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特色活动之一,长三角一体化数字文明共建共享——2024年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21日在乌镇举行。
本次大会以“共建数字长三角 共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城市合作、产业合作,完善数字长三角协同共建格局,打造数字中国建设长三角样板,推动共创全民共享、引领时代、彰显制度优势的数字文明。
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
大会现场,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丽水市,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芜湖市、宣城市、黄山市20座城市,共同发起长三角城市共建网络文明合作倡议,标志着参与长三角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的城市从16座拓展到20座,“朋友圈”进一步扩大,细分领域合作更深入。
长三角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已先后发起长三角城市数字文旅一体化、双碳领域数据要素发展一体化等合作倡议,深化数字长三角协同共建格局,聚力打造数字中国建设长三角样板。
未来,这20座城市将在“乌镇对话”合作机制的引领下,合力构建具有辐射性、示范性、带动性的网络文明共建平台、协作平台和服务平台。
数字长三角建设成效显著
会上,由沪苏浙皖长三角联席办发布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长三角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占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40%以上,约占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的30%。
报告指出,长三角地区正在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超72万个,算力规模指数达165,较上年增长显著。2023年,新增国家绿色数据中心16个,占全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在数字技术创新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策源优势进一步增强。研发创新投入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上海、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加速推进建设。同时,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已启动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3万件,占全国总量的26.8%。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上,长三角地区同样全国领先,已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同时,不断深入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智改数转网联”等数字化转型,2023年入选国家级数实融合相关平台数量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长三角地区数字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持续推进,覆盖医疗、教育、文旅、就业等领域,实现4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上线173项,数据共享交换量达9.5亿条。同时,数字政府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创新跨省服务如“集成办”“免申办”“一码办”等,并成功运行全国首个跨省域“智慧大脑”。
“独角兽”成为数字经济关键力量
会上,长城战略咨询发布2024长三角数字经济独角兽(潜在)企业影响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本次入榜的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独角兽(潜在)企业共计294家,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均有数字经济独角兽(潜在)企业,合计占区域内独角兽(潜在)企业总数的50.1%。其中,上海117家、江苏85家、浙江66家、安徽26家。
独角兽企业及潜在独角兽企业,作为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备2个核心特征:一是高价值,二是高成长。根据报告,长三角数字经济领域汇集3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占全国超级独角兽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这3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分别为芯片赛道的长鑫科技、数字生活赛道的小红书及数字出行赛道的极氪汽车,其中,长鑫科技估值达到198.5亿美元。
长城战略咨询副总经理程淑红表示,在产业领域中,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特定的细分领域中,如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它们已成为数字产业化核心赛道上的领航者,而在数字出行、数字医疗及数字生活3个领域,它们则扮演着产业数字化核心引领者的角色。
作者:
文:郭凡熙编辑:范菁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