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唐山工业记忆(原创)

新中国的唐山工业记忆(原创)黄志强

唐山是近代崛起的一座百年工业名城,享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美誉。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矿——开滦煤矿是唐山城市发展的源头;唐山诞生了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诞生了我国第一家大型现代化水泥企业——启新洋灰公司,生产出我国第一桶机制水泥,其附属厂——唐山启新磁厂生产出我国第一件卫生瓷。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先后到唐山视察。在党和政府的扶植下,唐山逐步形成了以开滦煤矿、唐山钢厂、唐山启新水泥厂、唐山陶瓷公司、唐山华新纺织厂、唐山机车车辆厂等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特别能战斗” 的开滦矿工为代表的唐山工人阶级,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百年工业重镇变成一片废墟,24万同胞罹难。在如此重大的灾难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摡,忍受着失去亲人和家园被毁的痛苦,投入到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战斗中。震后第9天,唐山第三瓷厂生产出第一件“抗震瓷” ;震后第10天,开滦马家沟矿生产出第一批“抗震煤” ;震后第28天,唐山钢厂生产第一炉“争气钢” 。新唐山在废墟中崛起,伟大的唐山抗震精神历久弥新。

改革开放以来,唐山的工业体系更加完备,京唐港、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为唐山的工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祝愿唐山的明天更美好。

始建于1878年的开滦唐山矿一号井

1950年,唐山市社会各界举行国庆节庆祝游行

1958年,毛泽东主席参观开滦煤矿水利采煤模型

唐山钢厂转炉炼钢的故乡,转炉炼钢推广到全国各地

唐山陶瓷厂生产的“唐陶牌” 卫生瓷,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世界五大洲62个国家和地区。

唐山大地震后,唐山第三瓷厂生产“抗震瓷”的情景

唐山大地震后,恢复生产的唐山启新水泥厂

繁忙的京唐港码头

本文荣获中共河北省委老干部局《老人世界》杂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二等奖。

作者:黄志强,开滦博物馆荣誉馆员、启新博物馆荣誉馆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唐山市历史学会理事、唐山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研究员、凤凰网大风号——唐山陶瓷百科创始人、主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