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陆九渊因“宇宙”而悟了什么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姚亚平

“本心”是陆九渊心学中最核心的思想。

如果要问,人之本心,本在何处?本心是无须思考、不虑而能的,人们是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的,所谓凭良心办事,也是凭心来感知“道”和“理”的,所以,人之本心,就本在“心”是人的立身之本,行事之本,知“道”之本。

本心与天道是同一的。“道未有外乎其心者”[《敬斋记》《陆九渊集》卷19,第262页。]。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是一种内向性的自反思维。陆九渊强调要在“本心”的观照下来明“理”、知“道”。

道在天下,道在宇宙,道在人事,道在本心。在陆九渊心学之中,“心”就是“理”,就是“道”,修心就是悟道。朱熹把孔孟之学概括为“仁义道德”,这仁义道德不仅是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还是宇宙人心的根本,即“理”或“天理”。在朱熹那里,心归心,理归理,两者是分开的,朱熹的方法注重“格物穷理”,心要服从理,人要服从天理;存天理,灭人欲;而陆九渊反对把“理”归于天、把“心(欲)”归于人,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心即理”,心就是理,“理”就在“心”中,“仁义之理”就是“仁义之心”,所以,要想寻找理,不是向外找,而是向内,“求之不得,反求诸己”。

一、什么是陆九渊的“道”?即公道,即天理

1、天下万物,道理最大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问宰相赵普:“天下何物最大?”

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

他没有说皇帝最大,可赵匡胤“深以为然”且“屡称善”。到南宋时,孝宗皇帝在与群臣议政进曾屡次引述这一典故,大臣们也有意识地利用这一典故来规范皇权。[ 邓小南:《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暨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陆九渊也认为“道”是天下最大:“道者,天下万世之公理,而斯人之所共由者也。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父有父道,子有子道,莫不有道。”“道”是斯人所共由,君、臣、父、子,都有其道。陆九渊还引用孔子的话:“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就像任何人进出房屋都要通过房门,人只有由道才能立身成功。[《杂著·论语说》《陆九渊集》卷21,第302页。]

2、“道”“理”具有客观性

陆九渊认为宇宙之间只有一个道。“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如是则为仁,反是则为不仁。仁即此心也,此理也。”[ 《与曾宅之》《陆九渊集》卷1,第5页。]“道”与“心”“理”“仁”是一致的、统一的、同一的,“谓之典常,谓之彝伦,盖天下之所共由,斯民之所日用,此道一而已矣,不可改头换面。”[ 《与王顺伯》二,《陆九渊集》卷2,第24页。]“道”就是理,所谓“道理”,是天下共同遵循的天理,是万民所日用的伦常,“道”就是义,所谓“道义”,而不能讲利害,是君臣所共讲的公义,“道”就是“事”,所谓“事理”,是社会公众共同完成的公事,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道德实践原则,这种实践原则必须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具有指向日常的实践性。

陆九渊的“道”就是“理”“义”“事”,亦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他说“道在天下,加之不可,损之不可,取之不可,舍之不可,要人自理会。”[《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第500页。]道、理、义、事都是客观自在,不可加损,不可取舍,但可体认。

3、“道”“理”就是“心”

为什么“要人自理会”呢?因为在陆九渊心学里,“心”,与“道”“理”“义”“事”是同义词,“心”就是“道”“理”“事”,“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与赵监》《陆九渊集》卷1,第10页;又见《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51页。]“吾之本心”是什么?“所谓安宅、正路者,此也;所谓广居、正位、大道者,此也。”[ 《与曾宅之》《陆九渊集》卷1,第5页。]“安宅正道、居仁由义”,这是陆九渊心学的落脚点。

“道”就是公,所谓“公道”,而不能讲私欲。

“理”就是天,所谓“天理”,而不能讲人情。

陆九渊刚到荆门任职,看到“弊政丛生”,有人劝他“为委曲行道之计”,睁一眼,闭一眼,不要太较真。陆九渊答:“古人理会利害,便是礼义,后世理会礼义,却只是利害。”[ 《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第489页。]在陆九渊看来,古今的差别就在于:“古人通体纯是道义”,而后世之人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是说都没有礼义,只不过其心是以利害为主导,再以礼义的名义去做罢了。古人讲究利害,却合乎礼义,后人相反,虽讲礼义,却只是利害。

陆九渊主张,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道有天之道、地之道,但归根结底归结于人之道,内在于人的心中,“天降衷于人,人受中以生,是道故在人矣。”[ 《与冯传之》《陆九渊集》卷13,第205页。]“道理无奇特,乃人心所固有,天下所共由,岂难知哉?”[ 《与严泰伯》《陆九渊集》卷14,第209页。]陆九渊主张道在心中,心外无道,道是“天下所共由”,是天之所以天的天之道,是“人心所固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之道。圣人之道不仅是大丈夫安身立命、视听言动的最高准则,也是天下所有的人都必须践履的根本大法,是万世不变的公理。[ 朱人求:《象山教化理论与实践》,载欧阳祯人主编:《陆九渊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79-280页。]陆九渊的这些文字与思想穿透千年岁月,直达人们的心灵。

二、4岁问天、14岁悟道的陆九渊

看《陆九渊集》,“宇宙”“天下”出现得很多,而且常常是和“道”“理”“心”“志”这几个概念连在一起说的,陆九渊心学的“道”就是在“宇宙”“天下”的视野中来开始和展开的,这不但体现了陆九渊心学的世界观,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担当与情怀。

陆九渊4岁的时候,问他爸爸:“天有多高?地有多大?宇宙的边在哪里?”(“天地何所穷际?”)

4岁的小孩竟然问出了这样高深的问题。小孩子大多问一些价值观的问题,这人是坏蛋吗,那人是好人吗?顶多问人生观的问题,如:我长大是要当飞行员,还是当科学家呢?可陆九渊一上来就问宇宙观、世界观的问题。少见。

“父笑而不答”。我估计他也答不出。

陆九渊“遂深思,以至废寝忘食。”

直到14岁,陆九渊读书时,在一本古书《尸子》里看到对“宇宙”二字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一下子醍醐灌顶,突然省悟:噢——,四方上下的空间叫“宇”,往来古今的时间叫“宙”。

其实,后世对古书的这一解释多有不认同。梁漱溟就认为“宇”和“宙”这两个字不能拆开来解释:“古语: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盖宇指空间而言,宙则谓时间也。此世俗之见,分别为判然两事者,因未尝得事实之真。事实上时空合一不分,离迁流不驻之事实,更无虚空如人们之所设想者。”[《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92页。]如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梁漱溟的这一“时空合一不分”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世界是永恒运动的物质世界,运动是物质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同样,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当然,古书的这一解释并不妨碍陆九渊的思绪活动。陆九渊考虑的是人、发展中的天地万物、和无穷无尽的宇宙世界的关系,他突然豁然开朗,兴奋地说道:噢——,人与天地万物,原来都在这无边无尽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里,都在这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啊。(忽大省曰:“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也。”)

有人会说,这个“大省”没什么了不起呀,“宇宙无穷”,这个谁不知道呀?别急,陆九渊的思绪没有停。

而在这时间、在这空间、在这宇宙里,有个人,有个我。(有人又会说:这还是谁都知道的事实呀。还是别急。重要的来了——

陆九渊抓起一支笔,“唰、唰、唰”地写下一篇哲学笔记。这篇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哲学笔记就是一句话。什么话呢?

史书记载,14岁的陆九渊乃援笔书曰:“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51页。]

“宇宙无际,天地开辟,本只一家。往圣之生,地之相去千有余里,世之相后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盖一家也。”[《与罗春伯》《陆九渊集》卷13,第202页。]“本只一家”,万物一体,所以,宇宙之内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分内的事,就是宇宙内的事。这就提出了人对天地万物的责任问题。

别看这就是一句话。这句话可不得了。怎么不得了呢?

请注意:陆九渊在这里对问题进行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哲学转换。

多么了不起,14岁的人,还是一个孩子,初中生吧,就说:“我的事是宇宙的事,宇宙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个人除了宇宙的事,就没有什么事啦。

也就是说,我的事都是全县、全省、全中国的事,全县、全省、全中国的事就是我的事,全县、全省、全中国所有群众的生产生活、脱贫致富、医疗住房、文物保护、旅游休闲全都是我的事。那有人问了:那你自己一点私事都没有?不要谋个职业,加个工资,买套房子吗?不要,我的事就是天下事,天下事就是我的事。这就是圣人呀。

在陆九渊心学里,“道”就是“事”,“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第458页。]用陆九渊的话讲,“践履”就是“做事”,把心学思想“践履”在实践上,把儒家之道“践履”放在实践上,在做事中体悟儒家之道。当然,它跟我们现在讲的社会实践、群众实践还有差距,它讲的主要是道德实践。但陆九渊强调,修心、践道、做事是一致的。“心”是本心,“道”是至道,“事”是大事,以天下为己任,做宇宙之事。宋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地”、“生民”、“万世”,没有一件是自己的事。有人问:人生只有百年,还管天、管地、管到生民、管到万世去?对!中国人就讲这个。

正因为陆九渊的“心”是“宇宙心”,“事”是“天下事”,他讲的“宇宙的事就是我份内的事,我份内的事就是宇宙的事”,才意义凸现。后来他概括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有多大,我就有多大。这样的胸怀大呀,豪情万丈,且境界高远,无人能及。

这个思想是中国儒学、中国文化非常了不起的思想,灿烂辉煌,陆九渊的这个思想、这种情怀,自古有之,往后传之,从屈原到文天祥,从孔子的归于仁、志于道,到张载的“横渠四句”,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生生不息、悠久绵长的传统。中国人不信神、不信教。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对鬼神是敬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对鬼神说得不多,谈不上有什么宗教信仰,更谈不上什么宗教献身,但中国人对他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奉献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却是一点也不含糊。

后来,陆九渊又把这句话简写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所以,这个命题,是由“宇宙内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是宇宙内的事”转化而来的。

总而言之,陆九渊由“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下定决心做圣人,从此进入一种人生新境界。(“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

这不是野史的道听途说,而是在正史《宋史·陆九渊传》的记载,是中国文化史里正儿八经的东西。

“宇宙”这个概念,在陆九渊心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陆九渊于“宇宙”二字,悟到多方面的道,悟到“(吾)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又于“宇宙”二字,悟到日用之功,实有在于人情、物理、事势之间,谓“执事之进,尝大进于掌家事之时”;又于“宇宙”二字,悟到“或于践履未能纯一无间,稍加警策,即与天地相似”。从此,凡遇事物,动有感悟。尝闻鼓声,豁然以觉。[ [南宋]包恢:《象山先生年谱后序》。]依此“课己之学”,抵达昭然而不可昧,确然而不可移的境界。后来,陆九渊启发后学,常以自己的悟道经历为引子,多及“宇宙”二字(“其启悟学者,多及‘宇宙’二字”)。

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也直接启发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大人者,体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

陆九渊这句“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名气很大。我们在中学、大学上哲学基础课时,一被告知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后,“哦——”地一声,就把它抛开了。

现在看来,陆九渊的心学确实是唯心主义,但是,我们不能给它简单地贴个标签、戴个脸谱就了事。钱穆先生讲:我们对历史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如果以这种态度去体会与把握陆九渊这一论断的多面向度与丰厚内涵,我们或许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那一天,我讲到陆九渊4岁问天、14岁因“宇宙”字义而悟道之事,引发一场讨论。

宇宙的边界和大小的确是个宏大的终极问题,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有位数学家就在研究宇宙有没有边界?如果有,怎么用数学描述?其实,科学家的问题也许就是哲学家的问题。科学家研究能否用数学或自然科学的方式来描述宇宙的边界,我在大学时曾做过思考,认为世界(宇宙)的边界就是语言的边界,语言之外无世界。但是大家都知道,有些东西看得见、想得到,可用语言就是表达不出,比如“心中有爱口难开”,你说不出,总不能说这“爱”不存在吧。

语言和数学都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表达、思维的运行都要依靠语言,但是,语言也好、数学也罢,都是思维的工具,都是人用来把握和描述世界的工具。人在运用语言来表达思维、用数学来运算思维,靠这些工具来想象、述说这个宇宙(世界)的时候,可能存在某种局限性。也许可以换句话说:世界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思维能到达的地方,就是宇宙(世界)的范围,思维之外无世界。也许宇宙的边界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的交互,而不只是一个纯属客观的东西,正所谓动物只有环境,而人才有世界。有些问题,不一定是用唯心与唯物的人为划分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还应该在客观存在与主观能动的关系上对陆九渊心学展开研究。

三、陆九渊的读书悟道处

讲陆九渊心学,就要讲讲陆九渊心学是在哪里发生、是怎么发生的。

现在,王阳明悟道的贵州龙场,修建得很好。龙场这个地方成了十分重要的王阳明纪念地,王阳明心学研究地。王阳明悟道的那个山洞“玩易窝”和后来居住读书的“阳明洞”,每天都有许多人去参观。

陆九渊因“宇宙”之义而悟道的地方在哪儿呢?

在他的家乡。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的疏山寺潜省居。陆九渊的这个悟道地保护得很好,且已整修好了,但各种旅游推介都没有提到这个“潜省居”,以致于不少研究陆九渊心学的专家学者都没有去过。其实,这个地方应该让更多的人来看看。

当然,对于这个地方,除了强调陆九渊的“悟道处”,还更应强调它是陆九渊的“读书处”,不能认为“心学”就是陆九渊一惊一乍的那么一个“顿悟”,突然闪现了。陆九渊心学是他长期学习、长期思考的结果。所以,突出陆九渊的读书处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疏山寺是一座古寺,始建于唐。它是抚州境内现存4座古寺中的一座,其他三座是:宜黄的石巩寺(始建于760年、唐代肃宗年间)、曹山寺(始建于870-873年、唐咸通年间)、临川正觉寺(始建唐代初期)。如果疏山寺就是一座古庙,那也没什么,抚州的古庙多了去了,关键是疏山寺有许多藏书。

中国古代,没有公共图书馆,书藏在哪里?一是藏在宫里。二是藏在家里。南唐统治相对稳定,注重文治,大办学校,广育人才,可连首都金陵的官学里都找不齐书刊典籍图册。南唐前主李昪就诏令郡县搜求。江西吉州(今吉安)刺史贾皓发现庐陵县的儒生鲁崇范的家里竟藏有整一屋子书,就向他购买以贡献朝廷。鲁崇范将家中藏书全部献出,谢绝报酬,并发表一通高论:“坟典,天下公器,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吾非书肆,何酬价为?”[《南唐书·鲁崇范传》。]你看,做得好,讲得也好呀。三是藏在庙里,每个庙里都有藏经阁。当年的庐山东林寺就号称“天下经典一寺收”,而疏山寺也以藏书丰厚而闻名于世。

不管书藏在哪里,在中国人的眼里,读书的地方、藏书的地方、教书的地方、都有一种神圣的意味,都是读书人的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临川自古出才子,才子从来爱读书。而临川的这些才子都有个爱好,爱读书,而且不在家里读书,偏跑到一个山洞、寺庙去读书,比如,唐宋八大家的两个,王安石在金溪的黄坊村有读书处,曾巩在南丰县城旁边上的那个山洞里有读书处,北宋哲学家李觏在南城县城边的麻姑山上有读书林,后来明代的罗汝芳在南城县城边上另一座山、即丛姑山上有读书处。我想,读书人要读书学习、著书立说,就要找一个自在的场头,书房也好、山洞也罢,都是“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身在此地,一书在手,确有种感觉:八百里风云奔来眼底,五千年往事涌上心头,真有种感觉:坐拥书城,那就是王呀,自我精神世界的王。读书处还是收拾精神、深入思考的地方。有人说,“阅读的空间是一个精神的集合点,最重要的,是让人静下来”。此话不假,每天从身为形役的工作中回到家中,坐在书房,精神就会为一振,心灵顿时敞亮。人进书房,心放下来了,心静下来了,世界就在你周围了。所以鲁迅先生会说“躲进小楼成一统”。在书房看书、读书和写书,其实就是在“一个洁净明亮的地方”,享受“一天最宁静的时光”。

疏山寺就是这样一个藏书处,一座图书馆。855年(唐大中初年),它是名士何仙舟的结庐之处、藏书之所。27年后,882年(唐中和二年),一个叫匡仁的和尚在此建起了寺庙,改名白云寺,后为疏山寺。匡仁乃江西宜丰洞山良介的法嗣,唐代诗僧,所以,疏山寺乃曹洞宗派,匡仁也成为曹洞宗的宗师之一。匡仁生于865年(唐咸通六年),吉州(今吉安)新淦人,初投抚州元证(曹山本寂)出家。受具后的一天,他对师父说想去洛阳听习经文,师父不语。匡仁心想:“求人不如自作主张”。于是,弃师而去。在巴山、洛阳转了一圈,来到宜丰洞山,师事良价,后来又到湖南、福建、浙江云游,最后来到疎山创建“白云禅院”。得遇于时任抚州刺史危全讽。后来危全讽上表朝廷,唐僖宗御笔亲书“敕建”匾额,并延请他为住持。后来,在陆九渊来此读书的前5年,1144年(宋绍兴十四年),疏山寺来了一位新方丈,惠僧了如,俗名张澄,字达明,当过尚书右丞,建炎南渡后,“自解朝衣蘸佛香”,并聚书5048卷,出家来此当了和尚。20年间,他建楼台殿宇百余栋,发展僧徒千名。宋高宗、陆游等朝廷君臣都来此寺作客,可见当时这个了如和尚和疏山寺的影响力。

因为疏山寺有书,从1149年到1152年,陆九渊随五哥陆九龄来到疏山寺读了三四年。“(疎山)寺之东侧”,有横屋三间。陆九渊兄弟俩在这里如饥似渴,天天苦读。后人就把他们兄弟俩的这个读书地叫“潜省居”。“潜省居”与陆九渊的名字来源有关。陆九渊的名字是他父亲起的,来自贾谊《吊屈原赋》:“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效法深渊中的神龙,深深地潜藏在渊底来保护自己。而贾谊又是受到《南华经》的影响,庄子在《列御寇》说“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潜省居”的院子里有两棵树,叫“兄弟树”。据说是陆九渊兄弟俩栽的,至今近900来年了。现在,长得十分茂盛。

正当陆氏兄弟在这儿读书期间,有个当过吏部员外郎的南昌人许忻向疏山寺捐书万卷。这样一来,疏山寺的藏书相当惊人。陆九渊在许忻捐赠的那批书中,找到一本《尸子》,读到“宇宙”二字而悟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疏山寺不但有陆九渊悟道的历史事件,其本身也是名胜古迹,环境独特,五峰环绕(吴家峰、接云峰、搴旗峰、布鼓峰和隔河对山之左峨峰)。明朝《吴玉尔日记》记录过疎山八景:袈裟地、倒栽柏、卓锡泉、无人渡、卧龙潭、眺日台、揖江亭、矮师塔。历来有“五峰八景”之说。而且疏山寺就在许湾镇,抚河岸边,附近还有洛城很大的一片樟树林。

疏山寺门额上的“疎山古刹”四字相传为宋仁宗赵桢手书。大门有一幅石刻对联“野渡无人流水急,踈山有主白云闲”,据说内容是疏山寺的开山祖匡仁所拟,由明代高僧憨山德清题书。陆九渊还有段解释,说“舟子乃‘野渡’之主,佛陀乃‘疎山’之主,而心,乃人之主呀。”这当然是传说。对联两侧附刻一段文字,记录了疎山的历史传说。

疏山寺的天王殿古朴庄重,正门上方为明成祖朱棣手书的“敕建”二字。疏山寺的大雄宝殿特别高,高15.9米,宽26米,进深24米,单檐歇山顶,五出廊,前置重檐抱厦,灰色殿瓦盖顶,大气庄严。那次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大佛后面,和尚向我们介绍,观音台的高台基上下的石雕竟是宋代的原物,花纹异常精细。

历史上,唐僖宗、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高宗、明太祖、明成祖、清乾隆都为疏山寺题写过匾额。1984年疏山寺列入全省36所重点寺院。

四、明道、行道、传道

陆九渊心学思想中,“志道”“求道”“信道”、“闻道”“问道”“明道”“知道”“得道”、“修道”“守道”“行道”“任道”“践道”、“讲道”“论道”“言道”“弘道”、“传道”都是反复提及的概念,也是他强调的圣人所具有的志向、品质、行为与责任。

首先是“志道”“求道”“信道”,在陆九渊心学中,“道”是一种人生志向。陆九渊说:“道大,人自小之;道公,人自私之;道广,人自狭之。”[《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第515页。]“士志于道,岂能无其德。”“士志于道,岂能无其仁?”[《杂著·论语说》《陆九渊集》卷21,第303页。]

陆九渊的存“心”、立“志”、明“道”、行“事”的思想为后人接受。鲁迅有一首诗“心事浩渺连广宇”,心和事是连在一起的,鲁迅的心情是跟广宇连在一起的。所以,人就是要关心天下事,要做天下的事。

毛泽东经典名篇《为人民服务》的第一句话是:“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人民的事。共产党、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是没有自己一点私利的。

其次是“闻道”“明道”“知道”,在陆九渊心学中,“道”是一种认识对象。

传道,这是做人者、成圣者、为师者的基本职责。陆九渊认为孔子的直接子弟里只有颜回和曾子两人是圣人,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他们两人“明道”,领悟、掌握了孔子思想学说的真谛,而且“传道”,使孔子的思想得以流传下来,“孔门惟颜曾传道,他未有闻。”[《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第510页。]

但传道的前提是自己要“明道”“知道”“得道”,否则,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陆九渊14岁对“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领悟,就是一种对天下担当的儒家之道的一种明了、领悟。陆九渊说:“惟明道君子无所陷溺者”,只有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宇宙的规律,才不会被陷溺。在陆九渊看来,“明道”“知道”,是做人成圣的前提条件。他十分赞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他认为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不能立场坚定,品德端正。(“非知道者不能”[《语录上》《陆九渊集》卷34,第465页。])

黄循中,里居、官阶无可考。《陆子学谱》卷14列为陆九渊门人,云:“或云临川人,绍熙元年进士,名若讷者也。”陆九渊写信告诫他学习不可羡慕富贵、追求虚名,而应以学道为事。“穹壤间,窃富贵者何限,惟庸人鄙夫羡之耳。识者视之,方深怜甚悯,伤其赋人之形,而不求尽人之道,至与蚁虫同其饱适好恶,虚生浪死。其在高位者,适足以播恶遗臭,贻君子监戒而已。”[《与黄循中》《陆九渊集》卷12,第193页。]在有识之士看来,那些窃取富贵者不尽人道,徒有个人形,与蚁虫一样虚生浪死。哪怕他们占据高位,也只能是播恶遗臭,让君子引以为戒。

最后,“明道”,不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要落实到“行道”“践道”的行动中去。在陆九渊心学中,“道”是一种责任担当。

陆九渊认为,“人之为人,则抑有其职也。”这个职责就是弘道行义。“少而学道,壮而行道者,士君子之职也。”[《与朱元晦》《陆九渊集》卷2,第30页。]做人、成圣,就是要把自己志于道的“心”,见诸于“践道”,落实于“行”。陆九渊说“知”并不艰难,“行”实在是太难了,难就难在坚持到底。“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所同戒。”[《与曹立之》二,《陆九渊集》卷3,第48页。]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知行合一”,陆九渊的“心学”在讲到“致知”的问题时,最终也要落实到个人的道德与社会实践方面。他告诫弟子们;“要常践道,践道则精明。一不践道,便不精明,便失枝落叶。”[ 《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他认为,当时的人们都说“一贯”,但如果不能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之中,那这种“一贯”是靠不住的。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陆九渊讲“践履”,是专指践履道义,这是一个方向,这是一个专属涵义。他说:“君子有君子践履,小人有小人践履,圣贤有圣贤践履,拘儒瞽生有拘儒瞽生践履。若果是圣贤践履,更有甚病?虽未至纯,亦只要一向践履去,久则至于圣贤矣。”但如果“践履差了”,“正如适越北辕,愈务骛而愈远”,[《与张辅之》三,《陆九渊集》卷3,第44页。]就会南辕北辙,越践履越偏远了。

在陆九渊的心学思想里,“明道”与“行道”是一致的,所以“道”就是“事”,“做事”就是“践履”,而做事就是行道。用陆九渊的话讲,“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第524页。]“道”与“事”往往是对举并用的。如他常批评的一种现象“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而强调“只就近易处,着着就实,无尚虚见,无贪高务远。”[《语录下》《陆九渊集》卷35,第536页。]

陆九渊一直都是主动“求事”,身上洋溢着一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有人说,做官“不应求事,但当因其至前而处之”,不要没有事找事,等到事情来到眼前再说呗,陆九渊听后很不高兴,“以为如此作监司,民亦何赖?”[ 《与王顺伯》《陆九渊集》卷11,第173页。]他深信,只要是以“益国裕民”为出发点,则“事无不可为者。”[ 《与邓文范》《陆九渊集》卷17。]

总之,陆九渊的心学主要有三大特征:一、目的核心是要大做个人,即做人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二、方法途径是要辨志明心,即怎样才能做这样的人。三、精神气象是自立自信,即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做这个人。

一般都讲陆九渊是唯心主义者。是的,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是有唯心的成分,他的“心即理”思想是会把人们带进物质和意识颠倒的泥坑里去,而且他也不注重人民的力量,不注重社会实践、群众实践。这些唯心的东西都是我们要加以甄别和扬弃的。但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近代西方哲学近几百年出来的命题。而一千年前,陆九渊谈的不是认识论的问题,不是回答存在和认识、主观与客观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他是回答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做人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他讲要成为无私的人、圣人。

陆九渊的思想有极其光辉的因素,到现在仍有极其正面的积极意义,不能轻易地把它抛掉了。

本文为《斯人此心——陆九渊心学十二讲》第03讲《陆九渊心学的核心问题》第3节《道:陆九渊因“宇宙”而悟了什么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