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性价比之王”武大附中:院士大咖进校园 小语种+科创双开花

科技节上,家长和学生围观机器狗

“今天的活动真是科技感满满”“没想到能在这看见武大的机器人”……4月26日,在武汉大学附属中学首届“科创珈绩”科技节现场,来自珞珈山青少年科学院学生带来了的成果展示,更有机器狗、京天机器人、无人驾驶车等科技实践惊艳亮相,这所被家长誉为“性价比之王”的百年名校,正焕发新光彩。

读在附中,学在武大

顶级资源共享

“读在附中,学在武大”,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武大附中办学特色与优势的生动写照。

珞珈苍苍,东湖泱泱;百年学脉,薪火相传。武汉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16年,坐落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内,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武汉大学一脉相承。武汉大学为附中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一座讲台,群星璀璨;一方校园,气象万千。今年2月21日,湖北唯一“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德仁,再度做客武大附中“成才讲堂”。时隔15年,李院士从留学之路、创新之路、未来之路三个方面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的初心、行动和期盼,其中两次用“哪吒”激励中学生,学生们也备受鼓舞。

依托武汉大学资源,不少院士专家、知名校友走进武大附中,为学生们带来别样的知识盛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根岸英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中国科学院院士舒红兵、感动中国人物桂希恩、北斗专家郭迟教授等先后走进学校,带来前沿科技知识,传递榜样力量。

除了从大师身上汲取到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还有专业教授带领学生们进行专业的科研实践。该校系列校本课程“珞珈山青少年科学院”包含物理学院、机器人学院、空模学院等10多个分院,学生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常有机会和武大的教授、博士生一起研讨、开展活动。

“在武大附中,我发现了自己的爱好,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的高中生活因为计算机知识而丰富多彩。”高三(二)班的郑皓文从第一次走进机房,对计算机产生浓烈的兴趣,到在相关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都离不开学校对他天赋的挖掘与培养,甚至特意聘请武汉大学的张志超老师给他上课。这也是武大附中不遗余力挖掘学生潜力,进行个性化培养的缩影。

珞珈山下好读书,附中的学生可以共享武汉大学的所有校内资源,如运动馆、食堂、图书馆、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等,还有机会参加武大各类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附中还依托武汉大学教育资源,设立了“珞樱新星”“学业之星”“奉献之星”“社团之星”等奖助学金,每年总额达30万元。

第二外语+科技创新

双核协同驱动

2024年,武大附中入选湖北省首批科技特色高中试点学校名单,是拥有科学院的“校中校”,也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学校、湖北省科技创新实验学校,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在软硬件上的全面提升。

在硬件设施方面,武大附中不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学校精心打造了功能强大的科技实践中心,包括创客教室、VR技术教室、机器人教室、航模教室,为开展STEM教学和科技类竞赛筑牢硬件基础。

在软件设施方面,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省级骨干教师、省学科优秀教师1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12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手和百优班主任50余人,同时武汉大学也将继续为附中招聘一批名优教师,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除了科技特色,武大附中也是武汉市示范高中、武汉市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多语种人才。

该校开设有“德语+英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三类小语种班,由专业教师免费授课,帮助学生实现弯道超车,即使是零基础的学生也能有另一种可能。近几年,该校众多小语种班学生被国内外名校录取,例如,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

武大附中一直被誉为学生进出口比最好的学校之一,家长也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优质校。学校相关负责人认为,家长们讨论的“性价比”更多是指的学生成绩的提升幅度,“我们的纯文理重本率近几年稳步提升,在同类学校中保持领跑地位;从‘进口’看‘出口’,也真正做到了‘高进优出、低进高出’。”

“武大附中给了我们眺望世界的肩膀。”这所百年名校正以“重本率稳步攀升、竞赛奖牌捷报频传、国际升学百花齐放”的傲人成绩,诠释着“性价比之王”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每一颗种子都能获得破土而出的力量,每一个梦想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

(文/张静娴 俞诗力 周玉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