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首次:央行逆回购缩减至30亿!什么信号?

在资金面平稳跨过半年时点后,央行在公开市场将每日的逆回购规模降至30亿元,引发市场关注。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在7月4日和7月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与前期持平。

这是央行在2021年1月末以来首次将逆回购的规模降至100亿以下。

“央行缩量到30亿的确在意料之外,但实际影响这两天看还是非常有限的,流动性还是充裕的,利率的波动也是对后续央行态度是否变化的担忧。”某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称。

对于低量逆回购操作,浙商证券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当前银行短期流动性呈现合理充裕略高态势,央行开展超额逆回购意义不大,缩量操作更多是稳定市场流动性预期;

二是市场利率持续低于政策利率容易导致央行控制力下降和债市杠杆率攀升,缩量操作下两者差值收窄利于央行控制力回归和降低金融风险。

该机构认为,重价不重量导向下,低量逆回购并非是央行开启货币紧缩信号,市场无需过多担忧。

国盛证券则认为,与2021年1月类似,央行当前也无意引导流动性更为宽松,可能一定程度上希望市场控制杠杆水平。

但需要看到,当前和2021年1月面临完全不同的约束条件,当前处于经济复苏和信用扩张初期,不支持流动性趋势性收紧。

“央行30亿操作并非意味着流动性会趋势性收紧。当前基本面和信用状况并不支持央行收紧流动性。同时在财政存款继续下降、居民继续回补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下,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宽松。”国盛证券认为。

市场也有不同的声音。

信达证券在研报中提出,尽管这一操作带来的净回笼影响微乎其微,但从历史上看,央行反常的操作往往是资金宽松状态解除的征兆,如2020年5月26日,央行突然进行的100亿逆回购,以及2021年1月8日的50亿逆回购与1月13日的20亿。在当前的流动性宽松主要依赖央行支撑的状态下,央行的反常操作必须予以重视。

“从央行二季度例会来看,稳就业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央行更有可能是由于经济在6月后的边际修复,逐步减少对经济的支持,通过调降逆回购规模释放信号,引导资金利率逐步向政策利率回归。 在目前债券市场最大的支撑因素来自于流动性宽松的状态下,央行的反常操作总体来看并不是有利的信号。”信达证券分析认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