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小镇:江南旅居的乌托邦

江南的城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气质。或是繁盛,或是清冷。这是历经岁月打磨沉淀后的本色,褪尽铅华后的从容。

对于江南的旅居生活,很多人的第一视觉是木心先生笔下的《从前慢》中的场景,简单、朴实而精致,一幅江南生活的乌托邦。

王小波说:“人只有此生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对于诗意的表达,江南水乡是最好的注解。

留居江南,简单的一日,便能自繁华之中,取一片澄净。这也是为什么旅居江南成为了当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正如古琴艺术家顾俣帆对于沙家浜时光小镇生活的想象一样,旅居江南的意义在于“穿越时光,体验一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漫步老街,感受慢生活下的自在。”

这份默契,不需要说出口,想必小镇里的街坊们都懂吧。走在江南的青石板路上,虽然古镇的街道很窄,但是望着错落有致的褐窗黛瓦,听着店家的吆喝声,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恍然之间,不知今兮何兮。

今天,我们通过与江苏省乡土人才,常熟市技能大师、虞山琴社成员顾俣帆的对话,深入常熟的江南生活与江南文化,窥探一座江南小镇的旅居生活。

顾俣帆 | Gu yufan

常熟每个人骨子里透着文化

凤凰网房产:作为地道的常熟人,在您眼中常熟是一个怎么地方?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您会怎么形容它?

顾俣帆:常熟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早在良渚时代,崧泽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商代出过名臣巫咸,然后有清代两朝帝师翁同龢等等一系列的圣贤都在我们常熟,所以说我们常熟是属于人文荟萃的一个城市。

文化也是,我们常熟有四大流派,虞山琴派、虞山印派、虞山画派,还有虞山诗派,这四大流派在当今世上应该说是比较有名的流派,尤其是虞山琴派,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有名的。

时光小镇鸟瞰图

凤凰网房产:听说您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家庭中,您觉得常熟文化对您的影响有哪些?

顾俣帆:不只是我,其实我觉得土生土长的常熟人都会耳濡目染地去浸润在这些传统文化中。不管是苏州评弹,常熟也有听评弹的。

此外,常熟人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吃面,常熟的炒浇面特别有名。包括现在的手工艺,常熟是红木之乡,这边红木制作也是很兴盛。

所以我们从衣食住行来说的话,常熟每个人的骨子里面透着文化。

常熟全域旅游景点分布图

凤凰网房产:大家都知道您是古琴的深度爱好者,师从中国古琴学会理事、虞山琴社理事马一超,您觉得古琴对您的影响大吗?您是在怎样的契机下接触古琴的?

顾俣帆: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吧。因为古琴是我们常熟的一个特别代表性的乐器,也是一种文化,那么古琴最早从明代开始,我们严天池祖师爷开宗立派,一直到现在,一直在流传,从我的师爷翁瘦苍先生,到我师父马一超先生,一直在传承、发扬虞山琴派的历史。

我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吧,常熟文化底蕴本就深厚,我从小喜欢老祖宗的东西。上学时候我就学了二胡、笛子,后来开始玩收藏,认识了很多文化圈的朋友,其中有个朋友会弹古琴,我就慢慢了解了这门艺术,并被它吸引。

一开始可能处于爱好和兴趣,但慢慢深入你会发现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你会感受到对非遗古琴传承的意义,对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责任感。

非遗学社揭牌

正所谓,“琴者禁也”“琴者心也”。古琴能静心,我小时候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用我们的话说是非常好动,自从学习了古琴,了解了古琴以后,整个人的性子就自然而然地放下了很多,学会了去慢慢去磨合。古琴必须要静心去听、去弹、去理解,才能深入地去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和它的含义。

苏轼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它要表达的是,弹琴要有思想的支配,感情的投入,和熟练的技巧,这个特别考验弹奏者的性情,所以我们说抚琴可以陶冶性情。

凤凰网房产:作为长三角中轴的旅居目的地,沙家浜有什么优势?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顾俣帆:我个人的感觉,沙家浜现在做得也不错,毕竟它是红色文化基地,又是党性基地,包括沙家浜景区现在一直也在努力地去推动,努力地去改进。

其实去过的人会有很大的感受,沙家浜不单单是“红”,还融入了很多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横泾一条老街上,把我们当地的一些文化、民俗也搬进去了。

我经常会带小朋友过去玩,那个摇橹船摇着,然后吃着常熟传统的点心,它打造的是一种沉浸式的游玩。

只是前几年,我们对于沙家浜“红”和“专”的印象根深蒂固,像是红色样板戏、沙家浜春来茶馆这些都是耳熟能详。

唐市实景图

现在的沙家浜文旅的综合能力也在提升,也融入了周边江南特色的文化,比如周边的唐市古镇,以唐市古镇激活的时光小镇,更是加强了沙家浜文化旅游的综合属性。

凤凰网房产:作为一名江南传统文化的手艺人,您对“江南旅居”的概念是怎么理解的?

顾俣帆:找一处安放身心的地方吧,享受避世的慢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下旅居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成为时下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但是现在周边很多朋友旅居的目的地往往是三亚、版纳这些地方,但是我觉得江南水乡的闲情逸致更适合居住,多了一份水墨的意境。

历史上也不乏名人墨客旅居江南,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青年时期,就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清人龚自珍从北京辞官之后南下,沿着大运河,在苏州短暂停留。苏杭的江南地带,是古代文人留下诗词笔墨最多的地方。

华侨城沙家浜时光小镇®修复规划

对我来说,江南就像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让我有一种可以永远探究下去的欲望。这种文化给予了我一份更加冷静和开阔的心境。江南城市有生活的内涵,但又不失烟火气。

凤凰网房产:时光小镇打造的就是“江南旅居”的样板,您觉得时光小镇在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上,比较打动你的是什么?

顾俣帆:时光小镇作为振兴乡村的特色小镇代表,“特”字表现得尤其明显,江南水乡气质又带着红色文化的力量。

华侨城沙家浜时光小镇效果图

时光小镇延续了唐市古镇江南烟雨下的生活场景,又赋予了商业街区新的活力,而在传统文化上的植入又毫无违和感,我觉得这很难得。

比如,春来茶馆。为了更好的融入在地文化,茶馆对于常熟已然不仅是一个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载体。还有新一代的“样板戏”沉浸剧场演出。这些文化浸润到居者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会影响到居者对于这座城市文化的意识。

时光庙会

这里还有左岸生活空间,将文化与艺术、商业与社交聚集于此,一边是隐世的生活,一边是艺术与生活的交流。

放大了说,时光小镇不断完善的配套,间接地推动了当地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时光小镇长三角旅居生活论坛

9月17日即将盛大启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