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邢丹文(左)与姜杰(中)在展览现场
多年来,邢丹文的创作总是能在自我与现实之间找到恰如其分的平衡。无论是从她最早创作的代表作品《个人日记》系列,还是之后的《都市演绎》、《绝缘》、《墙屋》等系列。这些或多或少都与她个人的经历抑或感受有关,同时,又紧紧地抓住了一个大时代的“动脉”。
《生命处方》展览现场
邢丹文这一独特的创作思路在其最新作品《生命处方》中,进一步得到了体现。
曾经有一段时间,邢丹文饱受抑郁症的折磨。那时,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也不见任何人。也曾因为抑郁症服用过大量的抗抑郁症药物。人生的这段经历给她的生命带了非常不一样的体验。
《生命处方》展览现场
2019年7月20日,博而励画廊推出的邢丹文最新个展“生命处方”,便与她人生的这段经历相关。
但有创作这件作品的想法,却源于大约3年前,有一次,邢丹文不小心把自己的腿摔了,于是她去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开了一堆药。当她回家把医生开的药按照剂量准备吃的时候,忽然发现,原来她每天要吞下那么多的药片,这一事实使她感到吃惊,也让她想到了曾经服用抗抑郁症药物的经历。
《生命处方》展览现场
在我们当代的都市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与邢丹文一样,有着或多或少精神上的空虚,甚至疾病。虽然处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却反而在精神上变得越来越匮乏。以至于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生命处方”,并借此来追求幸福。
在邢丹文最新的影像作品《生命处方》中,她不断地往自己嘴里塞各种药片,有的是抗抑郁症的,有的是对身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各种各样的保健药物。随着她越吃越多,身体的不适感也越来越强烈,甚至开始出现呕吐反应。在邢丹文看来:这些药片就像人的欲望,越多反而越不幸。
基于影像《生命处方》的截图制作的平面作品
此次展览除了呈现《生命处方》这件影像以及相关的影像截图,还特意为展览制作了两块地毯,其中一块上面放着一把椅子与一张桌子,旁边搭配了一盆绿植;另外一块上面则是放了一把椅子与一个落地灯,同样搭配着一盆绿植。这是当代都市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展厅的灯光被布置成一半蓝、一半红,就像胶囊药丸的颜色,充满了迷幻的色彩。虽然都市生活很繁华,光鲜亮丽,但回归到每个人的内心时,都或多或少地有某种寂寥的感觉。这种寂寥与繁华在当下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命处方》展览现场
在这件作品中,邢丹文试图提出来的问题,挑战着每一个人:如何能活得更好,这正是我们急迫的关注点,也是城市生活的症候之一。
《生命处方》时长12分钟,这些药片和胶囊不仅具有缓解病痛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功能,还可以是满足其他欲望和要求的灵丹妙药。这一场由城市化错觉驱动的行为表演,最终揭示了我们对生命的更多的欲望和要求,和面对衰老和生死问题的恐惧。
《都市演绎》与新作由地毯制作的作品
另外一件:作为艺术家此前作品《都市演绎》(2004年至今)和《Wall House》(2007)的延续-如果这些作品以客观视角进行采样——为此,艺术家采取了带有距离感的角度捕捉了预设场景和个体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图像——那么此次展览将装置和以行为介入的视频并置,即是邀请观看者在近距离和内部环境中把握个人体验。艺术家在物件陈列和作品设置上进行了微妙的干预。邢丹文以影子作为出发点,她捕捉自己在孤立的私人空间中被异化的痕迹和身影,然后再将它交织成连接起更多结点的手工地毯(《未命名》[2019])暗示着都市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绪;展厅内的光线营造出一种谵妄的人工假象,有时甚至在普遍无关的个体以及他/她的身体及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虚构效应。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9月1日。
UCCA馆长田霏宇在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