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整改!银行手工补息“买存款”能否就此打住?

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禁止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高息揽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各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异化的“手工补息”

“手工补息”本来是银行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在存款计付利息过程中因特殊性、差异性计息需求,且在系统无法自动完成结息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专用补充计息交易进行手工计息处理。

然而,面对揽储压力,一些银行为了完成揽储任务,部分银行网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手工补息“异化”,把手工补息作为利率补贴的一种方式,以此绕开内部定价授权。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进行高息揽储仍然在银行业普遍存在,且主要集中在国有大行。因为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有关约定,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小,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和客户,通过手工补息的动机可能更强。

一些银行对部分个人类客户、公司类客户都可能出现事先承诺高于标价的存款利率,再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补足承诺的更高利息。

手工补息往往是隐藏的“抽屉协议”,银行并不会进行明文承诺。对于贴息金额的多少,银行也会根据客户的存款规模大小进行浮动。

有银行从业人员表示,银行的手工补息通常在月末、季末或者年末等冲时点考核的时候会比较多。存的金额越多,银行贴息就越高,在“冲业绩”的时期,有国有大行3天的贴息可以高达万分之15,即存入50万元,可以拿到750元的利息补贴。

对于贴息的方式,一些银行可能会通过表内的方式,将补贴的利息按月或按季、按年发放到客户账户内;也有一些银行则通过更隐蔽的表外方式,借助其他名目,返还给客户。

银行网点为了完成存款规模的考核规定,有时候宁可牺牲一部分业务费用来补贴客户的利息收入,本质上和“买存款”没有差别。

银行难舍规模情结

手工补息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抬高银行负债成本并向资产端传导,或拉升贷款资金价格,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高息揽储也对金融市场秩序带来一定影响,导致银行间竞争加剧。

截至2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90.7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与存款规模快速增长相对的是,存款利率已经历多轮下调。

2023年6月、9月和12月,主要银行多轮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较大。近期,河南、陕西、山西、云南、贵州、广东等地的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调整类别覆盖短期、中长期定期存款。

这些调整和银行日趋收窄的净息差密切相关。

2023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了20个和10个基点。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再次调整,下降25个基点。在此引导下,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6%,处于历史低位。

这意味着,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直接影响了银行的利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至1.69%,降到了二十年来最低水平。这也从近日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得到印证,2023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净息差降幅从16个基点至31个基点不等。

“存贷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净息差承压之下,不少银行仍难舍规模情结,积极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各种形式的高息揽储现象层出不穷。”然而,靠高息拉来的存款难有“忠诚度”,储户一旦碰到更高利率就会“存款搬家”。银行需要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客户经营、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持续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

何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银行可以自主浮动定价。但为防止银行出现高息揽储、“存款大战”,金融机构组成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通过行业自律协商约定存款利率上限,抑制存款市场非理性竞争。2023年,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已有2055家,占商业银行数量的一半左右。其中,核心成员是15家头部银行,基础成员是1571家银行,观察成员是469家银行。

责编 张小楠

检校 蒋赛赛

来源:金融时报、新华视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