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研究】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贸易战后果

(图片来源于AI)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这使得美国的平均有效关税水平达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高水平。在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将一个世纪前美国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及其带来的贸易战作为重要的历史借鉴。

但是,《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实际影响究竟如何却并不是很清楚,因为1930年6月法案通过时正值“大萧条”时期,而“大萧条”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本身对贸易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为了确定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及其造成的贸易战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实际影响,Mitchener,O’Rourke和Wandschneider三位作者重新审视了斯穆特-霍利贸易战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并全面考察了这场贸易战所造成的经济后果。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出台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欧洲农产品贸易中断,美国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而随着一战结束,欧洲产品出口恢复,国际农产品价格大跌,并在整个1920年代维持低位,这对美国农业部门造成了重大打击。1922年《福特尼-麦坎伯关税法案(the Fordney-McCumber tariff act)》通过,大幅提高了对美国工业品的进口保护,但支持保护农业利益的民主党和中西部共和党人却认为应该降低工业品关税或提高农产品价格,但这一议程在国会难以推进。然而中西部共和党人后来呼吁提高农业关税的想法,得到了1928年获胜的共和党总统赫伯特·胡佛支持并写入其执政纲领。

虽然胡佛总统关注农业品关税,但在国会的共和党人却并不完全赞同。负责税收和贸易等问题的众议院筹款委员会(The 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在其共和党人主席威利斯·霍利(Willis Hawley)的领导下于1929年1月提出一份提高关税的提案,该法案对工业品的保护力度要远高于农业品,这显然是中西部共和党人不能接受的。

1929年5月,议案在众议院通过,提交到参议院财政委员会(The Senate Finance Committee)。该委员会主席里德·斯穆特(Reed Smoot)是来自中西部犹他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在他的推动下,法案调整为更偏向保护农产品。但不同地区的参议员对关税的看法差异巨大,为了使法案获得通过,关税水平进行了大幅削减。

1930年3月该法案在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随后,为了统一版本,最终的关税法案仍然大幅提高了关税水平,并最终在众议院也获得了通过,正式成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1930年6月17日,胡佛总统签署该法案并于次日正式生效。该法案将当时美国进口关税的平均水平提升了约6%。

由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在大萧条时期出台,各国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也会提高关税,但这并非是贸易战,只有存在明确针对斯穆特-霍利关税的反制行为,才能被认定为贸易战。事实上,由于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的曲折性,很多国家都在法案的听证阶段就对美国发出了抗议,这些抗议国家的名单被美国参议院要求公开并作为法案辩论的内容。1929年秋天,已经有35个国家和殖民地政府向美国提出了明确抗议,其中包含了英、德、日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随着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签署生效,部分国家开始出台反制措施。表1展示了当时所有正式抗议的国家清单。

表1 抗议国家、反制国家以及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后的美国进口情况

作者将所有正式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的35个国家定义为对斯穆特-霍利关税的“抗议国”(Protesters),而其中实际出台了反制政策报复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的9个国家被划分为“反制国”(Retaliators),剩余的26个仅提出抗议和威胁但并没有出台针对性反制措施的国家则是“威胁国”(Threateners)。基于这一划分,斯穆特-霍利关税所掀起的贸易战,狭义上就仅发生在美国与9个反制国之间。威胁国占美国1928年贸易总额的43%,反制国则占38%。

为了全面分析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全球贸易造成的影响,作者构建了一个包含99个经济体(其中主权国家有55个),从1925年到1938年的季度双边贸易总额的面板历史数据。通过对比对斯穆特-霍利关税作出反应的国家,即“抗议国”,和其他没有对该关税作出反应的国家与美国的进出口情况,作者在图1中展示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美国贸易造成的影响。抗议斯穆特-霍利关税的国家在法案出台后对美国的出口锐减,而对没有任何反应的国家的出口则几乎没有变化。由于进口关税的提升,美国几乎对所有类型国家的进口都出现了相似幅度的下降。

图1 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前后美国进出口情况

注:蓝线代表对斯穆特-霍利法案作出反应的国家,红线代表没有作出反应的国家

为了进一步分析抗议国家中的不采取实际行动的“威胁国”和采取反制行动的“反制国”从美国进口的情况差异,作者在图2中展示不同类型下每个国家的从美国进口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所有反制国在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出台后都大幅降低了自美进口,而没有采取反制措施的威胁国同样出现了自美进口下降。总体而言,斯穆特-霍利法案的出台,让美国对所有对此行为发出抗议的国家的出口减少了25%,无论这些国家是否实际采取了反制措施。

图2 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前后各国对美国产品进口情况

此外,美国的贸易伙伴同样采取了策略性报复手段,即针对美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进行反制。其中,美国的汽车部门是重要的打击对象。作者通过构建另一个包含美国和其59个贸易伙伴、104个产品分类、从1926年第三季度到1932年第二季度的国家-产品层面季度面板历史数据,深入分析了各国针对斯穆特-霍利关税的策略性反制措施。

产品层面的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对斯穆特-霍利关税作出抗议的国家的出口相比于没有反应的国家平均下降了22%,其中对反制国家的出口下降了33%,而对仅发出威胁国家的出口也下降了19%。对于美国汽车部门出口而言,对反制国家的出口相比于其他产品而言额外下降了43%。

作者最后还分析了各国在此次贸易战中的福利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反制国家而言,贸易战带来的福利水平下降相对明显,约减少了贸易对总福利贡献的16%。威胁国的福利水平变化为正但影响很小。而对美国自身而言,贸易战带来的总福利影响则喜忧参半,总体有限。

总而言之,斯穆特-霍利关税所引发的贸易战对美国在大萧条时期的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不仅来自于反制国家的针对性措施,也来自于其他反对但没有采取实际反制措施国家的主动减少进口。虽然反制国家采取了一些策略性的反制措施,但很明显这些措施远非最优反制政策。无论如何,美国发动贸易战而期望自己不会遭受报复是不现实的,无论是在约一百年前,还是在今天。

文献来源:Mitchener, K. J., O’Rourke, K. H., & Wandschneider, K. (2022). The Smoot-Hawley Trade War. The Economic Journal, 132(647), 2500–2533.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