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在校园里打球不小心磕碰了,家长不依不饶,声称要让老师、校长下岗,类似这样的纠纷,在进入《民法典》时代后,可能无法获得法律保护”……7月12日19时,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的校园内,方庄家长夜校迎来了暑期的首期课程,这也是方庄家长夜校启动后的第四期课程。当天下着小雨,但家长们“上课”的热情丝毫不减——来自方庄街道及周边社区的140余名报名家长无一缺席。
课堂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致公党丰台区工委主委廖春迎以《为“德智体美劳”家校共育做好法治保障》为主题,以政协提案答复落实情况和模拟政协活动为实例,向家长们科普了家校共育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以及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关心社会等。课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方庄家长夜校由北京市十八中教育集团牵头,联合丰台区方庄街道共同举办,目前已举办4期,每期不超过200人的线下授课名额,一经发布便会“秒空”。
现场
法院副院长普法说判例
7月12日18时45分,10岁男孩的妈妈刘女士便来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音乐厅“上课”,此时距离正式开课还有15分钟。
“上次在学校里上课还是在大学时候,没想到毕业十多年了又回到学校‘上课’。”刘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孩子刚满10岁,但已经到了叛逆期,在学校经常与同学有些小摩擦,“孩子进入叛逆期后,我们家长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进行交流,平时和学校老师的沟通相对较少,孩子越长大越需要科学的家庭教育,所以想来‘上课’取经。”
“家长要给学校松绑,如果不给学校松绑,那么学校就变成了帮家长看孩子的场所,教育和社会功能发挥就会受到影响。校园‘圈养’话题背后,反映出家校共育中出现的现实问题,部分原因是家长过分在意孩子,导致学校如惊弓之鸟,不再敢让学生在校内自由活动。”当廖春迎用法律知识向家长们强调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时,引发了不少家长共鸣,在台下连连点头。
“以往有个别家长把精力放在追究指责上,影响问题和纠纷的实质化解。这类‘追究指责’在《民法典》颁布实施后,可能也很难实现。”廖春迎在指出现象后,还用现实生效的判例为家长们进行科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自甘风险”的规定让一些不合理诉求实现不了了,目前法院也已经有了生效的判例。“原来是这样,我们可不能做法盲家长。”听课的一位男性家长轻声感叹。
在给家长们普法的同时,廖春迎还把自己作为市政协常委,担任模拟政协提案指导老师的感悟分享给家长们。她通过介绍《关于提升青少年生命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提案》《关于重视青少年青春期家庭和学校社会教育协调统一的提案》等被采纳的模拟政协提案对社会产生的正向重要影响,以及提案背后学生、家长、老师的大量支持与付出,告诉家长们要鼓励和帮助孩子们关注百姓民生、关心国家社会发展,以此增进亲子关系,培育孩子们健康人格,也增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解和认知。“青年学生不仅要在学校获得学习资源,也要在社区、整个社会获得社会资源。家长们应引导孩子多关注社会民生,并给他们提供切实帮助和指导”。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一个半小时的课程,每位家长都听得聚精会神,不少家长还拿出纸笔,时不时地记录重点。“下次我还来。”家长刘女士表示自己此次收获颇丰。
怀孕7个月的三胎妈妈陈女士也告诉北青报记者,听完课程,她觉得自己以后要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内心,多带孩子去感受社会,“得提升孩子的格局,让他们做胸怀天下的人”。
核心
家长夜校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方庄家长夜校自今年年初开办以来,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目前家长夜校已经举办四期,期期火爆,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家长夜校覆盖超40个社区
“每次开课前,我们会通过方庄教育集群微信群等平台提前发布通知,以网上报名的方式招募‘上课’家长,每次名额不超过200个。每期家长夜校都非常火爆,通常都是通知刚发布,名额就秒空。”方庄街道工委副书记周文介绍,现场上课人数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听课质量,但200多人的线下课程,很难满足家长们的听课需求,所以在开设线下课的同时,家长夜校还设置了线上直播,每节课的线上观看人数都超过2000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方庄家长夜校将辖区资源整合联动,让社会各界参与未成年人教育,同时让家长能够从多方面了解如何育儿,如何让孩子走入社会,与社会交往,进而了解学校、了解老师。“方庄辖区内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等单位,把这些领域的专家请来,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跟家长们交流,让家长们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周文说。
目前,方庄家长夜校已经覆盖北京市十八中教育集团内的18个校址的学生家长,以及方庄所有社区和周边社区,数量超过40个。
后续将邀请家长上台授课
关于课程设置,周文表示,每期课程设置都经过细致地研究和协调安排,“比如前四期课程都是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亲子关系问题。”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家长夜校第一期邀请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焦建亭教授以《沟通——生活需要,幸福必备》为题,从多个层面为家长介绍了亲子双向沟通艺术。第二期则直接将真实的课堂搬进夜校,让老师用40分钟时间以《两小儿辩日》为主题现场授课,让家长近距离了解学校,了解课堂。第三期是以教师分享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师生之间的日常相处,教师对学生的日常付出,让家长进一步了解教师,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
“这四期的效果非常好,后续我们还开设思维、逻辑、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周文透露,目前方庄街道已经预约了东方医院、李可染基金会等资源单位,从不同领域分享教育故事。除此之外,方庄家长夜校后续还准备邀请家长站上讲台,相互分享交流育儿经验。
北京市十八中教育集团校长管杰也透露,下一步,将面向社区家长进行需求调查,将家长的需要与专业力量联系起来,更加精准地开设课程。“这个暑假期间就将邀请心理学、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家到家长夜校授课。”
家校社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谈及举办家长夜校的初衷,周文告诉北青报记者,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和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育部此前发布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意见》的文件,此次举办方庄家长夜校也是为落实这一文件精神,切实增强家校社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家长和社会的育人功能被忽视、被弱化。社区中的很多家长也反映不知如何跟孩子沟通,孩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当我们将这些需求跟十八中教育集团校长管杰沟通的时候,管杰校长主动提出了建立家长夜校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在方庄教育集群的基础上,联合街道社区举办,方庄家长夜校最终由北京市十八中学牵头,与方庄街道办事处、社区多次讨论后,在2024年伊始正式开启。”周文说。
对话
让公共教育理念在家长中普及
对话人:北京市十八中教育集团校长管杰
北青报:与家长会相比,家长夜校的特点是什么?
管杰:把家长请到学校沟通,家长会觉得这是学校的事情,是来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是家长主动走进家长夜校,这种开家长会的观念就转变了。家长夜校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家长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思考的一个空间。
北青报:家长夜校是否会成为家长变相的“负担”?
管杰:方庄家长夜校虽然对十八中教育集团内的所有家长都开放,但要求家长自愿报名,也不给家长定任务,不给家长添负担,绝对不会要求家长每学期必须上几次课。家长想来就来,但事实上目前学校内的学生家长报名非常积极。多数家长都希望能够走进家长夜校,通过学习更了解孩子、了解学校、了解老师。
北青报:您希望方庄家长夜校对家长产生怎样的作用?
管杰: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特别关键,通过家长学校这样一个育人环境让家长了解学校,把握教育规律,同时让公共的教育理念在家长当中普及。
此外,家长夜校的开设也希望能够让家长们对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有清晰的判别力。让家长了解怎样的学校建设是理想的学校建设,课堂上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最终形成家长与学校的相互促进、相互督促和相互进步的局面,增加家长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
内存
家校社协同共育“北京实践”档案
2019年10月起,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家校社共育咨询室试点建设工作。先行试点分布在北京市不同区的40个家校社共育咨询室,通过把脉问诊、专业指导、跟踪回访的咨询机制,解决了家庭指导“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2022年底,全市16区共建成咨询室120个。3年多来累计开展家校社共育调查、讲座、活动、咨询9100余次,参加学生、家长约260万人次。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并提出主要目标: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2023年3月,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首都师范大学成立。该中心面向师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积极探索科学、专业、有效的家庭教育“北京经验”。
2024年1月,教育部公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其中北京市朝阳区、东城区、海淀区入选名单。
2024年2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同意北京开放大学设立首都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的通知》,正式批复依托北京开放大学设立首都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
2024年6月,首都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体系迈向实质性的关键一步。该中心聘任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青少年研究中心洪明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邢淑芬教授、北京市第四中学马景林校长、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洪伟等35名来自首都高校研究机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及社会力量专业人士担任首批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专家。
本版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实习生 宋欣晔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