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露骨的儿童色图,都在人教版里…

编辑|波比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来看一些当代互联网笑话。

众所周知,出于某些特别原因,当代网络创作者所处环境已经到了举步维艰、战战兢兢的程度。

试问,哪个创作者在正式发表前没有经历过反复自我阉割,哪个热爱文学和艺术的普通人没有发现过最爱的作品被篡改呢?

小到发微博被夹、游戏画面修改,大到歌词和谐、电影电视剧删减,如今的环境是每个普通的我们都心痛非常,却也无可奈何的局面。

但更让我们无法接受的是,一边成年人在网络审查中被重拳出击,另一边祖国花朵却已经被全国发行的正规教辅书荼毒多年。

谁能想到,以下这些行为诡异、表情呆滞的人物,竟然是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教材的内容呢?

如果只是不美观,还可以用“审美掉线”解释,但过度刻画小男孩裆部,请问这是在做什么?

不穿裤子,且漏出裆部,这是可以出现在教材上的内容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诡异插画登上热搜后,越来越多网友注意到事情的严重性。

紧接着,更多教辅书中令人不适的内容被相继曝光。

女孩被摸胸、掀裙子,男孩秃头……堪称儿童邪典插画。

穿裙子做剧烈运动,而且画出女生的内裤,等等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丝毫看不到尊重。

儿童绘本里,两男孩捧着女孩的手臂,边舔边问“姐姐,你好漂亮,你的汗是什么味道?”

猥琐的形象都是黄皮肤,被欺负的白皮女孩一脸骄傲。无论是画面还是文字,任何人看了都难免产生不适。

儿童绘本《扁鹊治病》中的人物动作不雅,画面露骨,很难想象,这些大人看了都脸红的内容,竟然可以作为儿童读物。

除了打擦边球,有些教材甚至“夹带私货”,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们,背后原因细思极恐。

身穿美国国旗元素服装的人物,出现在小学数学教材封面。

美国国旗与红领巾的搭配……

在教材中植入日本品牌logo?

网友找出了更多教材中夹带私货的证据。

在讲祖国尊严的章节,中国地图缺失

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中国一点都不能缺”的基本常识,难道做书的大人会不知道?

更恐怖的是,这些令人不适的插画此前多次被老师家长发现并举报,却迟迟未发生改变。

有些教材,甚至就这样被使用了10多年。

教材的作用是什么?正德行、明心智、启智慧。

这9个字里,没有一个是轻飘飘的。

而让这些成年人看了都脸红的内容堂而皇之出现在未成年教辅中且发行多年,我想,这并不是一句“审美”问题能够敷衍的。

为了了解出版行业真实情况,我们特意找到一位业内人士聊了聊他对这次教材翻车事件的看法。

据其透露,一本书从定稿到最终出版发行,需要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查和校对流程。

而作为出版行业大头的教辅类图书,更是掌握着最重要的资源和更为复杂的审校制度。尤其是全国发行的教材,还需要得到特别许可。

除此之外,出版行业在特定的节点经常需要对过往书籍进行风险自查,比如有无涉及国家问题、地图问题、政治立场问题等等,事后填表,等待上级抽查。

所以说,一本书从定稿到出版、再到事后筛查,期间要经过无数人反复审核。

而在如此严苛的制度之下,以上擦边球、低俗、夹带私货的内容仍然可以顺利过审和出版到最终全国发行,期间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发现问题,这才是最离天下之大谱的地方。

一张插画,看似人畜无害,实际上对三观未正确形成的儿童来说,却真实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俾斯麦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

从小学生开始擦边球、丑化中国人、美化白皮肤、崇尚美国国旗配色、忽略地图缺失……

亡我之心仍未死,从内到外改变中国人的意识,就是这么一步步来的。

而我们之所以愤怒,原因就在这里。

与此同时,其他优秀作品面临的又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帮助孩子认识生殖器官、讲解青春期的知识、破除性别刻板印象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因“图画、文字尺度过大”为由被举报。尽管更多人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史上最好的性教育教材,官方仍然宣布停用。

让无数80、90后相信光的《迪迦奥特曼》被举报停播,理由为增长孩子暴力倾向。

“绝对正确”指标下,一些娱乐活动更是把娱乐效果拉满,纹身达咩、染发达咩、三观不正的歌词达咩。

为了弘扬正确价值观,毛不易经典歌曲《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被改成了《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悠闲》。

众所周知人不能笑死,所以“死”字要加双引号。

北京环球影城三字流量威震天被举报,只因为一句电影中的口头禅“愚蠢的人类”。

正常内容逃不过被阉割的命运,而涉黄、低俗教材竟然可以正常发行并流通10多年。

现实与网络的魔幻差距,不禁让网友在愤怒之余开始调侃:

“不如让晋江和广电来审核这些儿童读物吧!”

一次次不同事件的封禁,一次次送给审查的热搜。

网友们的愤怒,一方面来自艺术的形容词从“百花齐放”变成“矫枉过正”,但更多的,是希望看到一刀切的荒唐局面能早日解冻,我们的发声能产生哪怕微小的改变。

我们不支持对内容的过度审查,同时也对越过红线的危险内容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

这次的儿童读物翻车事件便是一次警醒——

真正需要审查的内容不该靠网络的力量监督,阉割个体的自由,追求宏大的正确也是一种自欺欺人。

点个「在看」,希望相关部门该有的高度敏感性,别再来得后知后觉。

最后,带大家回顾一下老版教材的插画有多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