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广凯】2024年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
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外贸方面,12月当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全球出口同比增长11.4%,全年呈现稳步加速之势。
利润跑赢收入增速,显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大的议价能力,逐步告别单纯的劳动密集型特征,靠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韧性建立起强大的护城河。
产业升级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互联网数字化赋能的柔性供应链,工艺和技术的持续创新,现代化的供应链基建的持续投资,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需要规模效应和持续资金投入的升级完全无从谈起。
近年来,以SHEIN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的行业面貌。SHEIN面向全球市场的销售反哺中国供应链,建立起围绕技术创新、培训支持、工厂扩建、社区公益服务和绿色低碳的“4+1”赋能体系,正帮助中国服装产业实现数字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带动全国产业带高质量出海。
深度创新、深耕数字化供应链
“我当时如果不是碰到SHEIN的话,就可能得关门了。”广州番禺的服装厂老板谢双涛感慨道。
从上世纪90年代就到东莞打工,在珠三角服装制造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老服装人”谢双涛,在2018年已经将自己的工厂扩大到1000平方米。
但是在周期波动巨大的服装行业,风险随时可能爆发。由于最大合作品牌方突然出现税款问题,另一家品牌暴雷跑路,即使谢双涛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兵,也会迅速陷入存亡危机。
很多SHEIN供应商都谈到,同SHEIN合作后最直观的变化,在于平抑风险。
SHEIN“小单快反”的生产模式,极大降低了供应商的库存,并且结款周期从行业通行的90-120天,压缩到月结、双周结甚至周结,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
优厚的订单条件只是一个开始,SHEIN同供应商的合作并不止于订单层面的买卖关系,还格外重视以自身资源向供应商赋能。
在谢双涛看来,SHEIN与供应商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培育和赋能。
首先,SHEIN将其多年深耕行业自研并不断迭代优化的数字化工具免费开放给供应商使用。从前端通过实时掌握时尚趋势以及消费者反馈后,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以此来制定后续产品和产线风格、定位与企划规划。进入生产环节后,每个款式的各生产与质量管理环节的要求与标准会通过线上的数字化工具实时同步到各供应商端,供应商通过线上数字化的管理工具进行生产排单、生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这套全链路数字化支撑的“小单快反”模式,是SHEIN成功的基石所在,而SHEIN并不吝于把秘技拿出来分享。
“像我们这种‘大老粗’开的工厂,以前只知道搞生产,但不了解精益管理的流程和理念。”谢双涛表示,自从参加了SHEIN的精益管理培训之后效果明显,“没做精益化管理之前,车间现场、仓库经常堆放地乱七八糟,辅料随意放置,缺乏分类管理,导致很多东西不好找到,时间效率低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浪费,如今在系统里搜一下就知道放在了哪里。”
因为SHEIN订单的持续增长,也带动供应商们在持续扩大规模、加码投资建厂。加入SHEIN体系之后,谢双涛又新建了4家分厂,工厂总面积从1000多平方米增加到了8000多平方米,工人数量也增加了十倍,最高月出货量达40多万件。SHEIN同样为他的产能扩建提供了帮助。
SHEIN有专门的资金用于补助供应商建设标准化工厂。所谓标准化工厂,不仅仅包括先进的设备工具和精益化生产流程,更强调以人性化的环境来提升员工幸福感。
“人人都希望在漂漂亮亮的环境中工作。”谢双涛认为,也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
而SHEIN推出的标准化工厂不仅让工厂变得更加干净整洁,还推出了工厂食堂、宿舍以及休闲娱乐多功能室等配套的升级,并推出了帮助供应商员工及家庭的“聚星光”“暑期夏令营”“儿童之家”等公益项目。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SHEIN供应商工厂食堂、宿舍以及多功能室的升级改造已覆盖近1.4万平方米;在多个城市帮助供应商社区建设和运营“儿童之家”25个,免费为供应商员工提供子女照看、学习成长等服务,已累计服务近5.5万人次;公益项目“聚星光”已累计资助640多个供应商员工家庭,资助供应商员工家庭求学青少年超1300人,帮助工友有效缓解了在子女求学和重大疾病治疗等方面面临的暂时性经济困难。
这就是培育的真正内涵——除了商业利益,更有社会责任。
“送教上门”带动更多产业带高质量出海
同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帮助SHEIN不断征服最时尚的欧美市场,2023年销售额已超过Zara等海外时尚巨头,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与时尚品牌之一。
伴随着自身成长,SHEIN的柔性供应链也逐步扩展到国内更多服装产业带。这不仅为各地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也在主动促进跨区域、跨产业带的技术、经验交流,带动产业升级。
供应商赋能培训,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把我们几十年踩过的坑都告诉他们。”SHEIN的服装技术培训讲师Simon很享受培训分享的过程,每次的供应商赋能培训结束后,大家总会围住他有问不完的问题。
Simon三十多年前离开江西老家去广东普宁做完学徒后,喜欢挑战自我、不满足于传统订单模式下重复单一工序技术的Simon,不断在东莞、广州、佛山、中山、深圳等地不同的细分服装产业带工厂中,学习并尝试新品类、新工艺和新技术,“别人看到款式复杂或者面料特殊就放弃了,但我是什么面料都愿意尝试,短期赚不到钱也没关系”。
Simon的个人成长经历固然令人钦佩,但是付出的精力和成本也相对高昂,难以被大多数从业者复制。SHEIN则为Simon提供了一个将个人经验大规模推广的平台。
2016年,已经拥有丰富经验的Simon加入到了SHEIN,从做版房技术指导、主管到参与制定工艺标准,如今专职为供应商员工和SHEIN内部技能人员进行服装技术的培训。
2023年,SHEIN还在广州建立了其首个占地近6万平方米的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将其按需生产的创新实践与精益生产结合进行前沿探索,并最终通过“日常+专场”的培训等方式,赋能给供应商。两年来已累计组织培训上千场,为供应商提供组织架构、生产管理、质量检查等多方面的培训赋能。
随着SHEIN走进全国更多服装产业带,Simon这样的技术专家也把先进工艺带向全国。2023年以来,Simon等SHEIN的培训讲师们就已经在辽宁兴城泳衣产业带、广东汕头和普宁的睡衣产业带等地开展了多场“走出去”的赋能培训。
“太神奇了,一个这么简单的改进就能解决大问题。”在兴城泳衣产业带,就有供应商对Simon所带过去的螺旋式拉筒非常感兴趣,这个小工具一下子解决了困扰当地泳衣制作中鱼骨易戳破的难题。
“走出去”“送教上门”的培训有效降低了供应商成本,培训效果也很明显。培训后数据显示,产业带供应商的产品在尺寸、错码、缝制不牢、污渍问题产品拦截等方面的指标均实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由于行业内的工艺不断在更新,通过“走出去”的交流,国内不同产业带新的工艺和技术改进也可以互相启发借鉴,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优势。
这种体系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SHEIN柔性供应链模式持续裂变的一个缩影,通过全方位的立体化供应商赋能机制,以SHEIN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在促进全国更多产业带的数字化、精益化升级和高质量出海。
加码百亿基建深耕国内柔性供应链体系
通过创新柔性供应链深刻改造服装产业的同时,SHEIN的另一个大动作是继续加码扩大投资智慧仓储物流等供应链基建。
去年9月,位于广州增城的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正式开工,一期投资36.9亿元,三期总投资达到百亿级规模。该项目通过建设“绿色、智能、自动”的一体化供应链全球交付中心,为SHEIN全球业务提供核心支持。三期全部达产后,年出口额将超千亿元人民币,预计引进产业人才高峰期可达约10万人。
相比于传统的智慧产业园区,希音供应链项目致力于打造“绿色、智能、自动”供应链标杆。
例如,在自动化方面,园区物流采用全链条自动化系统,可实现货物接收、识别、分拣、打包、出库的全过程智慧化,从而提高仓储运营效率。同时,深度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智慧系统,以信息化管理、智慧化运维提升园区的运转效率,促进资源、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SHEIN也将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融入该智慧供应链基地中。园区设置了集中式水蓄冷空调系统,通过削峰填谷的模式有效节省能耗,实现低碳绿色的运行目标。项目还通过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均节省标准煤约8121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2000吨。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园区以LEED最高等级的铂金级认证为建设目标,将服务客户、优待员工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除了广州增城项目之外,SHEIN正加速布局辐射广州、佛山、肇庆、江门等湾区城市的智慧供应链矩阵。
近日,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完成项目验收与交付工作,预计将在今年内正式启动运营。该项目拥有26万平方米厂房,于去年5月签约,从动工到验收交付仅用了10个月时间。
此外,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项目也正在热火朝天建设当中,预计今年年底竣工,于2026年上半年试投产。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计划建设包括智能分拣中心、订单分拨中心及智能制造工厂等在内的智慧化园区,达产后预计每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将达到35亿元。
SHEIN超百亿投资加码基建的大动作,既是对自身柔性供应链优势的进一步强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也体现出企业进一步深耕中国产业的决心。近日,SHEIN又与传化化学联合打造国际一流的纺织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此前SHEIN已经与东华大学等合作伙伴更为经济和适用性的再生涤纶工艺和数码环保牛仔等创新技术,并以自身影响力和平台资源不断推动创新、环保技术在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应用,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与创新。
从生产制造、技术创新到智慧仓储物流等贯穿各环节的完整供应链优势, 以SHEIN为代表的企业同时在引领创新模式驱动下的品牌升级路径,中国服装产业不再是做白牌,在日本和西班牙大本营超越其国民级品牌优衣库和ZARA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级别时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