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一壶诗酒,与你煮尽千古风流,读懂了他们,也就读懂了人生!

一诗一文 每一天的原创诗歌和梦想,不要再和我 擦肩而过

文/代伐钟

《晓风残月尽风流》——致敬柳永

一声低吟你透出了多少心底的惆怅?

一曲浅唱你道出了多少人世的苍凉?

一阙慢词你写出了多少岁月的彷徨?

一曲离歌你唱出了多少红尘的荒唐?

纵酒狂歌从此你招摇着才华的绝望,

奉旨填词从此你张扬着大宋的癫狂。

江湖梦断秦楼楚馆早胜过高楼庙堂,

衣带渐宽为伊憔悴终不悔倾情一场。

是谁不知今宵酒醒何处怠慢了时光?

是谁系我一生心又是谁负你泪千行?

是谁打着灯笼陪你游走在烟花柳巷?

是谁执手相看泪眼有无语凝噎的伤?

羁旅行役人海茫茫谁不识白衣卿相,

夜幕下晓风残月依然对你念念不忘。

红粉佳人把你埋成了一尊寂寞雕像,

千里烟波将永远传诵你不朽的乐章!

创作手记:柳永,出身官宦之家,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才华卓具,但科场失意,因写《鹤冲天·黄金榜上》讽刺科举制度,遭皇帝记恨,在殿试中被宋仁宗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为由亲自黜落。从此柳永官运不济、命运多舛,自嘲“奉旨填词”,整日流连于酒肆欢场,与歌女伶人为伍,倾情写词。

他是中国第一位声名显赫的流行歌词作家,当之无愧的词坛大V,出手之作,叫名叫座,深受歌女追捧,纷纷求购。据当时文献记载:“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见其影响之巨,无人能及。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全城歌女感念他的才学和痴情,自发成立“治丧委员会”,集资凑钱,将其安葬。

我不欣赏柳永的寻花问柳,但我赞赏柳永的义无反顾。由柳永的传奇人生,我想到自己的平淡无奇。在看透这一点上,哪怕我们又进化了千年,对先人依然只有膜拜的份,自愧不如。

记得金庸说过: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扬长而去。这是何等的笑傲江湖,这是何等的大侠风范!我们太过于蝇营苟且,早已忘了诗和远方。不少人老来的理想,就只剩吃喝玩乐、观光旅游了。

看世界真有那么重要?至少,对我已是无感,到哪里不都是看地球!仔细想来,人至将死,有何区别?不过是有钱人在ICU挣扎、穷光蛋在茅草棚打滚而已,最后都是化为尘土。

相比之下,柳永的赤条条来、光溜溜去,死无葬身之地,以山川为棺,以天地为墓,还有后人无尽的追思与崇敬,哪有什么悲哀可言?怀念柳永,我想到很多,悟到很多,学到很多,也超然很多!

附一:据史料《鹤林玉露》记载:柳永的《望海潮》一词实在太美,流传甚远,甚至传进了金主完颜亮的耳朵里。完颜亮低声诵吟良久,便被词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美景所打动,遂起了投鞭渡江、入主江南的野心。

同年九月,待秋高马肥之际,完颜亮纠集二十七万兵马,号称百万,兵分四路南下攻宋。一首歌词引发一场战争,甚至彻底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也许只有柳永做到了。牛人柳永,不服不行。这就是柳永引发金朝侵宋的那首绝词——《望海潮》

全词原文如下: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附二:这是柳永招来皇帝记恨的那首著名的“牢骚词”——《鹤冲天•黄金榜上》。自称“才子词人”,自命“白衣卿相”,也许只有柳永这样的风流狂生才敢如此大言不惭、放言无忌。

全词原文如下: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

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

风流事,

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走进你的田园》——致敬陶渊明

我朝圣的脚步轻轻走进你的田园,

看你荷锄拾犁全然胜过风月无边。

南山下小河里依然还是流水潺潺,

你家的老屋上还冒着袅袅的炊烟。

我知道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我知道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我知道你每天和飞鸟一同相与还,

我知道你家的那道门虽设而常关。

采菊的人是否还提着秀巧的花篮?

车马之喧是否不再打扰你的清欢?

桃花源里谁和你耕耘着沧海桑田?

东篱下是否还醉卧着逍遥的酒仙?

区区五斗米岂能将你的腰脊折弯?

红尘樊笼怎能关住你怒放的春天?

归去来兮你终于遂了今生的夙愿,

千古一辞我敬你看破这纷扰人间!

创作手记:关于陶渊明,要说、可说的话很多。

这个一“辞”成名的县令,玩的不是假打,他是实实在在地“裸辞”了,开了“辞官回乡”而不是“告老还乡”的先河,给唯官为大的中国社会不小的冲击,留给官迷们一个只能望其项背的远去身影。

一直到今天,陶渊明的拂袖而去,依然比“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矫情“辞呈”要坦诚得多、率性得多、干脆得多、决绝得多。

从此,中国官场少了一个芝麻官,文坛多了一位大诗人,他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陶渊明去世后,民间私谥其为“靖节先生”。

这是由草根们自发颁授的荣誉称号,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比有些红头子文件强多了。这可不是盖的,的确是真牛啊!……)

《仰望东坡》——写给苏轼

那杯酒被你喝过从此再没有苦涩,

那本书被你读过从此再难寻笔墨。

那条江被你唱过从此再不会干涸,

那轮月被你咏过从此再不会坠落。

那朵花被你嗅过从此再不会褪色,

那颗心被你暖过从此再不会寂寞。

那条路被你走过从此再没有坎坷,

那个人被你爱过从此再没有失落。

大江东去就这样任随它波澜壮阔,

红尘宦海就这样任随你浪迹漂泊。

你说江山如画那就任它淡妆浓抹,

你说人生如梦那就任它悲欢离合。

小轩窗里有双眼睛一直含情脉脉,

看你的光芒在蔚蓝天幕静静闪烁。

世间无数伟男子谁敢仗笔笑东坡?

老夫聊发少年狂你永远气壮山河!

创作手记:苏轼,生于1037年,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

21岁中进士,曾为京官,屡次外放。一生坎坷,宦游漂泊,生离死别,既遭改革派打击,又遭保守派排挤,更因写诗坐牢。晚年遇赦,死于归途,时年63岁。

苏轼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但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迷佛,具有独特的人生卓见。

在艺术创作上,苏轼著作等身,光保存下来的诗作即有2700首,更有词作340余首传世,是北宋词人中存词最多者,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其创作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书画方面,苏轼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且是文人画派的开创者之一。

同时,苏轼还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苏轼涉猎的艺术领域如此之广,取得的成就如此炫目,这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极为罕见。后人云: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世界上有一个很可爱的人,这个人正在看着这篇文章,真羡慕这些文字,千山万水,代我见你。 转发一下有糖吃

及未名出处侵删 感谢美文佳作) 图|恭滕星一( 一诗一文授权原创手写 、非手写图来源网络,首图来源故宫展览 侵删感恩美图、)编辑 |本文为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谢谢你的阅读,爱你们。比心╭❤~你每点下一个赞,我的心上就多开出一朵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