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谢晓清: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为先

在大众消费者眼中,“英特尔=处理器”是一个相对普遍的认知。因为在处理器领域,英特尔是行业的引领者,它的技术力、生态力、影响力无需赘述。但是我们知道,硬件强大并不一定会直接转化成良好的软件体验,此时,建立在驱动、优化、底层框架、生态协同之上的软硬件适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英特尔在硬件公司的外表下,还是一家功力深厚、生态完善、高瞻远瞩的软件公司。

·多元多模态计算时代的新趋势

随着单一计算平台时代逐渐远去,单纯以半导体芯片为核心的战略已显颓势。摆在半导体芯片公司面前的,是要尽快适应多元化、多模态设备的“新时代”,以及这个新时代下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谁拥有更强的整合能力?谁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芯片客制化需求?谁能在芯片以外构建更为完整的,包含软件、安全、封装等关键环节的生态链?谁能够以开放、包容、接纳的态度携手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才是现阶段以及未来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大势所趋。

英特尔谢晓清: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为先

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对高科技产业带来的冲击,未来各行各业并不仅仅依赖于云和超大算力,而应该是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节点,再到计算终端都存在的一个形态。其投射在应用端的表现,就是AI无处不在。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生成式AI应用全面爆发,微软全新推出的Microsoft 365 Copilot,将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Office办公软件中;Adobe推出的新版软件,AI技术衍生出的各项功能同样是重头戏。而当AI渗透到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软件中时,无缝、无感的AI体验将成为未来改变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

·OpenVINO:把AI模型轻松搬上Windows PC平台

面对这样的趋势,英特尔软件和先进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谢晓清表示,“Meta提出的Llama2用类似于ChatGPT的方案,让大语言模型能够用到PC终端上去。谷歌的MediaPipe模型可以非常轻松的把优化的AI模型跑到PC终端之上。同时,英特尔在四五年以前就推出了OpenVINO平台,并积累了众多客户,它是一个全开源系统,可以帮助用户优化模型。同时它也可以进行跨平台部署,利用不同硬件特性达到最好的性能体验。”

作为跨操作系统的平台架构,通过OpenVINO开发的任何AI模型不仅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也可以把它轻松地移植到Linux上去,甚至还可以兼容MacOS。因此如果开发者使用OpenVINO来开发AI模型,就可以得到一个跨操作系统的可移植性,提升了AI模型开发的移植的便利性。

同时,英特尔与微软在DirectML上也有直接合作,把OpenVINO通过微软DirectML用到微软的Windows软件栈上,就可以通过未来Meteor Lake平台的NPU来加速Windows studio Effects,因此用户能够在基于NPU的DirectML上得到最优秀体验。

此外,不少开发者们的主力平台还是依托于PC终端的本地AI开发,通过OpenVINO,以及微软ONNX(AI框架)和英特尔INC(Intel Neural Compressor,神经元压缩工具)等工具相互协作,使得大模型在终端能够运行得更加有效。

英特尔谢晓清: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为先

·oneAPI:轻松构建多处理器、跨厂商的统一编程模型

OpenVINO之外,oneAPI也是英特尔手里的重要武器。在XPU领域里,英特尔希望能够构建一种基于多处理器的、跨厂商的统一编程模型,以便于让开发人员代码有更好的移植性。这个移植性不仅体现在代码的可移植性,也体现在性能的可移植性上。

oneAPI就是为此而生。它是由社区共同推动,由英特尔参与的,通过开放行业标准的方式,借鉴和结合了全世界主流的技术标准以及开源的实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共同推动全球对异构计算系统,以及在中国共同推动的一个系统。

oneAPI可以完成像ISOC++、Khronos Group、SYCL这样的跨架构支持,可以完成标准C++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模型,以及像LLVM这样的知名编译器的技术实现,并可兼容像GDB这种调试工具。另外像Python、PyTorch、Tensor Flow、OpenVINO,或者注入AI或者ML等特定领域当中的一些框架用于部署模型等,都可以通过oneAPI轻松实现。

·WebAssembly:造福Web开发者和终端用户

在PC等终端设备上,Web应用是一个重度应用。当用户打开计算机时,浏览器是最为普遍、耗时最长的应用窗口之一。此外,视频会议软件等一些在线社交类工具,同样也是基于Web协议去开发的。而现在,Web应用也进一步延伸到了AI层面。

谢晓清说:“Web的优美之处在于它接口的标准化。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制定了一个标准化的API以及接口。作为Web开发者,只要写的程序能够和标准API兼容,就可以运行在任何一个符合兼容性协议的Web浏览器以及平台上。这个思路和想法在PC软件领域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在PC领域,整个架构设计使得人工智能的能力也可以在W3C这样的协议中被广泛使用。英特尔的CPU、GPU, 以及最新推出的NPU,在WebAI当中可以做到无缝地接入到Web的软件栈当中。所以从软件栈的角度来看,只要开发者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开发标准的WebAPI,开发者的软件就可以应用到英特尔针对AI所开发的硬件加速能力上。”

为此,英特尔布局了Web Assembly,它允许本地程序运行在CPU上。同时英特尔刚刚完成了Web GPU标准化的工作,并且在谷歌Chrome浏览器以及微软Edge浏览器上实现了产品化,因此可以在Web开发当中直接利用到GPU的算力。同时,新引入的名为Web神经元网络(Web NN)的Web AI标准化协议正在起草当中,完成之后,Web开发者就完全可以利用Web NN的API接口写Web应用,所写的应用可以完全用到英特尔平台对Web的加速功能,其中包括CPU、GPU以及NPU的全部能力。

Web NN的重要目标就是利用CPU、GPU以及NPU不同的架构给到跟Native code相近的性能,以给Web开发者带来堪比本地开发的更好的体验。以谷歌MediaPipe模型为例,看看WebNN与本地开发相比,体验到底如何?

下图中最右侧是软件栈的框图,它是一个利用MediaPipe模型的Web NN的应用。图表中的数据是在CPU上采集的,左边可以清楚看到红色和绿色的柱状图,它代表了Web NN和本地性能的比较,同时从曲线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性能是非常接近的,只有少数需要做优化。英特尔利用Web Assembly来做测试,以对比不用Web NN的场景(蓝色柱状图),可以明显看到,Web NN至少带来了翻倍式的性能提升,最高提升接近5倍。因此Web NN可以让Web开发者能够解锁AIGC的算力,同时还能够获得与本地开发几乎相同的体验。

英特尔谢晓清: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为先

·Android on PC:跨系统融合拓宽软件应用生态

在AI之外,英特尔在软件生态系统上的另一个主要关注点,就是“Android on PC”这一生态的建设。谢晓清认为,这个生态对中国可能会具有一个特殊的意义, 它就是在PC上日益繁荣起来的安卓生态。

英特尔谢晓清: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为先

上图左侧两个柱状图显示的是Android和Windows11在2021年的出货量和应用程序数量,无论看哪一个数据,安卓生态都是领先于Windows生态的。尤其是基于安卓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者,他们对用户体验非常敏感,同时也是具备非常旺盛的用户场景创造力的群体。因此英特尔一直希望X86架构能继续在安卓生态中被平等对待。

其实自2020年开始,微软也发布了WSA(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Windows 11系统首发时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如何实现Android应用的兼容。WSA作为Windows 11的一个子系统,联合亚马逊的应用商店在全球进行推广,而谷歌在2022年也推出了一个以游戏为主题的主打在PC市场上面畅玩安卓游戏的Google PlayGames。

这些行业领袖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看到了Android与Windows生态相融合的价值。就中国市场而言,依然是全球安卓市场的引领者。全球35%的安卓用户在中国,安卓应用商店的消费量和流量也非常惊人。不过中国的安卓生态其实有其自身特点,其中包括安卓的碎片化,以及在安卓应用当中有不同的加密保护技术。这些不一样的地方使得应用程序兼容性变得非常有挑战。

针对这一挑战,英特尔与本土合作伙伴积极探索,从去年开始,携手腾讯应用宝共同攻克难关。今年上半年,腾讯应用宝电脑版移动应用引擎正式推出,它整合了大量安卓应用,并针对PC大屏特点做了优化,使安卓应用和游戏体验得到明显提升。该技术基于英特尔Bridge技术以及Celadon开源项目技术开发,因此在硬件、系统兼容性方面完美呈现到了用户面前。

·助力人才培养与教育数字化转型

对于英特尔而言,生态绝不仅仅只局限于特定的软件与硬件,同时还要兼顾上下游和源头。因此,人才培养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手段。

谢晓清说:“我们知道开发者生态的健康发展,其实离不开青少年的启蒙教育、大学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不断加速和融合,培养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队伍成了当务之急。可以说,数字经济是人才为先。因此,英特尔一直将教育和人才培养,作为最最优先的事项之一。我们始终秉持植根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推动共同发展。”

英特尔谢晓清: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为先

自1993年起,英特尔就在中国启动了第一批人才培养项目,在北京、上海、成都的五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并为每一位奖学金得主配备企业导师。到现在,英特尔已经积累了900位奖学金获得者,奖学金项目也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和武汉。同时,英特尔也是全国最早开始探索产学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企业。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校企共同打造“创客-授课-创新实践-直通就业”一条龙、全链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教育部与英特尔共同打造了“教育部-英特尔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这个基地的设立是英特尔迈向创新人才协同培养阶段的开始。万余名大学生在英特尔进行创新的实践和实习,数千万的大学生得到了相应的课程支持。同时英特尔在教育部的指引下,为超过270万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并连续多年成为教育部的优秀合作伙伴。2019年至今,英特尔着重在产学协同培养数字化人才上做出努力。

教育对英特尔来说,从来都不是一门生意,也不是一门业务,它其实是代表着英特尔全体员工对未来社会的一种责任。下图中的这位英特尔员工LiCong,是英特尔教育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也体现出了英特尔自己员工如何从教育当中受益又回馈教育。2003年,刚刚加入英特尔的Li Cong就开始去少年宫给孩子们上课,这是因为当1997、1998年左右英特尔第一次在中国的中福会少年宫成立小博士工作室的时候,LiCong正是这个课堂的一名学员。从小小少年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备受业界尊重的科学家以及英特尔首席工程师。二十年来,LiCong一直把他自己对计算机领域的见解每周定期回馈给中福会的孩子们。他的身上,浓缩了英特尔致力于人才培养轨迹。

英特尔谢晓清: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为先

实际上,英特尔员工遍布在中国的几大主要城市,北京、深圳、成都、大连的员工们多年来同样在积极支持英特尔的教育实践,为人才培养提供一流环境。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了学习方式的演变。尤其是近三年来,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教育飞速转变,成为常态。在这种背景之下,技术可以做怎样的融合与服务,就是英特尔近年来在探索的课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英特尔技术方案团队推出了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比如“双师课堂”。通过在终端两位教师的互相配合,英特尔尝试着能够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教育公平理念加以实现。在这个过程当中,英特尔也做了一些有趣的探索,比如原来针对偏远地区的支持,英特尔是会去捐赠一些硬件设备,而“双师课堂”这样的方案,则可以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够聆听名师课程。同时通过更多课程内容以及更多的开眼界、长见识的数字课程,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大的世界。甚至还邀请到奥运冠军吴静钰,北京天文馆前馆长朱进、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李秀菊博士等运动员、科学家、科普研究专家、理论人员、知名教师等做知识分享。通过数字化,破解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

英特尔谢晓清: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为先

此外,英特尔当前也在尝试大模型、AI生成等新兴技术在学生的终端、在教师的终端为学生、教师带来上课与授课形式的变化。作为一家跨国公司,英特尔非常自豪把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的良规、方式介绍到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青年教师的成长,也随着中国优秀教育资源的积淀和中国教育数字化的不断转型迭代之后,也可以自豪地来展示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来讲述中国的故事,把中国在课堂上教学和技术融合的经验和故事传递到全球。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英特尔在教育方面有着很长期的投入,其中很多项目有着20-30年的历史。如今,英特尔依然在持续进行着一些相关项目。

·英特尔中国学术大会。该大会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20年,其定位是英特尔作为与中国高校、职业学校的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的平台。英特尔的专家和学界的教授都会分享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也会探讨高等教育战略,并且与产业化内容结合。从去年开始,英特尔将青年教师的参会比例提高到20%左右。作为一个长期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产业界、学术界融合创新。

·英特尔中国学术英才计划。该项目从2013年开始,目的是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进步,成为行业引领人才。该计划效果非常不错,选拔的一些青年学者在近年来也确实在各个高校成为领导和学术的引领型人才。从去年开始,该项目推出了升级版——英特尔中国学术英才计划。除了评奖之外,英特尔还组织定期的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能力提升论坛等等,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促进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青年学者更快速成长。

·英特尔奖学金项目。该项目更加悠久,有着近31年的历史。从1993年开始至2022年底,英特尔共资助950多位优秀学子,覆盖范围广泛。除了奖学金之外,还会给获奖学生配备企业导师,为其就业或者是学术科研方面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英特尔在教育领域持续投入的还包括很多竞赛类项目,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支下的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ESDC),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PAC)等等。

·AIforYouth:数字化能力青少年项目。对于青少年人才培养方面,英特尔同样不遗余力。AIfor Youth这样的数字化能力青少年项目就是非常典型的符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项目。

英特尔为全球提供了专门为青少年设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以及非常充分的动手实践课程。其基于通用的硬件平台和开源软件更好地为青少年项目进行服务。英特尔设计了一个全球的面向青少年的分级学习的过程,包含四个章节的学习之旅,39个学习模块,176小时的学习时长。每一个模块当中,英特尔都为中小学教师开发好了上课的教案、实践平台、各种案例以及所需的第三方资源,拿来即可直接使用。

该项目在中国试点是始于2021年,与教育部、华师大教师发展学院进行合作,希望把这些数字化内容不仅形成一些科技课或竞赛课,还希望可以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教育中,赋能专业课教师,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堂上,同样有数字化内容支持,以提高各科教师的数字化意识,并鼓励以及帮助到他们的专业发展。

去年,英特尔培训了31个省市的师范生,今年也培训了大量的中小学老师,并且通过学术峰会,国家级的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首次人工智能创新教学案例大赛,学校试点(成都七中、人大附中,麻栗坡县的学校等),夏令营、训练营等等方式,为教师、学生融入数字化教育提供良好环境。

英特尔为老师和学生提供的全球最大平台——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今年是第三个年头。在过去的3年里,共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个线上活动,其中参赛者来自25个国家。这些举措使得中国在全球数字化教育当中处于领先位置。

此外,上周刚刚结束的中美人文交流项目——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也已经举办到第十个年头,它展现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的成果。英特尔也把其最新的技术,各种数字化的方式带到比赛里,并首次提出了“以数字化的方式来解决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问题”。

作为中美人文交流最重要的一个品牌项目,中国的青年和美国的青年,以及来自全球800多个高校,一万多名学生参与,有2000多个创新性项目在这个平台上得以交流和展示。今年英特尔还首次特别开放了职教赛道,来自100多个院校的15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教育部领导,美国大使馆公使级参赞,英特尔中国董事总经理王锐女士,多位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长、以及企业事务部副总裁等都参加了本次盛会。

·结语

在加速数字化变革的新时代里,英特尔的软件优先在加速跨不同架构计算上(CPU、GPU、FPGA、其他加速器)携手更广泛的开放生态系统,让开发者既可以打破基于单个厂商的封闭式编程模型的限制,也可以交付卓越的性能和生产力。

从软硬件基础构建,到开发者生态完善,再到产学研为一体,青少年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全局链路支持。英特尔在始终秉承“授人以渔”的理念,紧跟时代发展与变革,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资源,为用户提供出色的软硬件协同体验,为青少年人才提供先进、专业的学习、实践环境,为数字教育搭建舞台。

在9月份举办的英特尔创新峰会上,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正式提出“芯经济”概念。而芯经济不仅仅是依托于硬件的芯片经济,其背后更需要软件、制程、架构、封装,以及深入到人才教育培养层面的全方位生态支持。英特尔洞察到了这一点,并已经通过深厚积累开始探索产业新的机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