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丰泽区的蟳埔村,如今成了许多人争相打卡的网红旅游地。走进蟳埔村,远道而来的游客头戴“簪花围”,或游览,或拍照,或购物,让渔村形成一片流动的“花海”。蟳埔女,以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簪花围”而著称,和惠安女、湄州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每逢喜庆的日子,蟳埔女都要戴上5串到7串不同颜色的花环来庆祝。寻常日子里,她们也会戴上两三串花环来装饰自己。这一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簪花围”火爆出圈,各地游客慕名前来体验,带火了蟳埔村的文旅产业。蟳埔村中,蟳埔女服饰店、民俗体验馆、传习所、研学社等招牌随处可见,勤劳能干的蟳埔女们或是凭借簪花手艺为游客“簪花围”,或是当化妆师、厨师等等,为纷至沓来的游人提供服务。如今,许多蟳埔女从售卖鱼货转入民俗、文创、餐饮等领域,成为新“讨海人”。图为3月9日,蟳埔处处是头戴簪花的游客,放眼望去,人头攒动如同一座“流动的花园”。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7日,蟳埔随处可见头戴簪花的游客。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7日,游客在蟳埔村码头游玩拍摄。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的蟳埔村,曾是无数远洋商船的出发地,拥有近千年历史。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9日,游客在蚵壳厝前拍照。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9日,“蟳埔女”“湄洲女”(蓝色上衣)在蟳埔村举行的妈祖“天香巡境”民俗活动中。“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21日,前来簪花的游客和蟳埔奶奶一起合影。如今,蟳埔奶奶不仅帮游客簪花,还当起了“模特”,吸引游客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7日,蟳埔女黄淑惠在为一位男游客“簪花围”。60岁的黄淑惠簪花技术在村子里很出名。在她的巧手下,一个个美丽的“头上花园”被编织而成。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9日,头戴“簪花围”的年轻一代“蟳埔女”参加民俗活动。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9日,蟳埔村盛装打扮的“蟳埔女”。蟳埔女的头发在脑后梳成圆髻,髻中横穿一支“骨髻”,插上几朵五颜六色的鲜花,圆髻的最外围是漂亮的“簪花围”,很多簪花围是用应季的小朵鲜花扎成整齐的花环,有红、黄、白、紫等颜色。“头戴簪花围、身披大裾衫、下着宽脚裤、耳戴丁香坠”,就是蟳埔女服饰的典型特征。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8日晚,蟳埔女服饰秀亮相在泉州市丰泽区举行的2024年海丝国潮非遗文化时尚大秀。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7日晚,黄芳芳利用晚上时间在父亲黄晨的指导下学习制作蟳埔女服饰。黄晨是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丰泽蟳埔女服饰”代表性传承人。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7日,蟳埔女郭珊珊(右三)和合作伙伴在店内忙着做“簪花围”使用的熟花,簪花的大热使她的熟花销售也火爆了起来。簪花围用花分为两种,一种是生花,另一种是熟花。生花即鲜花,在簪戴过程中不仅能感受鲜花的美丽与芬芳,还能享受鲜花慢慢绽放的过程。熟花就是塑料花、绢花等人造花,一般插在外环鲜花和次外环鲜花之间,给排列整齐的花环增添几分灵动。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7日,蟳埔女刘淑莲在蟳埔村口为游客拍照。40岁的刘淑莲是蟳埔女中少见的摄影师,“簪花围”和蟳埔村成为“网红”后,她转行成为摄影师,每天为游客记录下一个个美好的画面。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7日晚,在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丰泽蟳埔女服饰”代表性传承人黄晨的工作室内,游客在参观了解蟳埔习俗和文化。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3月9日,蟳埔村游人如织。自“簪花围”走红以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蟳埔村迎来无数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游客头戴“簪花围”,身着与当地蟳埔女一样的服饰,或游览,或拍照,或购物,全村仿佛成为一片流动的“花海”。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