式吊脚楼为例,说明其构架常用尺寸(表1)。

表 1 构架常用尺寸

各工匠对于构件截面的经验值基本相同。当然,这些尺寸会因木料不同、构架类型不同等实际情况有些许变化,但差别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枋类构件每穿过一个柱身卯口,尺寸会相应减小,这里只取其最大值,该做法在下章有详细论述。构件截面的常用尺寸见表2。

表 2 构件常用尺寸(直径/高×宽)

1.4设计定位

访谈过程中,对于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的构架及构件如何设计定位,几位大木匠师给出了一致的说法,以正屋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中柱高度,一般在1丈6尺8到1丈9尺8,多为1丈7尺8。

2)屋面坡度,当地称为“水面”。一栋房屋的水面要适度,太陡会出现滑瓦,太缓不利于排水。房屋水面一般在四分半到五分半之间,多为五分水。

3)步水,当地房屋的檩间垂直距离“步”一般在2尺5到3尺2之间,多为3尺。再结合五分水面,可计算出檩间垂直距离“水”为1尺5。

4)正屋进深,五柱二骑的排扇每根柱上都承托檩子,那么就有8个檩间空隙,每个空隙的水平距离“步”为3尺,可知正屋进深为2尺4。

5)余下柱高,根据“水”的尺寸可知,余下柱子高度在中柱高度基础上从内向外依次递减1尺5。

6)各穿枋位置,按照当地 “天空地不空”的说法,房屋下层的使用空间高度要小于上层的屋架高度。一般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下层使用空间的上沿,也就是楼枕上沿,在中柱高度一半的位置下移8分;楼枕下沿往下3寸是一川上沿;檐柱往下6寸是二川上沿;二金柱往下6寸是三川上沿;骑童往下6寸是顶川上沿。

厢房的中柱高度比正屋矮一步水,除此之外,其他部分的设计定位方法同上。

2节点及部件的构造做法

在保证结构构造的坚固和稳定的同时,也兼顾到房屋整体和构件的形式美,甚至有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形式。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中这类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2.1 冲天炮

土家族吊脚楼正屋和厢房的连接部分叫磨角屋,立于磨角屋中又同时承接来自正屋和厢房屋脊荷载的柱子叫“冲天炮”(图10),也可称作“伞把柱”。

土家族吊脚楼用正屋带厢房的井院建筑形制区别于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而“冲天炮”则是土家族吊脚楼正屋和厢房在构造上能完善结合的关键,它的创造体现了土家族大木匠师的高超技艺。

图 10 冲天炮

图 11 板凳挑

2.2 板凳挑

板凳挑(图11)能加深屋檐的出挑,增大檐下的使用空间,一般只在正屋前方使用。因板凳挑做法自身所呈现出的结构美,万桃元师傅又将其称作“白马亮蹄”。具体做法如下(图12):

一川出挑(作平挑、曲挑均可),上立短柱,称“前瓜柱”,前瓜柱柱头承檩;前檐挑枋在原有基础上多出挑一步水,其上承檩;二川也出平挑,穿于前瓜柱,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2.3踩檐冲脊

踩檐冲脊是指通过升高中柱和檐口高度使房屋屋面形成富有规律曲面的做法。该做法能增加建筑美感,并防止滑瓦。顾名思义,该做法可分为踩檐和冲脊两部分。

冲脊是中柱在原有高度基础上升高8分。对于踩檐的具体做法,所访工匠略有差别,其中两位具有代表性(图13):万桃元师傅的做法是挑枋在原有高度基础上升高8分;朝阳镇熊国江师傅的做法是檐柱在原有高度基础上升高8分的同时,挑枋也在原有高度基础上升高1寸6分。不难发现,熊国江师傅的做法使屋面曲度更大。

图 12 左:常规挑枋做法;中、右:板凳挑的两种做法

图 13 左:万桃元师傅“踩檐冲脊”做法;右:熊国江师傅“踩檐冲脊”做法

2.4 升山

升山(图14)是指中排排扇柱高保持不变,山排排扇和冲天炮柱高依次升高从而使房屋屋脊形成一条优美曲线的做法。

图 14 升山做法

升山的具体做法是:山排排扇上的柱子在中排排扇柱高基础上升高3寸;冲天炮在山排排扇中柱柱高基础上升高3寸。该做法在技术上解决了因檩子树兜大和树梢小的尺寸问题(安放檩子要树兜朝向堂屋,树梢向山头);在审美上使房屋的两头略微上翘,形式更为美观;同时,矫正了因为视觉观察的距离而形成的错视现象。升山是南方穿斗架的常用手法,类似于宋《营造法式》中的“生起”做法。

2.5 四角八扎

四角八扎(图15)是指排扇前后檐柱柱脚外掰的同时,山面排扇向中间倾斜的做法,与宋《营造法式》中“侧脚”做法类似。该做法既能增加房屋结构整体稳定性,也能让房屋从远处看起来更加挺拔、美观,是当地工匠对几何学中“视线收分法”的朴素认知。以四排三间、五柱二构架的土家族吊脚楼正屋为例,说明其具体做法:

画墨过程中,大木匠师在地川和地斗的前后端头往外多画4分,并对进深向的一川、二川和开间向的楼枕、天欠等构件长度作相应调整。穿排扇时,前后檐柱柱脚往外倾斜4分;立排扇时,山面排扇的上部略微向房屋的中轴线靠,上面比下面略向中轴线收4分。该做法使房屋整体呈角张开之势,而“扎”在土家语中就有张开的意思,故得其名。

通过访谈得知,“四角八扎”会让构件尺寸发生一系列变化,增大画墨和施工难度,故现今咸丰地区木匠在营建吊脚楼时很少会使用这种做法了。

图 15 左:排扇层面“四角八扎”做法;右:立屋层面“四角八扎”做法

2.6 构件榫卯收分

大木构件粗大笨重,安装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制作榫卯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既不可过于松懈失去节点的结构功能,也不能太紧给安装带来困难。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通过枋类构件的“榫头收分”做法来达到方便构件入榫的同时又不会破坏榫卯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下面试以“顶川”构件为例说明枋类构件榫头收分的具体做法(图16)。在高度上,构件的上沿保持不变;下沿在原尺寸的基础上,每穿过一个柱身卯口削减2分。在厚度上,山排构件朝外一侧、中排构件朝堂屋一侧保持不变;另一侧在原尺寸的基础上,每穿过一个柱身卯口削减2分。

与之对应的,柱身构件也要做大进小出的卯口收分处理,具体做法是:进口一侧尺寸不变,出口一侧在原尺寸的基础上,高度和厚度减少2分。

榫卯收分能让构件入榫后连接更加稳固,不易脱榫。

图 16 上:顶川正视图;下:顶川顶视图

除了板凳挑,以上构造做法对吊脚楼的正屋和厢房均适用。

3技艺特征及规律

地处鄂西的咸丰地区土家族吊脚楼数量众多,对它境内的吊脚楼穿斗架进行研究应当具有代表性,现将其穿斗架技艺特征及规律总结如下:

1)命名的独特性

相较于西南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单体吊脚楼,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结构更为复杂。为保证穿斗架预制安装顺利,每个构架及其对应构件都有独一无二的名称,它们的命名以房屋平面方位为依据,分为正屋和厢房两套方位体系。

2)形式的稳定性

这里的稳定性有结构和传承两个层面。

结构层面上,当地工匠运用冲天炮、踩檐冲脊、升山、四角八扎和构件榫卯收分这几种节点及部件的构造做法,使穿斗架形成了稳定的“板凳结构”,体现了他们技艺的纯熟,并自成一套。其中,有的做法是对西南其他少数民族干栏技术的传承,有的是对汉族木构经验的吸取改进,至于它们的关系及历史上发展演变相互影响如何,还有待后续研究。

传承层面上,当地工匠从祖辈口口相传下来的建筑知识和营造技能大致相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样使得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具有通用形式和常规做法,不会随时间的迁移而发生较大变化。

3)变化的灵活性。

由于穿斗架受力的独立性和分散性,它的任何一部分存在与否都不会打乱构架简洁明确的几何规律及其受力特征,故根据地基地形、屋主需求等实际情况,穿斗架的进深、开间、高度、空间划分以及房屋的扩建、补建、改建等都可以灵活自由变化,随宜变通。

综上所述,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穿斗架技艺综南北之优长,集“华”“夷”之大成,具有一套通用形式和常规做法,工匠们在此基础上稍作变通,把它作为一种代表类型来研究,是把握整个南方地区穿斗架技艺整体特征的重要一环。

由于调研时间较为短促,没有实际观看到一栋吊脚楼穿斗架的排扇立屋现场,本文尚存缺憾和不足——对穿斗架的构件榫卯类型、营造程序等方面还需要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

附录:访谈工匠名录

注释

1)大木匠师资料见附录。

2)脊枋:与脊檩平行,位于脊檩或脊垫板下,能使排架之间连接更加稳固。

3)内空:当地将排扇前后檐柱的水平距离称为“内空”。

4)很早之前,当地吊脚楼屋顶只用茅草树皮遮盖,为加速排水以减缓雨水对它的侵蚀,水面较陡,一般为六分;明末清初之后,随着小青瓦的普及,茅草树皮逐步被它所取代,为防止出现滑瓦,水面变缓。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两湖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炎松,袁梦,庞辉.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1):59-63.

[3] 张良皋.武陵土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6.

[4] 张良皋.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1):98-105.

[5]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 乔迅翔.黔东南苗居穿斗架技艺[J].建筑史,2014(02):35-48.

[7] 李先逵.干栏式苗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 石庆秘,倪霓,张倩.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核心技术及空间文化解读[J].前沿,2015(06):109-116.

本文原稿发表于《建筑学报》2020S1期。

陈斯亮,1993年生,湖南湘潭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博士研究生,中国建筑学会学生分会学生委员。师从华中科技大学民族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晓峰教授,长期致力于地方性、民族性、特别是武陵山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在民居大木构架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